柔乃伤科推拿第一要义
当身体病痛产生时,第一步往往不会出现在关节上,最先出现病变的大多是在肌肉、筋膜。如果把骨骼比成我们平时盖房子的承重柱,那么肌肉就相当于墙体。真正抵御酷热和暴雨的是墙体(肌肉),如果一个房子(人体)出现问题,往往先出现问题的不是承重柱,而是墙体(肌肉)上出现了裂缝或者歪斜。就相当于我们长时间久坐久站,或者有一些别的不良姿势,超出某些肌肉本身的承受范围,导致肌肉的张力不平衡,长期如此,使得肌肉牵拉骨头产生“假性错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张力不平衡的状态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做推拿时需要把肌肉的肌张力松开,然后通过轻推慢移,骨关节的“假性错位”就会悄无声息地回到原来的轨迹当中去。
有的推拿医生习惯用力地给患者按压,医生在使劲,患者也在拼命忍,两个人都在较劲。结果按完后患者好像被打了一顿一样,这种情况下,患者其实一直是在恐惧的心理状态之下接受治疗的。使劲按,用一种以暴制暴的方法去调治,往往换来的只有两败俱伤,医生累患者痛。传统文化讲“以和为贵”,“和”一定程度上就是柔。
柔才是伤科推拿的第一要义。《黄帝内经》强调“骨正筋柔”,筋柔则骨自正。在推拿手法上,“柔”指刚柔相济,柔中带刚,重而不滞,轻而不浮,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如果位置按准了,其实不需要那么大力气,这也是柔的第一层意思。
推拿过程中,患者身体不断被医生调整,寻找最放松的体位,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松懈皮、筋、骨,这个过程是在重组身体肌肉和骨骼,并不是仅仅“用力按”就能做到,很多时候还需要对肌肉和骨骼进行重组,让身体处于一种整体的、有机的、统一的状态。这是柔的第二层意思。
柔的第三个层面就是走进感觉。医生和患者都要走进感觉,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可全程闭目,从心里放松,才能得到身体上的彻底放松,闭目养神就是比较好的放松方式。对于医生来说,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手来“看”,《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有言:“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生应做到手下感觉娴熟,自如变换手法和力度。
“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早已指明,推拿不是越痛越好。不对抗,患者能愉悦接受才是最好。(容润宁), http://www.100md.com(容润宁 广东和君中医医院)
有的推拿医生习惯用力地给患者按压,医生在使劲,患者也在拼命忍,两个人都在较劲。结果按完后患者好像被打了一顿一样,这种情况下,患者其实一直是在恐惧的心理状态之下接受治疗的。使劲按,用一种以暴制暴的方法去调治,往往换来的只有两败俱伤,医生累患者痛。传统文化讲“以和为贵”,“和”一定程度上就是柔。
柔才是伤科推拿的第一要义。《黄帝内经》强调“骨正筋柔”,筋柔则骨自正。在推拿手法上,“柔”指刚柔相济,柔中带刚,重而不滞,轻而不浮,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如果位置按准了,其实不需要那么大力气,这也是柔的第一层意思。
推拿过程中,患者身体不断被医生调整,寻找最放松的体位,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松懈皮、筋、骨,这个过程是在重组身体肌肉和骨骼,并不是仅仅“用力按”就能做到,很多时候还需要对肌肉和骨骼进行重组,让身体处于一种整体的、有机的、统一的状态。这是柔的第二层意思。
柔的第三个层面就是走进感觉。医生和患者都要走进感觉,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可全程闭目,从心里放松,才能得到身体上的彻底放松,闭目养神就是比较好的放松方式。对于医生来说,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手来“看”,《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有言:“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生应做到手下感觉娴熟,自如变换手法和力度。
“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早已指明,推拿不是越痛越好。不对抗,患者能愉悦接受才是最好。(容润宁), http://www.100md.com(容润宁 广东和君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