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元+多位专家=?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华东医院宣传科荆科长一直强调开设整合门诊的初衷是为了缓解看病贵、看病难,记者对此一点也不怀疑,因为“14元+多位专家”这种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的确是任何人都非常渴望享受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相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很好的创新实践却遭遇了现实尴尬。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有的医生对整合门诊并没有太大的热情,而且每天门诊病人数量并不稳定,时有时无,让整合门诊如同鸡肋,进退两难。虽然荆科长表示这是件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医院一定会坚持开下去,但是从他的语气中,记者能够读出现实的无奈。
虽然有人质疑,在医疗资源短缺以及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的现实状况下,整合门诊不能走太远。但是记者认为,这还不是整合门诊尴尬现状产生的直接原因,因为眩晕、失眠、糖尿病足以及肿瘤的患病人群是很庞大的,按照市场规律,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面前,应该就会有供给,只是由于实操性较差,才使得这种“供给”先天营养不良。
这让记者联想到2001年以后在国内各大医院陆续出现的卒中单元,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也是由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相互协调为病人治疗,只是治疗地点在病区而不是门诊。在建立卒中单元之前,医院必须首先建立符合自己单位条件的临床指南,并把临床指南分解在每日的工作当中,形成合理的临床路径,这相当于一个多学科的治疗计划,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针对病人的什么情况,进行什么样的治疗,都有一个详细的过程规定。这种多元的医疗模式,通过对资源的有机组合,并且在任何一个小环节上都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和实操性的规范,最终实现了1+1>2的目标。
反观整合门诊,医院在几个“什么”的环节上还没有制订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在缺乏充分的调研、缜密的思考和前期准备的情况下匆忙进入实操阶段,即使初衷再好,也无法避免在执行中坎坷不断。换句话说,在整合门诊的半年历程里,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是感性的冲动,而不是理性的准备。
14元+多位专家=?这个问题记者无法回答,但是希望有一天,这个答案能变成“医患共赢”!(魏赟)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2期
在采访过程中,华东医院宣传科荆科长一直强调开设整合门诊的初衷是为了缓解看病贵、看病难,记者对此一点也不怀疑,因为“14元+多位专家”这种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的确是任何人都非常渴望享受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相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很好的创新实践却遭遇了现实尴尬。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有的医生对整合门诊并没有太大的热情,而且每天门诊病人数量并不稳定,时有时无,让整合门诊如同鸡肋,进退两难。虽然荆科长表示这是件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医院一定会坚持开下去,但是从他的语气中,记者能够读出现实的无奈。
虽然有人质疑,在医疗资源短缺以及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的现实状况下,整合门诊不能走太远。但是记者认为,这还不是整合门诊尴尬现状产生的直接原因,因为眩晕、失眠、糖尿病足以及肿瘤的患病人群是很庞大的,按照市场规律,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面前,应该就会有供给,只是由于实操性较差,才使得这种“供给”先天营养不良。
这让记者联想到2001年以后在国内各大医院陆续出现的卒中单元,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也是由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相互协调为病人治疗,只是治疗地点在病区而不是门诊。在建立卒中单元之前,医院必须首先建立符合自己单位条件的临床指南,并把临床指南分解在每日的工作当中,形成合理的临床路径,这相当于一个多学科的治疗计划,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针对病人的什么情况,进行什么样的治疗,都有一个详细的过程规定。这种多元的医疗模式,通过对资源的有机组合,并且在任何一个小环节上都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和实操性的规范,最终实现了1+1>2的目标。
反观整合门诊,医院在几个“什么”的环节上还没有制订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在缺乏充分的调研、缜密的思考和前期准备的情况下匆忙进入实操阶段,即使初衷再好,也无法避免在执行中坎坷不断。换句话说,在整合门诊的半年历程里,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是感性的冲动,而不是理性的准备。
14元+多位专家=?这个问题记者无法回答,但是希望有一天,这个答案能变成“医患共赢”!(魏赟)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