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986260
“电脑验光”其实不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3日 《绿色家园》
     “左眼450度,右眼350度,散光50度;

    左眼400度,散光50度;右眼400度;

    左眼500度,右眼400度……”

    这组数字是同一双眼睛的电脑验光结果,来自不同的三家眼镜店。数字差距似乎不算大,但对于敏感的双眼来说,其作用结果大相径庭。

    目前许多眼镜店都采用电脑验光仪为消费者进行视力检查,但专家认为,电脑验光不能作为配镜的惟一依据,而所谓“三分钟电脑验光”更是害人不浅!

    电脑验光仪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验光原理与视网膜检影法基本相同——采用光电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检查眼睛的屈光度,进而自动显示及打印出屈光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睛的度数。因其验光快速、简便,受到从者业的欢迎。

    在人们的概念里,电脑比人脑更加客观,计算速度更快、更精确,能够克服人工验光无法避免的产生度数偏差的一些主观因素。从理论上说,电脑验光的结果应该客观、可信,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屡屡出现偏差,甚至发生一双眼睛众多检测结果的情况,到底是为什么?首都医科大学眼科专家分析了其中的三方面原因。

    从被测者的角度来看,坐在验光仪前进行检测,仪器在瞬间就完成了操作的全过程,被测者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导致眼睛度数瞬间上升。这就如同用照相机拍照片,有的人会很紧张,特别是快门即将按下的一瞬间。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肯定会与实际度数有一定差距。

    从仪器操作者的角度来看,有可能存在验光员操作不当和主观认识偏差的问题。在消费者的印象里,电脑验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电脑,操作人员只要会使用机器就可以了。事实却远没那么简单,正规的电脑验光师应该在专业培训单位进行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培训;如果要获得初级验光员资格,甚至达到中级或高级验光员资格还要经过更加严格的培训。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市眼镜店的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高级验光员资格者不过十人,更有许多没有经过培训的假专家混迹其间。

    从仪器本身来看,质量不同、稳定性的差异以及机器使用时间的长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验光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