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又最恨的医改报道
2005年过去了,要问我这一年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那肯定是“整天围着‘医改’转”,转了一年,感觉自己也算是对医改小有研究了(嘻嘻,有些自夸的成分)。不过,对于这一年的医改报道,小记可是“又爱又恨”啊。
说实在的,2005年最吸引眼球的确实是医改,包括平价医院、医改政策和天价医疗费,这些对从事医药专业媒体的记者来说,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这样说也许会被读者骂,毕竟有些事件中老百姓备受“伤害”啊),有新闻就有稿写,这是一喜。要知道,记者最怕无米下锅了。
现在回想起来,几个大策划的出炉也就是三两天的事,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起了大作用。记得做“N问医改”那回,某天看到新闻报道,第二天主编就召集相关编辑和记者碰头,确定主题。研究机构说“医改不成功”,我们作为专业媒体,就要从不同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结论,分析20多年的医改。大家看了新闻之后都在思考,七嘴八舌下来,策划的定位和名称就有了我们对医改的疑问与思考,那就是“N问医改”,至于几个问题,“如果市场化不是医改的方向,什么才是方向?是政策缺位还是指导缺位?投资医疗的热点会不会转变?”等等,更是编辑记者的思考产物。思路有了,对采访对象的确定更是集中全报社的资源。那时候,医院线的采编资源并不是很多,大家你报几个、我报几个,哪些很有把握能采访到,哪几个有点悬,就这么一一列出,如果采访不到,后备人选、方案是什么,策划会内容很多,但效率很高,半个多小时搞定。一声散会,大家调头就走,回座位赶紧打电话找人。经过两三天的紧张工作,一篇篇稿件顺利诞生,交稿时,大家也要讨论一下,“胡教授的看法很独到,有些是我当初采访时没想到的,看来对政策制定的前后过程还要仔细了解。”这是我采访后的感触。“叶教授在接受完采访后拉着我的手说,‘小汪,今天聊得很开心。’我的理解就是,他想说的话借这个机会都说了,我听得也很过瘾。”这是汪言安采访回来说起的。虽然时间紧迫,但总的来说很顺利,现在分析原因,一是趁热打铁,趁着大家都最关注这一问题之时采访,他们都愿意说,二就是记者的问题问到他们心里了,正是他们想表达的东西,所以都畅所欲言。当一篇篇稿件上版,一个个版面成形后,记者和编辑都颇有成就感,几天的辛苦总算有了收获,这是二喜。
当然,在这二喜生成的同时,我们几个记者编辑那个累啊。半夜三更还在写稿是常事,半夜一两点时写得累了,忍不住抱怨,“好端端的发表什么报告,搞得大家没觉好睡,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这算是一恨吧。
“N问医改”出版后,刚好赶上我去广东东莞参加一个医院院长论坛,带了30多份报纸在会上分发。报纸内容好不好,看看开完会后有多少人拿走报纸就知道了。散会后,我和另一个记者一看,所有报纸都被院长们带走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院长还专门留下地址让我们给他寄报纸,我们心里那个美哟。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去北京参加另一个院长论坛,在酒店吃晚餐时,碰到好些医院院长,我介绍自己是《医药经济报》的,再加一句“您有没有看过我们报纸?”有好几个院长都说:“你们那个医改专题做得不错,请了好几位专家,胡善联、叶煜荣,缪晓辉,有不同的观点,很好!”看来,他们都很认真地读了那期报纸。于是,我一边与院长聊医改,一边在心里小小的得意了一番。这是三喜,而且,这种被行业人士认可的成就感,可算是最大的喜悦吧。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对于医改报道,我还是爱得多,恨得少吧,怎么能说是又爱又恨呢?原本是这样的,可是,报道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现在这《智慧公社》的编辑又要让我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写篇感想。天天在我后面催稿,天啊,记者最怕被催稿了,唉,推都推不掉,非得写,心里这个恨呐!于是,就变成了“又爱又恨的医改报道”了。还好,写完了,也该下班了,总算能过个安稳的周末了。以上只是小小牢骚而已,说心里话,还真希望今年能再有这样的大“馅饼”掉下来呢
