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正文
编号:10866527
海峡两岸医药妙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8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吴连芹

    我国医学之昌明,药学之兴盛,从古至今有口皆碑,堪称世界医林奇葩。在我国台湾、闽南这个方言相同、风俗相近的侨乡,有许多医药保健奇俗更是有益又有趣。

    煎药叫煎茶 闽南、台湾人习惯把“煎药”叫“煎茶”,服中药汤叫“吃茶”,这与当地人崇尚吃茶有关。茶最初是被当作药物使用的。闽、台民间在生活中把它看得比大米还重要,从古到今一直叫茶叶为“茶米”。这里的功夫茶饮誉全球,味道初喝起来比药汤还苦。但小孩子从小受到熏陶,有吃苦的习惯,对一些不怎么苦的中药汤反而畏惧。因而做父母的就骗说中药汤是茶,一听说是茶,小孩子就无所畏惧了,再苦也成了“茶”。

    避瘟插榕枝

    榕树在台湾、闽南人眼中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婚娶吉庆乃至丧事几乎都要用榕枝。端午节这天,习惯用榕树枝蘸雄黄水喷洒庭院房间以驱“邪恶”。家里人患了病,为防止传染别人,或需要安静调治,禁止外人打扰,不好意思说出口,往往习惯在大门的门环挂两束榕树枝叶,以此告启外人“谢绝入内”。

    食补进成年

    每年重阳节在闽南、台湾民间,有一种与医药保健密不可分的成年礼俗甚是奇特:大凡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在重阳节这天,人人都要吃一只炖熬“十全大补汤”或田七的童鸡,也有的加入高丽参等名贵滋补中药,炖成鸡汤。纵使生活贫困,作父母的也要设法购买一只鸡让儿女进补。吃时坐在门槛,吃完意味着跨出家门,进入成年了。

    门前倒药渣

    来到闽台地区,你如果留心细察,不难发现一些街路正中或居家门口倒着药渣,令人不可思议。原来当地有这么个说法:唐代某年瘟疫流行,找著名医家孙思邈开方配药者应接不暇。于是孙思邈想出妙策,嘱咐前来问药者把中药煎好后,将药渣倒放于行人过往路口,让时疫患者自己取样到当地药铺抓药。这一做法传到闽台地区,人们认为这是宣传医学知识的好形式,又节省求医周折,于是广为流传。尽管此举有碍市容环境,其他地区多己绝迹,但在闽南、台湾民间,倒药渣还被认为可使疾患早日痊愈,依然沿袭。

    “捶龙”驱病魔

    “捶龙”是台湾、闽南一种古老的“捶打疗法”。在当地,劳累的人们回到家中,觉得腰酸背痛、困乏疲惫时,往往要呼唤晚辈:“过来!给我捶龙!”晚辈人就攥着一双小拳轻柔有节奏地在肌肉劳损部位捶打起来。为何谓之“捶龙”?原来当地人把周身12条经脉视为盘绕人体的“龙”。捶龙疗法使绷紧的肌肉、经络得到振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因而周身轻松,精神大振。

    七夕驱虫俗

    每年七夕,这个地区几乎家家都要买使君子和石榴,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蛋或加入瘦肉、螃蟹等做汤,主食是红糖米饭,饭后习惯分食石榴。使君子、石榴都有一定的驱虫效果,没有毒副作用,因而自古以来在当地七夕传统节日中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