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028451
不要小视中药汤剂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6日 <中国医药报>
     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中医医院中药饮片的使用量逐年下降.目前饮片的使用量只有十年前的70%。原来,有些人看中医开药时,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宁可开中成药。不开汤药, 因为前者方便,后者还要煎药,比较麻烦。

    汤剂真的那么不重要吗?

    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所用药物的主要剂型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中药的性味功能,炮制加工、用量、禁忌,配伍原则、煎煮服

    用方法等理论知识.将中药饮片按辩证结果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并通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中医临床诸多剂型中的首选剂型。历代医著对汤剂的适应证、配伍原则、遣药用量、加水煎熬、服用方法及随证加减运用等十分强调,并有详细的阐

    述。如《伤寒论》中根据桂枝汤的炮制、煎煮、服法并针对病症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拟出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葛根汤等。充分体现了汤刑具有随汪加减运用的灵活性。井能最大限度地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理论原则,全面考虑人

    与自然环境、心理、体质等因素及病因、病性、病时、病势等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把握药物配伍、用药剂量等原则.切合病症实际确立治疗法则而遣药配方.有的放矢地治疗疾病,具有中药其他剂型难以比拟的优势。

    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历代医者对汤剂临床运用研究不断深入.具体规范了汤剂的煎煮常识和服用方法,丰富了汤剂的运用內容,保证了汤剂的治疗效果,使汤剂的临床运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完善.历经数千年不衰而沿用至今,故古人曰: “汤者荡也:去大

    病用之”。

    目前中医临床使用的剂型较多.除 汤剂外,还有丸剂、散剂、酒剂、 膏 剂、丹剂、冲剂、片剂、胶囊剂、注射 剂等。它们以各自的优势在近代医疗活动中发挥了较好的治疗作用.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和接受。但大多数中药成品制.剂的功效与其适应证是固定不变的。若病情有变化.原方即不适应,而无法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加减运用,因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适应临床诸多变化和疾病谱增多的辨证论治需求。

    另外.通过对中药制剂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口服中成药因受加工制作方法和制剂配料的约束.影响药物在胃内的崩解及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如片剂和九剂在加工制作时.需加入一定的湿 润剂和黏合剂才能将中药粉末紧密黏合起来。这样就致使药物的表面积大减, 服后在胃內的崩解和水溶性较为缓慢.因而治疗功效迟缓.汤剂能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随证型变化灵活加减运用.在规范的煎熬过程中能将药物有效成分充分地溶入汤液内.使药物分子或离子状态能均匀地分布在药液中。服后在胃內无崩解过程.吸收快。有效成分吸收全面.利用率最高.能在较短时间內取得预期疗效.

    中药材化学成分极其复杂.是一个包含多种化学成分的群体,它不但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理成分,而且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其临床疗效正是整体成分的相互协同。从多系统、多靶点作用于人体发挥其治疗效果。 目前的生产工艺和科技手段只能提取某几种或某一类化合物.不可能提取药物的整体有效成分.即使提取多数有效成分.也不可能代表原药物固有的性质、功能作用.更不可能发挥中药单味或复方的整体实用价值和综合运用特征.而汤剂的特点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认识相似.正是通过单味或复方整体药效的组分,从多系统,多靶点的途径发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整体调节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汤剂具有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比拟和无法取代的优势,主要因素是汤剂能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則,保持中医基本特色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随证变化而灵活加减运用.使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符合医生临床辨治疾病的意图。不能因为传统汤剂存在煎煮耗神费时,携带不方便.煎煮方法掌握不当而药液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而小视中药汤剂。(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