医药经济报2006年 智慧公社总第五期(2006.3)(张涛)
说实在的,2005年最吸引眼球的确实是医改,包括平价医院、医改政策和天价医疗费,这些对从事医药专业媒体的记者来说,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这样说也许会被读者骂,毕竟有些事件中老百姓备受“伤害”啊),有新闻就有稿写,这是一喜。要知道,记者最怕无米下锅了。
现在回想起来,几个大策划的出炉也就是三两天的事,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起了大作用。记得做“N问医改”那回,某天看到新闻报道,第二天主编就召集相关编辑和记者碰头,确定主题。研究机构说“医改不成功”,我们作为专业媒体,就要从不同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结论,分析20多年的医改。大家看了新闻之后都在思考,七嘴八舌下来,策划的定位和名称就有了我们对医改的疑问与思考,那就是“N问医改”,至于几个问题,“如果市场化不是医改的方向,什么才是方向?是政策缺位还是指导缺位?投资医疗的热点会不会转变?”等等,更是编辑记者的思考产物。思路有了,对采访对象的确定更是集中全报社的资源。那时候,医院线的采编资源并不是很多,大家你报几个、我报几个,哪些很有把握能采访到,哪几个有点悬,就这么一一列出,如果采访不到,后备人选、方案是什么,策划会内容很多,但效率很高,半个多小时搞定。一声散会,大家调头就走,回座位赶紧打电话找人。经过两三天的紧张工作,一篇篇稿件顺利诞生,交稿时,大家也要讨论一下,“胡教授的看法很独到,有些是我当初采访时没想到的,看来对政策制定的前后过程还要仔细了解。”这是我采访后的感触。“叶教授在接受完采访后拉着我的手说,‘小汪,今天聊得很开心。’我的理解就是,他想说的话借这个机会都说了,我听得也很过瘾。”这是汪言安采访回来说起的。虽然时间紧迫,但总的来说很顺利,现在分析原因,一是趁热打铁,趁着大家都最关注这一问题之时采访,他们都愿意说,二就是记者的问题问到他们心里了,正是他们想表达的东西,所以都畅所欲言。当一篇篇稿件上版,一个个版面成形后,记者和编辑都颇有成就感,几天的辛苦总算有了收获,这是二喜。
当然,在这二喜生成的同时,我们几个记者编辑那个累啊。半夜三更还在写稿是常事,半夜一两点时写得累了,忍不住抱怨,“好端端的发表什么报告,搞得大家没觉好睡,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这算是一恨吧。
“N问医改”出版后,刚好赶上我去广东东莞参加一个医院院长论坛,带了30多份报纸在会上分发。报纸内容好不好,看看开完会后有多少人拿走报纸就知道了。散会后,我和另一个记者一看,所有报纸都被院长们带走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院长还专门留下地址让我们给他寄报纸,我们心里那个美哟。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去北京参加另一个院长论坛,在酒店吃晚餐时,碰到好些医院院长,我介绍自己是《医药经济报》的,再加一句“您有没有看过我们报纸?”有好几个院长都说:“你们那个医改专题做得不错,请了好几位专家,胡善联、叶煜荣,缪晓辉,有不同的观点,很好!”看来,他们都很认真地读了那期报纸。于是,我一边与院长聊医改,一边在心里小小的得意了一番。这是三喜,而且,这种被行业人士认可的成就感,可算是最大的喜悦吧。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对于医改报道,我还是爱得多,恨得少吧,怎么能说是又爱又恨呢?原本是这样的,可是,报道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现在这《智慧公社》的编辑又要让我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写篇感想。天天在我后面催稿,天啊,记者最怕被催稿了,唉,推都推不掉,非得写,心里这个恨呐!于是,就变成了“又爱又恨的医改报道”了。还好,写完了,也该下班了,总算能过个安稳的周末了。以上只是小小牢骚而已,说心里话,还真希望今年能再有这样的大“馅饼”掉下来呢
医药经济报2006年 智慧公社总第五期(2006.3)(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