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家 > 正文
编号:11187251
妙手启沉疴 苦心植杏林--记我国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
     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章红英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修身、齐家篇

    走进我国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的办公室,第一印象就是“挤”,7~8平方米的小屋里挤满了书、花、画,以致来人无处可坐,但这位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享有者、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人事部、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老中医专家身在其中却怡然自得。每早6点就在此练功,不出诊的时间就在此读书、写作,安排学术活动。累了侍弄一会花草或练练书法。书架边小黑板上最常出现的句子是:心静思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说:这些均是他喜欢的格言。

    吕教授1934年9月出生在山西省原平县,除受家庭影响,使吕老养成了吃苦耐劳、守则忠孝品格外,童年的老师也对他影响颇大。吕老说:在学校里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勤奋,简朴,宽容。上大学后,在学习中国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学到了“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等内容,这更成为他处事的准则。

    吕老说:“上学是很辛苦的事情,从小学到大学,多少小伙伴因为吃不了苦、受不得罪退下去了。工作后更是艰难,不仅工作要求高,加上结婚、养育子女、照顾老人、工资低,十分繁忙而辛苦。好在我有一个特别贤惠的夫人——魏执真教授。她知识丰富,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家里的大事、主意都由她拿。家和万事兴,我的事业能有点成就,夫人和孩子们的支持很重要。”

    治业、育人篇

    吕老1953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山西太原第一卫校学习西医,1956年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医学院,通过6年学习,成为中国第一批中医本科毕业生,1962年留附属东直门医院工作。在诸多老中医前辈秦伯未、祝湛予、董建华、赵绍琴、焦树德等,以及诸多资深西医张乃峥、汪家瑞、陈寿波、蒋明、殷凤礼、廖家祯等老师的指导下,通过12年住院医兼助教,8年主治医兼讲师的一线工作,吕老获得了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74年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后,主要收治内分泌和肾脏系统疾病,并给本科生主讲这两个系统的疾病,对有关病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98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担任硕士生导师,招收内分泌和肾脏系统的研究生,并担任副院长工作。1990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和教授,此后又主持“八五”国家重点课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的科研成果奖10项。

    在紧张的医教研工作之余,吕老不分白天晚上,也少有节假日,悉心钻研《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领悟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关键应该落实到“用”上,洋为中用要用得科学,古为今用要有创新。创新必须有理,实用。如认识到中医的“肾风”似“肾炎”,中医的“肾热”似“肾盂肾炎”,中医的“关格”似“肾衰”。中医对肾脏的解剖、生理、病理与西医的认识基本相同,在认识上一致后,研究治疗就可开阔思路,创造中西医结合的治法。《素问·阴阳别论》、《灵枢·五变篇》等对消渴病的论述,就很似现在西医所讲的原发性2型糖尿病。而《内经》对这个病分为脾瘅、消渴、消瘅三个期进行论述,其所述主要内容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发病期、糖尿病并发症期很相似。以《内经》论述为准绳,研究消渴病,不仅符合糖尿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中医诊治这个疾病的视野和研究范围。在上述认识指导下,吕老对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炎、紫癜肾、狼疮肾、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前列腺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水肿、腰痛、尿血、尿频、尿失禁、遗尿等症状,均有自己独到的治疗经验,蜚声海内外。

    吕老对学生要求严且高,说他们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力和主力军。吕老现在共培养了硕士34人,博士11人,博士后1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了所在单位的技术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