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量学角度探讨影响腧穴功能的因素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输注出入,并反映出脏腑疾病的部位。腧穴的具体结构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检测方法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索腧穴具体结构和经络传输的过程中,发现腧穴具有电热物理学特性,经络循行过程中存在着电热能量传输,经络能量传输伴随局部细胞分子化学变化和生物信息传递。笔者基于物理力学和能量学对腧穴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新的探索。腧穴的结构与功能
腧穴的结构
腧穴古称“骨隙”和“气府”,有学者认为腧穴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腔隙。在经穴电阻特性研究影响下,大多学者认为腧穴是体表的一个点区域,其作用范围是以点为中心,半径2~5毫米圆形区域,经络是连接腧穴的闭合传导通路。
随着认识角度的转变,在实体组织解剖学基础上,有学者认为腧穴是以体表穴区为底、垂直于皮肤并指向身体内部的类圆柱三维立体结构,包含皮肤、肌肉、淋巴、血管、神经等实体组织。
随着显微成像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的提高,从微观角度,通过细胞分子化学信号传导对腧穴的实体结构研究发现,腧穴局部存在大量肥大细胞和镓离子,是神经、血管丰富且三磷酸腺苷能量高代谢的区域。穴位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认识角度的不断深化决定了腧穴结构的认识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腧穴的功能
近年来提出的“经络能量共振传输”假说阐述了腧穴功能性的一面,补充了腧穴认识上的不足。经络能量共振传输是以一个穴位作为一个振动感应器,与诸多个具有相同能量波谱的腧穴构成的能量传输系统。每条经络和其对应的脏腑存在着固定的能量波谱,当对穴位进行一定机械动能刺激时,如捻转或提插,腧穴会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并扩散到同等频率和(或)振幅的腧穴,这一腧穴又产生相同振动,传递给下一个腧穴,这个过程被称为能量共振传输。共振是能量传输的一种方式,是指同一经络穴位间具有的间续性的能量传输方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