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闻动态 > 科技与生产 > 正文
编号:10439784
英国研究发现睾丸激素过高影响社交技能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8日 中国医药网

     英国剑桥孤独症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子宫里的睾丸激素水平可能会对人今后的社交技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发现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男性患孤独症的可能性是女性的4倍。

    西蒙·拜伦-科恩带领的研究小组对58名1996年和1997年出生的孩子进行研究,他们在这些孩子的母亲怀孕时检测了她们羊水中的睾丸激素水平。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婴儿体内的激素水平。

    研究发现,那些胚胎阶段睾丸激素水平高的婴儿在1岁时掌握的词汇以及眼神的交流都较少。另一项研究还显示,胚胎阶段睾丸激素水平较高的8岁女孩在完成心算两位数等任务时表现较好。

    这些验证了拜伦-科恩的理论,即高胚胎睾丸激素水平能增强大脑在看图案和系统分析能力上的发育,这些正是男性较擅长的方面。但它同时又会影响交流和感情共鸣的能力,女性在这些方面通常更有优势。

    研究小组在58名孩子4岁时对孩子的母亲就孩子的兴趣和社交能力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在子宫中睾丸激素水平较高的孩子社交能力较弱,男孩们的兴趣则不如女孩们广泛。

    拜伦-科恩已经又开展了一项针对数百名孩子的研究。他希望能借此进一步了解孤独症的形成原因。他的猜想是,孤独症是男性大脑发展的一种极端形式。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交流困难,但在图形认知方面常常具有惊人的天赋。

    如果他的理论正确,高胚胎睾丸激素水平可能就是孤独症的罪魁祸首,不过拜伦-科恩表示:“我们不能马上讨论因果,除非我们能真正说明孤独症与胚胎睾丸激素水平之间的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