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家 > 正文
编号:11187206
仁心仁术赵永刚
     □王德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王宏钧 朝阳区左家庄医院

    针灸医生赵永刚,精益求精专骨伤;手到病除有绝招,胸中常存热心肠。

    这是几位患者闲谈中你一句我一句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赵永刚大夫凑成的顺口溜。这几句顺口溜,既是患者对赵大夫医德医术的肯定和赞扬,也是赵大夫行医经历的生动写照。

    赵永刚少年时期师从当地民间老中医习医,1978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工作,1996年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当时叫门诊部)。由于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很快便成为科里一把好手。他并不满足于师承传统经验,在师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努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来。在他的患者中,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数不胜数。

    复转军人、河南省舞阳县张某,是赵大夫众多患者中的一员。2000年春节刚过,突然右臂隐隐作痛。开始他不在意,没想到疼痛越来越厉害,以至于痛得晚上睡不着觉,这才开始求医。但却无药可医。到了后来,痛得他睡不着觉。无奈之下,踏上了外出求医之路。先后去过郑州、西安、上海等地大医院,历时2个多月,但医生都束手无策!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通过战友找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门诊部的赵永刚大夫。

    赵大夫认真询问了病情,经过仔细检查,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上肢疼痛。根据他的病情,赵大夫制定了治疗方案:外洗内服,双管齐下。外洗药活血化瘀;内服药消肿止痛。回到旅馆,老张按照赵大夫的方法,先服后洗,当晚疼痛明显减轻,两个多月来第一次能够入睡。一周后虽仍有疼痛,但基本上能正常生活了。两周后疼痛也消失了。赵大夫要他继续服药一个月以巩固疗效。他带回十几服药,用完又托战友邮寄了十几服药继续服用。一个月后,就没有任何症状了。再去医院检查,一切均为正常。他又高兴又激动,怀着感激之情,逢人便说:“赵大夫的医术真神了,困扰我近半年的顽症,他一下就治好了,真是妙手回春啊!”

    师古不泥古,在继承中求发展,是赵大夫行医的基本原则。为辽宁小患者石松山治疗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佐证。

    1998年春天,赵大夫正在诊室为患者治疗,进来一位外地男子,怀中抱着一个弱不禁风的小男孩。赵大夫连忙让他坐下。经过询问,孩子叫石松山,7岁,半年前突然出现晨僵、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查体发现孩子四肢关节肿得透亮,并有张力性渗液。行步艰难,基本不能走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这可给赵大夫出了难题。因为,这种病的一般规律是从骶髂关节、下腰关节发病。而他是四肢大关节同时受到侵犯,表现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肩肘腕关节同时肿胀、疼痛。按常规治疗是很难奏效的。

    经过反复思考,赵大夫决定在后背“华佗夹脊穴”进行针灸及拔火罐治疗,以激活免疫系统。同时配合口服药。根据舌苔、脉象,开了健脾胜湿类中药。

    一周后奇迹出现了。小松山关节肿胀消失,并可以下地行走了。其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当即要下跪表示感谢,被赵大夫当即拦住。

    为了不耽误上学,他们要回家了。行前赵大夫为他们配制了一个月用的水丸,交代服完药后要及时检查。一个月后小松山去检查,结论:基本痊愈。至今每年复查1次,均未发现复发。2006年春节后他又来看望赵大夫,当年的小松山,变成了1.8米的小伙子,赵大夫几乎认不出来了。

    在赵大夫心中,无论贫贱富贵,到他这里来的患者都是他的服务对象,他都会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诊断治疗。患病是令人痛苦的,但在他的诊室里却总能听到欢声笑语;他对病情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人生哲理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引起患者开怀大笑。

    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到大陆来投资的台湾同胞中,有一个陈姓老板。其母70多岁,患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多年来到处求医,不知花了多少钱,也不知耗费了家人多少心血,却一直不见起色。

    他们于1990年8月通过朋友介绍,前来求治。赵大夫通过分析诊断,决定用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类中药。另外用针灸、推拿治疗。老太太除了按时服药外,隔天来治疗一次。为了治好老太太的病,赵大夫经常亲自为她推拿按摩,一次治疗下来累得通身汗流。在赵大夫的精心呵护下,一个星期就收到了明显效果。一个月后老太太可以去掉轮椅,自己走路了。继续治疗两个月后,腰、腿疼痛也基本消失了。陈老板及家人皆大欢喜,说:“这下好了,赵大夫既治好了老太太的身病,也除掉了我们的心病。今后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全家合计着要给赵大夫送点礼表示一下。但从朋友处了解到赵大夫的为人,经过一番苦思,决定改送礼为送匾。于是1990年底他们从台湾专程送来一块直径22厘米上刻“仁心仁术”四个大字的纯银精制圆匾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