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51期
编号:138534
析叶天士肾宜温、肝宜凉之论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51期
     “肾宜温,肝宜凉”是叶天士基于肝、肾二脏生理及病理特点提出的经典治法理论,在叶案中这一理论多次出现,被用以指导中风、眩晕、虚劳、遗精、癫痫、耳聋、咽痛、目暗等疾病的诊疗。

    诠理论法

    “肾宜温,肝宜凉”一语源出何处,孰难考证,然此论屡见于叶案之中,兹结合叶案中的只言片语简要介绍。

    “肾宜温”,叶天士以肾为柔脏,谓:“纯乎刚热燥涩之补,必有偏胜之害。”故立法每兼血肉温润之品缓调之,疗肾宜温不宜热,宜柔不宜刚。温,即温煦、温润之意。“肝宜凉”,肝为刚脏,性刚,主升主动,肝气易郁、易逆,肝阳易亢,易变动风火,叶天士有云:“肝为至阴之脏,相火内寄,张仲景治法不用纯刚燥热之药,以肝为刚脏故也。”疗肝必柔以济之,然肝为脏贼,易郁而亢,动火生风。叶天士谓:“《内经》以五志过极皆火,但非六气外来,芩连之属,不能制伏,固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内生之火异于外来之火,苦寒直折于肝不合,制伏之法于病方合,叶天士有云:“肝胆相火内寄,非凉剂无以和平。古人治病,以偏救偏。”故疗肝取凉不取寒,收摄不宜折。

    “肾宜温,肝宜凉”分而论之,顺合肝肾脏之特性也,合而论之,则另有深意。邵新甫云:“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濡,真气以制伏,木火遂生生之机,本无是症之名也。”肝木赖肾水以生,木得水涵,精血互生;相火得命火以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