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编号:140231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治思路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均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子宫内膜所致,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腔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及特点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及其对卵巢激素的敏感性亦有差异。本病病情复杂,病因不明,治疗上难获速效,难控复发,且诸症夹杂、病变多样,属妇科疑难杂症。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病机为离经之血,蓄而为瘀,阻于冲任、胞宫,日久成癥成瘕。胞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瘀浊胶结,停于冲任胞宫,积聚成癥;冲任阻滞,精、血不能相资,故难成孕。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临床症状常伴随月经周期作止,主要是与月经周期冲任、胞宫气血的规律性变化有关。若因气滞血瘀、寒湿凝聚、湿热瘀阻者,在经前冲任气血充盛、血海满盈之期,则易出现冲任、子宫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实证痛经多发生在经前和经期1~3天;经后气血随经下泄后,冲任、胞脉之阻滞有所缓解,则疼痛自消。若因肝肾虚损、气血虚弱者,在行经后期或经后气血下泄之时,冲任不足,子宫、胞脉失养,不荣则痛,故虚证痛经多发生在经后或行经之末期。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首先要明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程度。一般疼痛剧烈、拒按、掣痛、绞痛、灼痛、刺痛者多属实;隐隐作痛、坠痛、喜揉喜按者多属虚。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则减轻或刺痛、持续作痛者多为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者多为气滞。绞痛、冷痛、得热痛减者多属寒;灼痛而得热痛增者多为热。痛在经前、经行之初、中期者多属实;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者多属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6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