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新书与评介
编号:138922
刘启廷:《黄帝内经》四方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60期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市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事业近70年,善于借经方之精炼,时方之轻灵,加以发明,自树一帜,临床用药精炼,量少效著,直中病所,以简、便、廉、捷著称。

    《黄帝内经》十三方药味虽少,却是我国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在我国方药史上有重要历史意义。现将刘启廷临床运用《黄帝内经》四首方剂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甘麦大枣汤

    《素问·汤液醪醴论》:“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合,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治坚也。”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酿制而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后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稻米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能得天地之合,故效用纯正完备。且稻米春种深秋收割,尽得秋金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为最佳原料,稻薪为最佳燃料。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药中所用的米、黍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从《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

    如后世医家张仲景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证,以小麦味甘寒,为肝之谷,善养心气,和肝阴而养心液;甘草、大枣甘润泻火补虚,缓急益阴,滋脏气而润躁,使脏气和而悲哭等症自除。现代运用其治疗脏躁证,无论男女都可使用,在治疗和预防上都取得很大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