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8日
【药 名】:石决明
【拼 音】:SHIJUEMING
【英文名】:Sea-ear Shell
【来 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
【功 效】:平肝潜阳,除热,明目。
【主 治】: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
【性味归经】:咸,平。①《别录》:“味咸,平,无毒。”②《蜀本草》:“寒。”③《日华子本草》:“凉。”
入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②《本草通玄》:“入足厥阴、少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久煎),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飞点眼。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禁用。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疏》:“畏旋覆花。”②《本草求原》:“反云母。”临床配伍:配草决明,平肝潜阳;配嫩桑枝,平肝泄风;配菊花,凉肝潜阳;配紫石英,镇肝潜阳;配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配黑山栀,平有降火。
【别 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手册》)、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
【处方名】:石决明、生石决明、煅石决明等
处方中写石决明指生石决明,为原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入药者。
煅石决明为净石决明置于无烟炉火中煅至灰白色(内服)或白色(外用),取出待凉捣碎或研细粉入药者。兼有涩敛作用。
【商品名】:光底石决明,又名光底海决、南海决、海决明、耳片壳、真海决。为动物杂色鲍的贝壳。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品质最好。
毛底石决明:又名毛底海决、关海决、关决明、冲石决、鲍鱼片、鲍鱼壳。为动物盘大鲍的贝壳。主产于我国山东、辽宁、台湾。朝鲜、日本亦产。
大海决:为动物羊鲍H.ovina Gmel.的贝壳。主产于我国海南、台湾。印尼、非洲、澳洲亦产。
九孔石决明:又名九孔石决、九孔决明。为贝壳边有九孔者。习以为佳。
以壳厚、个大、匀整、无破碎、洁净而有光彩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肉(鳆鱼)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九孔鲍 分布广东、福建沿海。②盘大鲍 分布我国北部沿海一带。药材①光底海决 主产广东、福建等地。②毛底海决 主产辽宁、山东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捕捉,在潮间带的下区时可采到。
【拉丁名】:药材Concha Haliotidis原动物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H.gigantea discus Reeve.Haliotis ovina Gmelin①九孔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②盘大鲍 Haliotis gigantea discus Reeve
【炮制方法】:捕得后,将肉剥除,取壳,洗净,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以九孔鲍的贝壳称为“光底海决”;盘大鲍的贝壳称为“毛底海决”。石决明:洗净晾干,敲成碎块。煅石决明:取刷净的石决明,置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烧,内服的煅至灰白色,外用的煅至白色,取出放凉,碾碎。盐石决明:将石决明煅至微红,取出,喷淋盐水,碾碎。(每石决明100斤,用盐2.5 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石决明)先去上粗皮,用盐并东流水于大磁器中煮一伏时,漉出,拭干,捣为末,研如粉,却入锅子中,再用五花皮、地榆、阿胶三件,更用东流水于磁器中,如此淘之三度,待干,再研一万匝,方入药中用。”②《海药本草》:“凡用(石决明)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外黑处并粗皮,烂捣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方堪用也。”③《得配本草》:“煅,童便淬研,水飞用。”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①《唐本草》:“石决明是鳆鱼甲也,附石生,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今俗用者紫贝,全别,非此类也。”②《蜀本草》:“石决明,今出莱州即墨县南海内,三月、四月采之。”③《开宝本草》:“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④《本草衍义》:“石决明,《经》云味咸,即是肉也。人采肉以供馔,及干致都下,北人遂为珍味。肉与壳两可用,方家宜审用之。然皆治目,壳研,水飞点磨外障翳,登、莱州甚多。”
