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病综合
编号:140763
脾胃病治疗中的“调中复衡”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536期
     “调中复衡”理论强调中州脾胃功能的核心作用以及中焦气机升降功能正常和五脏功能协调的重要性,倡导脾胃升降相因,降在先;纳化相协,调为要;脾胃辨治,论分合;五脏调理,土为枢,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通降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脾胃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金代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脾胃学说是指导脾胃病诊治的基石,其奠基于秦汉时代《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基础理论,在汉末至两宋诸医家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至金元时期形成了李东垣关于独重脾胃理论的系统论述,并在明清时期纳入脾阴、胃阴等理论,使其进一步丰富。

    脾虚理论源于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虚的病理特点,并得到后世的广泛应用与研究。补土理论萌芽于古代哲学,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仲景,鼎盛于东垣,后形成补土学派,被广泛用于指导各科临床。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潜心研究传统脾胃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和脾胃病特点,提出了“通降论”学术思想,强调胃气通降在维持脾胃生理功能的重要性。笔者在继承董建华“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证经验,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为脾胃病临床中医辨证提供了具体抓手和操作技术路线。在创建脾胃病辨证新八纲的基础上,笔者精研传统脾虚理论、补土理论及“通降论”学术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治疗脾胃病的“调中复衡”理论。现将其内容详述如下,以飨同道。

    要义解析

    “调”为斡旋、燮理之义,即通过药物治疗斡旋气机升降功能,燮理五脏功能。

    “中”从定位来讲为中州脾胃。通过“调中”以治其他四脏,后世有“调中州,安五脏”理论的临床应用。从病性来讲,“中”又可理解为核心病机。

    “复”为恢复之义,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复指气血的恢复。

    “衡”为平衡之义,泛指虚实、寒热之性的平和,气机升降的平衡,脏腑功能的平衡,阴阳的平衡。

    “中”是“调”的对象,“复”是“调”的作用,“衡”是调的目标,“调中复衡”强调了中州脾胃功能的核心作用,正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同时强调了中焦气机升降功能正常和五脏功能协调的重要性。

    中心思想

    升降相因,降在先,通降即为补

    气的升和降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清气上升有赖于浊气下降,正所谓升降相因。一般说来,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