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首例机器人颅内放疗手术在沈阳获得成功
据《沈阳日报》报道,6月2日,东北地区首例机器人颅内放疗手术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获得成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仅用30分钟,医生在一位患脑胶质瘤的女患者颅内就植入了微型放射源。&6'(0d;, 百拇医药
肿瘤颅内放疗技术,是将低剂量的微型放射源(籽粒)“插秧”式地种植在肿瘤组织内。这一技术,适用于颅内各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对不适合开刀手术的病人。但这种方法必须有立体定向仪(机器人)的辅助。&6'(0d;, 百拇医药
接受这一新技术治疗的患者今年53岁,因患脑部胶质瘤,曾做过开颅手术,之后颅内肿瘤又复发,已不适合再进行手术。6月2日下午,患者经局部麻醉后,医务人员将 CT引导图像输入计算机,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即可确定“靶点”,然后按计算机程序启动机器人。只见机械手将穿刺针准确地从患者头部穿刺点插至“靶点”,创口大约2毫米。穿刺针在穿刺到“靶点”后,顺利地把放射性同位素注入脑瘤内。据神经外科主任杨晓健介绍,该方法同普通放疗相比,有治疗精确安全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肿瘤颅内放疗技术,是将低剂量的微型放射源(籽粒)“插秧”式地种植在肿瘤组织内。这一技术,适用于颅内各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对不适合开刀手术的病人。但这种方法必须有立体定向仪(机器人)的辅助。&6'(0d;, 百拇医药
接受这一新技术治疗的患者今年53岁,因患脑部胶质瘤,曾做过开颅手术,之后颅内肿瘤又复发,已不适合再进行手术。6月2日下午,患者经局部麻醉后,医务人员将 CT引导图像输入计算机,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即可确定“靶点”,然后按计算机程序启动机器人。只见机械手将穿刺针准确地从患者头部穿刺点插至“靶点”,创口大约2毫米。穿刺针在穿刺到“靶点”后,顺利地把放射性同位素注入脑瘤内。据神经外科主任杨晓健介绍,该方法同普通放疗相比,有治疗精确安全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