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皮肤病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25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3)01-0001-03
【摘要】目的探讨寒冷性皮肤病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冻疮患者8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首先都给予全身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中药冻疮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瘙痒、红斑、肿胀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洗剂部位无任何不适,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类似(P>0.05)。结论寒冷性皮肤病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具有经济、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寒冷性皮肤病;中西药结合治疗;冻疮
寒冷性皮肤病多是指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易复发。冻疮系对冷发生的异常反应,为长期寒冷作用于皮肤所致,寒冷潮湿或寒暖急变时更易发生[1]。目前治疗冻疮的西药物虽然较多,但存在疗效不太确切使用不方便,副作用较多等问题,如含激素类药物已禁止使用,有些药物对破溃的冻疮刺激性较大等[2]。中医理论认为,冻疮乃皮肤肌肉受严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凝滞而成。轻者其伤浅,仅皮肤络脉气血凝滞,患部失去温煦[3];濡养而受损。重者,伤其深,肌肉,脉络气血凝涩不通,患处不得濡养,或暴冻着热,发生溃烂,甚着可损伤其筋骨。复方中药洗剂亦适用于该症,且取得显著疗效[4]。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寒冷性皮肤病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到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冻疮患者80例,冻疮的诊断标准:本病皮肤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伴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损害表面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疤痕。纳入标准: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无心、肝、肾等严重内科疾患或严重原发疾病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完成疗程。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1岁,平均(35.25±9.2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天,平均(5.22±0.95)天;冻疮位置包括手、足、耳部、面部、股臀部。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冻伤程度、冻疮发生时间上均具有可比性(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