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Q > 秋燥 > 正文
编号:11502035
秋冬谨防燥咳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深秋早晚温差变化大,呼吸系统功能较弱或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及儿童,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还会有点喘的症状,即所谓燥咳。

    燥咳刚发作时,只是轻微的咽痒、口干、流鼻涕、打喷嚏、身体微发热、怕风,几天后可变成剧烈的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容易咳出来,或有阵发性的连续咳嗽,常咳到胸闷不适及胁肋疼痛。

    燥咳有温燥凉燥之分。

    温燥咳嗽常见干咳少痰,痰不易咳出,皮肤和口鼻干燥,有些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特点是口渴常饮凉水,有时可见到黄涕或黄痰。治疗以疏风清热、润肺止咳为主。常用方剂为桑杏汤(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

    凉燥常发生在深秋或是初冬,主要表现为干咳、咯痰不爽、口干唇燥、头痛、怕冷、肢体酸痛,特点是口不渴,或是口渴想要喝温水,涕或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治疗以疏散风寒、润肺止咳为主。常用方剂为杏苏散(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

    温燥与凉燥虽然同是燥咳,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不可简单地自行服用止咳药,否则,反而会使咳嗽的症状加重。(王文斗)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鎺ㄥ瓨缁欐湅鍙�   鍔犲叆鏀惰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