【生药材鉴定】:①光底海决 为椭圆形贝壳,大小不一,一般长3~8厘米,宽2.5~5.5厘米。外表灰棕色,洁净,略平滑,螺肋末端8~9孔,内外相通,孔口与壳面平。壳内表面显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不易破碎。气无,味微咸。以个大、壳厚、外表洁净、内表面有彩色光泽者为佳。②毛底海决 形状与前者略似,一般长5~12厘米,宽3~8厘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黄色,常附有苔癣类或石灰虫、苔藓虫等杂质而呈绿色或棕色,凹凸不平,极为粗糙,肋状纹理不显著。螺肋末端4~5孔开口,孔口突出于壳面。余同光底海决。③大海决:壳大体圆,长约16厘米,宽约13厘米。壳顶接近中部。壳外表灰黄色,有小海螺或苔藓攀附着,肋状条纹不显,螺肋末端4-6孔呈管状开口,孔口高出壳面,质坚硬。以上诸种,缘取个大,壳厚,外表面洁净、内有彩色光泽者为佳品。显微鉴定:(1)杂色鲍 磨片及粉末可见柱纤结构,其纵切面呈长条形,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0-100μm。珍珠结构由不规则圆形文石小板平行叠积成层片状平行组合。粉末:浅驼色、朱红色或白色,具苔绿色荧光。解剖镜下雪白色与朱红色相间的多数微粒组成珊瑚状块粒,夹暗黄色、桔黄色或黑紫色微粒。(2)皱纹盘鲍 磨片及粉末中柱纤结构,纵切面呈长条形,横切面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0 -30μm。珍珠结构由椭圆、方圆等不规则形状的文石小板平行叠积成层片状平行组合。粉末:落英淡粉色、紫红色或白色,具橙皮黄荧光。解剖镜下白色与落英粉色相间的多数微粒组成珊瑚状小粒,夹紫红色珍珠质微粒。
【中药化学成分】:主含碳酸钙、胆素及壳角质(C30H45O11N9)和多种氨基酸;盘大鲍的贝壳含碳酸钙90 %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光底海决的角壳蛋白经盐酸分得16 种氨基酸,分别为甘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丝氯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大海决可食部分含灰分1、57%,套膜中钠等无机质的含量最高;而镉、铁、钙、镁于内脏中含量高。胶原蛋白(collagen)含量为全鲍的20%. (1)杂色鲍 贝壳主含碳酸钙,尚含磷、钛、钠、锰、铁、镁、铬。另含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2)皱纹盘鲍 贝壳主含碳酸钙约90%以上,除含磷、镁、钠、锰、铁、铬、钛外,尚含钾、硅、铝等。并含贝壳硬蛋白(conchiolin)、胆素等。煅后仅残留无机物。
【中药化学鉴定】:分别取杂色鲍、皱纹盘鲍粉末(40目)500mg置于试管中加蒸溜水100ml,摇匀后各取1ml置小试管中,加醋酸锌醇饱和液2-3滴,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杂色鲍显草色荧光,皱纹盘鲍显浅黄绿色荧光。(佚名)
【拼 音】:SHIJUEMING
【英文名】:Sea-ear Shell
【来 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
【功 效】:平肝潜阳,除热,明目。
【主 治】: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
【性味归经】:咸,平。①《别录》:“味咸,平,无毒。”②《蜀本草》:“寒。”③《日华子本草》:“凉。”
入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②《本草通玄》:“入足厥阴、少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久煎),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飞点眼。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禁用。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疏》:“畏旋覆花。”②《本草求原》:“反云母。”临床配伍:配草决明,平肝潜阳;配嫩桑枝,平肝泄风;配菊花,凉肝潜阳;配紫石英,镇肝潜阳;配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配黑山栀,平有降火。
【别 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手册》)、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
【处方名】:石决明、生石决明、煅石决明等
处方中写石决明指生石决明,为原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入药者。
煅石决明为净石决明置于无烟炉火中煅至灰白色(内服)或白色(外用),取出待凉捣碎或研细粉入药者。兼有涩敛作用。
【商品名】:光底石决明,又名光底海决、南海决、海决明、耳片壳、真海决。为动物杂色鲍的贝壳。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品质最好。
毛底石决明:又名毛底海决、关海决、关决明、冲石决、鲍鱼片、鲍鱼壳。为动物盘大鲍的贝壳。主产于我国山东、辽宁、台湾。朝鲜、日本亦产。
大海决:为动物羊鲍H.ovina Gmel.的贝壳。主产于我国海南、台湾。印尼、非洲、澳洲亦产。
九孔石决明:又名九孔石决、九孔决明。为贝壳边有九孔者。习以为佳。
以壳厚、个大、匀整、无破碎、洁净而有光彩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肉(鳆鱼)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九孔鲍 分布广东、福建沿海。②盘大鲍 分布我国北部沿海一带。药材①光底海决 主产广东、福建等地。②毛底海决 主产辽宁、山东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捕捉,在潮间带的下区时可采到。
