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 > 认识肝癌 > 正文
编号:11000202
嗜酒的HBsAg携带者易患肝癌原因揭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4日 健康人
     乙醛脱氢酶基因变异作祟其中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周建农等发现,长期嗜酒的HBsAg携带者,如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存在变异现象,将显著增加其日后患肝癌的危险。

    该科研组在江苏省内肝癌高发区调查发现,乙肝重度流行和饮酒是当地肝癌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者对208例肝癌新发病人以及208名非肿瘤居民进行了乙醛脱氢酶2基因型和乙肝病毒携带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调查了他们的饮酒状况。

    结果发现,在携带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型的人中,每月饮酒量>3 Kg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是乙醛脱氢酶2基因正常且不饮酒者的3.51倍;随着前者一生中饮酒总量的增加,他们患肝癌的危险也明显上升。携带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型者合并HBsAg阳性时,其长期大量饮酒后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呈显著的相乘效应,即当其饮酒总量>3Kg年(即饮高度白酒1 Kg/天,连续一年为1 Kg年)时,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醛脱氢酶2基因正常且饮酒总量≤3 Kg年者的52.17倍。

    研究还发现,在我国,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占普通人群的1/3,与该酶的正常基因携带者相比较,变异基因携带者在饮酒频度和每次饮酒量方面却没有差异,这说明我国饮酒者的饮酒状况,是不受该酶活性正常或者异常的影响,而是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世俗交际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