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129970
中药研发存在三大致命伤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3日 中国工商报
     我国是世界上中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却并非产业强国。目前,“洋中药”占领了20%的国内市场,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中成药16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份额中,日本占80%,韩国占10%,中国不到5%。而国外企业所用中药原材料八成来自中国。据海关统计,1月~9月,我国中药出口5.1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中药材出口2.51亿美元、中成药出口9704万美元,全年出口额有望达到7亿美元,但这个出口额还不及日本“救心丹”一个品种的销售额,而韩国仅“高丽参”一项出口就相当于我国全部中药材出口额的50%,且价格比我国人参高出10倍左右。纵比可喜、横比堪忧的现状令人感到寒意阵阵,更危险的是,我国医药产业已紧随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后尘,一步步走进“微利时代”。

    我国中药研发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三大差距。

    一是资金投入的差距

    根据国际水准测算,现在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需要8亿美元左右。在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远远高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其平均比例要超过企业销售收入的15%,而我国仅为5%,有的还不足1%。

    二是成果转化的差距

    我国新药研发一般由国家投资的科研院所承担,企业拥有或投资的研发机构既少且小,以致新药研发环节与生产工艺严重脱节,研究工作一味立足于实验室,全然不考虑企业的生产工艺与实验室之间的差异,脱离实际的结果是一些纯粹局限于试管和烧瓶的研究成果最终只能束之高阁。国际上重要的新药研发机构一般是由跨国药企设立或由其赞助,研究始终紧扣生产与临床,成果转化率高。

    三是制药设备的差距

    目前,日本虽然只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但其机械化、自动化以及工艺技术和管理的水平都非常高,特别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纯方面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水平很高,药品疗效稳定,质量可控。我国的中药制药设备目前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许多丹、丸、散、片都存在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等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5年~10年,全球中药销售额将达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中医药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在新药研发上取得突破,在目前产业规模和水平有限的条件下,新药研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整个产业的资源整合和研发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