【拉丁名】:药材Concha Haliotidis原动物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H.gigantea discus Reeve.Haliotis ovina Gmelin①九孔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②盘大鲍 Haliotis gigantea discus Reeve
【炮制方法】:捕得后,将肉剥除,取壳,洗净,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以九孔鲍的贝壳称为“光底海决”;盘大鲍的贝壳称为“毛底海决”。石决明:洗净晾干,敲成碎块。煅石决明:取刷净的石决明,置无烟的炉火上或坩埚内煅烧,内服的煅至灰白色,外用的煅至白色,取出放凉,碾碎。盐石决明:将石决明煅至微红,取出,喷淋盐水,碾碎。(每石决明100斤,用盐2.5 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石决明)先去上粗皮,用盐并东流水于大磁器中煮一伏时,漉出,拭干,捣为末,研如粉,却入锅子中,再用五花皮、地榆、阿胶三件,更用东流水于磁器中,如此淘之三度,待干,再研一万匝,方入药中用。”②《海药本草》:“凡用(石决明)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外黑处并粗皮,烂捣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方堪用也。”③《得配本草》:“煅,童便淬研,水飞用。”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①《唐本草》:“石决明是鳆鱼甲也,附石生,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今俗用者紫贝,全别,非此类也。”②《蜀本草》:“石决明,今出莱州即墨县南海内,三月、四月采之。”③《开宝本草》:“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④《本草衍义》:“石决明,《经》云味咸,即是肉也。人采肉以供馔,及干致都下,北人遂为珍味。肉与壳两可用,方家宜审用之。然皆治目,壳研,水飞点磨外障翳,登、莱州甚多。”
【生药材鉴定】:①光底海决 为椭圆形贝壳,大小不一,一般长3~8厘米,宽2.5~5.5厘米。外表灰棕色,洁净,略平滑,螺肋末端8~9孔,内外相通,孔口与壳面平。壳内表面显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不易破碎。气无,味微咸。以个大、壳厚、外表洁净、内表面有彩色光泽者为佳。②毛底海决 形状与前者略似,一般长5~12厘米,宽3~8厘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黄色,常附有苔癣类或石灰虫、苔藓虫等杂质而呈绿色或棕色,凹凸不平,极为粗糙,肋状纹理不显著。螺肋末端4~5孔开口,孔口突出于壳面。余同光底海决。③大海决:壳大体圆,长约16厘米,宽约13厘米。壳顶接近中部。壳外表灰黄色,有小海螺或苔藓攀附着,肋状条纹不显,螺肋末端4-6孔呈管状开口,孔口高出壳面,质坚硬。以上诸种,缘取个大,壳厚,外表面洁净、内有彩色光泽者为佳品。显微鉴定:(1)杂色鲍 磨片及粉末可见柱纤结构,其纵切面呈长条形,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0-100μm。珍珠结构由不规则圆形文石小板平行叠积成层片状平行组合。粉末:浅驼色、朱红色或白色,具苔绿色荧光。解剖镜下雪白色与朱红色相间的多数微粒组成珊瑚状块粒,夹暗黄色、桔黄色或黑紫色微粒。(2)皱纹盘鲍 磨片及粉末中柱纤结构,纵切面呈长条形,横切面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0 -30μm。珍珠结构由椭圆、方圆等不规则形状的文石小板平行叠积成层片状平行组合。粉末:落英淡粉色、紫红色或白色,具橙皮黄荧光。解剖镜下白色与落英粉色相间的多数微粒组成珊瑚状小粒,夹紫红色珍珠质微粒。
【中药化学成分】:主含碳酸钙、胆素及壳角质(C30H45O11N9)和多种氨基酸;盘大鲍的贝壳含碳酸钙90 %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光底海决的角壳蛋白经盐酸分得16 种氨基酸,分别为甘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丝氯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大海决可食部分含灰分1、57%,套膜中钠等无机质的含量最高;而镉、铁、钙、镁于内脏中含量高。胶原蛋白(collagen)含量为全鲍的20%. (1)杂色鲍 贝壳主含碳酸钙,尚含磷、钛、钠、锰、铁、镁、铬。另含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2)皱纹盘鲍 贝壳主含碳酸钙约90%以上,除含磷、镁、钠、锰、铁、铬、钛外,尚含钾、硅、铝等。并含贝壳硬蛋白(conchiolin)、胆素等。煅后仅残留无机物。
【中药化学鉴定】:分别取杂色鲍、皱纹盘鲍粉末(40目)500mg置于试管中加蒸溜水100ml,摇匀后各取1ml置小试管中,加醋酸锌醇饱和液2-3滴,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杂色鲍显草色荧光,皱纹盘鲍显浅黄绿色荧光。(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