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受孕避孕 > 完全避孕 > 男用避孕法 > 新闻 > 正文
编号:10968028
中国人获诺奖的第一个领域在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4日 新华每日电讯 3月24日
     诺贝尔奖评委访华代表团团长、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佛勒斯特罗姆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从基础科学发展的步伐看,中国距离诺贝尔奖也许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但是,如果在今后5到10年中出现中国的诺贝尔获奖者,那应不算太出乎意料。

    他猜测,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个领域应该在医学和生理学学科。

    “中国人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中国人的诺贝尔梦想何时能实现?”这种萦绕几代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至今挥之不去。应中国教育部的邀请,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于3月22日第一次到中国访问。在代表团离开瑞典之前,记者走访了代表团团长、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佛勒斯特罗姆教授。

    让诺贝尔奖走近中国人

    “中国人对得奖情有独钟……把诺贝尔奖与体育竞赛和好莱坞并驾齐驱,这可能是那个叫诺贝尔的老头都想不到的”

    在人们的心目中,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者均是站在科技顶峰的人物,而那些一年一度在全世界媒体的关注下宣读那句充满魔力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将本年度诺贝尔奖授给……”的幕后教授们,往往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据佛勒斯特罗姆教授介绍,此次访华的评委代表团成员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评委斯文·林丁、物理学奖评委伯耶·约翰松、生理及医学奖评委贝蒂尔·弗雷德霍尔姆。三名瑞典科学家都是本专业的顶尖人物。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这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首次组织诺贝尔奖中三项科学奖的评委一起出访中国。

    “中国人对得奖情有独钟,不是吗?从奥运会金牌,到奥斯卡奖,把诺贝尔奖与体育竞赛和好莱坞并驾齐驱,这可能是那个叫诺贝尔的老头都想不到的。”在皇家工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健谈的佛勒斯特罗姆院长笑着说。他曾多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十分了解。他特别希望这次瑞典诺贝尔奖评委对中国的访问,能让诺贝尔奖走近中国人,也让中国人更准确地了解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也需要发展

    “如果诺贝尔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把他的奖项颁发给在通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甚至宇航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对于诺贝尔奖,一般中国人心目中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为什么100多年来,获奖的几乎都是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和学者?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如此辉煌的今天,难道中国本土教育出来的人就没有一个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诺贝尔在当年的遗嘱中讲过,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作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还是任何国家的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奖。直到今天,在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中,所有奖项的评委遵循的仍然是当年诺贝尔的白纸黑字。语言或地域不是影响诺贝尔奖评选的因素。”佛勒斯特罗姆院长这样说。

    “如果诺贝尔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把他的奖项颁发给在通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甚至宇航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从这个角度看,诺贝尔科学奖似乎是一个已经过时的奖。诺贝尔主张奖励的是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和发现,这些是今天我们所有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科学在发展,诺贝尔奖也需要发展。今天获奖的科学家大多是因为他们从事的研究,而不是诺贝尔当年所指的具体的发明。但这些研究应用在工业发展中时,才能真正起到造福人类的作用。因此,基础科学的研究仍然是最重要的。”佛勒斯特罗姆院长如是说。

    不应过分看重诺贝尔奖

    不仅要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且要有Designed in China(中国设计)

    “从基础科学发展的步伐看,中国距离诺贝尔奖也许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佛勒斯特罗姆教授期待那些目前在大学中攻读博士的学子们将会是把中国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到世界等级的一代人。“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的科教兴国战略,以及鼓励自主创新的措施等是很有吸引力的,中国政府在科学发展上的投资和努力是惊人的,中国人开始参与国际科学领域的竞争,这是以前没有的。”他鼓励不仅要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且要有Designed in China(中国设计)。

    院长还谈到了皇家工学院同大连理工大学的合作:“在我们这边的研究所里,这个项目有两名学者一天工作10个小时,而在我们的合作伙伴大连的实验室里,有20名学者一天恨不得20个小时在忙碌。中国人的干劲令人敬佩。另一方面,中国人也许不应当过分把注意力集中在诺贝尔奖上,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有着广阔的范围,而基础科学研究也必须和人们的需求挂钩,在科研和工业发展这一点上找到好的平衡,这是今天的科学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说到科研和实际的结合,佛勒斯特罗姆院长还告诫当今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们应该更注重科学领域中实用技术的研究,努力将这种研究转化成对人类直接有益的成就。

    五到十年可能出现中国获奖者

    “中国的学生很幸运,生活在目前世界上最有动感的地方,你们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蓬勃发展贡献你们的创造力”

    从20年前开始与中国大学合作,佛勒斯特罗姆院长也曾经在中国的大学中带过博士生。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能不能培养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说瑞典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些过于平等的话,中国学校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教师尊严的过分维护不利于鼓励学生培养批评性思维。我在中国大学做博士生导师一个月后,我的中国领导让我休假,因为他们觉得我和学生过于打成一片,有失导师的尊严。在瑞典,我们把大学生当作成年人看,而在中国,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学生也是孩子。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给学生过分的人文关怀在瑞典大学也是看不到的。”

    如果一定要佛勒斯特罗姆院长对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从时间上做个推测,院长表示,如果在今后5到10年中出现中国的诺贝尔获奖者,应该不是太出乎意料的事情。

    他猜测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个领域应该在医学和生理学学科。“中国的临床科学发展迅速,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发明和发现都是在需求的压力下创造出来的,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就是对科学发明的压力。”

    雪后初晴,午后的阳光照耀着宽敞洁净的院长办公室。记者请院长在结束谈话之前为中国学子说一句话,院长凝视着窗外仍然被冰雪覆盖的斯德哥尔摩的街景,略加思索后说:“中国的学生很幸运,生活在目前世界上最有动感的地方,你们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蓬勃发展贡献你们的创造力。”(马世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