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188625
“地头蛇”区域优势彰显
     ——2005年广州地区中成药医院市场巡礼

    广东是我国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十分丰富,药材种类占全国总数的20.7%。广药生产历史长达1300多年,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广东省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老牌中药企业,其中上百年的老品牌就有陈李济(405年)、冯了性(380年)、敬修堂(214年)、王老吉(170年)、潘高寿(114年)等。2004年,广东中药产业销售收入74.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广东中成药工业因为起步早,企业实力及品牌影响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近几年稳步发展并呈现加速集约化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省中药饮片加工企业36家、中成药制造企业67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拥有一大批中药老字号企业、20余家中医院,还有几所著名医药高等学府。而最重要的是中医药文化在广州市场有非常深厚的基础,这些都为中成药在广州市场的良好表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成药医院市场雄鸡高唱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标点信息)《全国中成药医院用药数据分析系统》信息显示,2005年,广州市区医院中成药全年采购总额为134056万元,涉及中成药品种1594个,涉及中成药品牌2812个。广州市每月的中成药采购额保持在9000万元到14000万元之间的水平,并呈逐月平稳上升趋势,在12月份达到高峰值14367万元。

    在中成药各大疾病治疗大类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疾病用药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在广州市医院中成药用药市场名列前三甲,而这三类药物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为67.28%。而从我国中成药生产和注册方面来看,这三类中成药生产厂家众多,产品品种众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并且也是新品推陈出新频率较快的三个大类。由于西药在这三类疾病方面的毒副作用、抗药性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的出现和中药对于上述类别疾病独到的疗效,中成药在这三类疾病治疗中表现优异。

    2005年,生产厂家的销售分布根据各厂家的营销方式以及厂家的地域不同而表现不同,有的生产厂家的销售市场是全国性的,有的生产厂家的销售市场是区域性的。在广州医院中成药市场,本地企业占有较强的优势,如众生药业、丽珠利民制药厂、广州香雪制药、敬修堂、广州明兴制药、广州中一药业等企业均能进入前20位。

    最畅销品种和最具实力品牌排行

    据统计,广州市医院中成药最畅销的10个品种占了广州市医院用药市场的19.70%。在最畅销的10个品种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占据绝对优势。在前10位中,除了第4位和第9位是肿瘤疾病用药外,其他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鲜明的产品特点、相比于化学药的独特优势促成了这些药品成为中成药的“重磅炸弹”。从剂型方面看,在前10个品种中有6个是注射剂型,可见,中药注射剂型作为中药西制的高科技含量的剂型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中成药新剂型大有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

    中成药最畅销的10个品牌药占了广州市医院用药市场份额的16.92%。在最畅销的10个品牌药物中,广东本地企业品牌占了3个,显示出较强的优势;而四川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则有参麦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两个品种进入前10名,显示出产品、品牌和营销等各方面强大的实力。

    影响2006年市场的重要因素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方资料显示,随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继续扩大,截至2005年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709万人,比2004年底增加1305万人,增幅为10.52%,比2000年底增加了9922万人,增幅达262%。2005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了20.77%。

    2004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外界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4年版)》,与2000年版相比,中成药品种由415种增加到823种,增加了98%。随着医保的扩容,中成药在医院的使用面和使用量都将大幅度上升。

    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广东省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并在2006年1月5日召开的“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上发布了《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提出,为实施相关目标,广东将在整合现有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产业资金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适当增加预算安排,力争连续5年每年引导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100亿元以上。今后广东中成药市场大有可为。

    今年,禽流感疫情的发展、第三终端的兴起、国家医改政策的调整以及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因素都将对广州市医院中成药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注:以上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全国中成药医院用药数据分析系统》,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致电020-86356353)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8期(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谭权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