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中医药的几点看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中医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中医药为健康保障。据科技部信息中心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4亿7000万人民的医疗保健用药主要是中医药。据统计,当时全国有中医药人员29万,而西医药人员不足9万。而2004年统计,全国有西医药人员350多万,而中医药人员依然是29万。五十多年中医药人员没有增加,而且现在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远比不上以往。以往我国能派出一些名老中医为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的元首医治疾病,不少人还获得了元首勋章和荣誉国民等称誉,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而现在我国恐怕很难再派出具有这样功底的老中医了。
我的家乡在湖南澧县盐井乡,1958年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五六十人,其中西医药人员不足十人,其余全部是中医药人员。公社以下各个大队都设有卫生所,人员5~7人,全部是中医药人员。有中药房和专门从事中药饮片加工和配药的老药工。群众看病一般先看中医,三剂药就一元多钱。而今公社已改为乡,乡卫生院不足十人,其中中医生就1人,其余全部是西医药人员。中西药房共处一室,中医主要开中成药,中药柜成了一个摆设。那些祖上连续三四代都是老中医的后代,几乎没有人接中医中药师的班,从医者基本上也都在西医药行业,因为其待遇远远高出中医药人员。乡以下无医疗机构,群众有病很难在乡卫生院治好,一般都到县人民医院去治疗,其经济和心理负担都很大。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讲还是好的,在一些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有的连乡卫生院都没有,有的乡卫生院也就是1~4人,而且完全没有中医,都是一些学西医的中专生在“当家”。
中医药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使用的基础,以往一般得病首先是看中医吃中药,在服用中药不好时才改看西医,而今由于在城乡都是西医药主政,人民群众有病只能是使用西药,由此产生抗药性和不良反应屡屡发生,甚至造成聋哑等终身残疾,这些现象全国很普遍。比如青霉素,建国初期一次用量是5~20万单位,而今要80~120万单位,如此大剂量的使用,肯定会对身体和下一代产生不良后果。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西药迅速发展,而传统的中医中药却逐渐萎缩了。现在数百里内也找不出一个名老中医。此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就会消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常比喻“中医是枪,中药是子弹。”只有枪和子弹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医中药才能发挥作用。中医人员的减少以及县以下医疗单位中医机构和人员的严重不足,使我国农村以传统中医药治病的基础大为削弱。中药的质量低下,农民不愿种药、不适时采摘药材以及中药供应品种的减少和紧缺,造成中医利用中药治病的效果大大降低。
我从1958年开始从事中医中药工作,至今已是48年,从我的亲身经历和实际感受,我认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西药比,中医中药仍然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
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本,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中药讲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寒热温平,中医是以中药的偏性来调整人身体得病的偏性,使人体从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比西医依靠仪器检查、直观的用药、治标不治本要高明得多。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少流派,并且各有独特之处,名医辈出,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要坚持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发展。
二、使用中医药治病要比采用西医西药治病便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推广和落实全民健康保健制度
全国各地都产有不少中草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比如感冒初起,用生姜、葱白、红糖煎水服后盖上被子蒙头睡,出一身汗就可以治好。中医治感冒就分风寒和风热两大类,然后进行辨证施治下处方,不同于西医讲病毒变化而选用不同的抗病菌、抗病毒的药品,中医一般三剂中药就可以把感冒治好,在农村也就几元钱,而西医又打针、又输液、又吃药,输液中加入头孢类等抗生素和维生素C或Bl等,一瓶就是40~50元,按一天3瓶、3天一疗程算,要花400~450元,而且输液又麻烦、费时费工,还有交叉感染等问题,不小心还可能染上其他疾病,小病变成大病,甚至是致命的病。因此,从整体上来讲,使用中药比西药要安全。
三、中医中药能治疗一些采用西医西药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
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发展前景。另外,现在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老年人保健就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利用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有时间看中医,有时间煎药,重视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发展壮大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使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为国际广泛认可,这才是促进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正确做法。
四、中医中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保护环境和人们重新回归自然的潮流是一致的
中医重视人的整体观念和各个器官的协调,讲究人体阴阳平衡。中药来自大自然,凡是具有特殊疗效的好药基本上都出自一些风景优美的大山区或自然资源保护区。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挖讲究“适时”和“地道”,中药的饮片加工和炮制讲究传统与规范,这些都是经过几千年发展才形成的。用中医药治病能保证人体的完整性,而不同于西医西药,动不动就是开刀切除病变部位。现在一些西医院只重视用先进的器械检查,一些病人入院数天一片药也没有服用,检查费就花去几千元,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就动员病人开刀切除,不少病人经过开刀切除病变部位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终生要人伺候的废人。当前一些西医师诊断手段很简单,以往的“症状鉴别诊断学”被抛在一边,不动脑筋去思考病人病变部位的产生、现状和可能的发展和预后状况,完全依靠血液检查、大小便检查、X线检查、CT和核磁共振等仪器检查来确定,然后就是“开刀”,而不是想办法尽量保持器官的原始性,不少医生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开刀匠。国际上西药近二十年来也没有研发出一个新的具有特殊疗效的抗生素药品,不少发达国家已把新药的研究转为研究植物药和中药。美国花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找出一个能抗结核菌的新药,而结核病在全世界又开始流行。据卫生部发布的新闻,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名列各种疾病之首。如果我们把财力、物力用在利用传统中药的开发和研究上,说不定会有新的创造,因为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有不少服用中草药能治好肺结核的经验方,而化学药品的研发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水平是很低的,而且研发费用很高、周期长,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应当是我国医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五、发展中医药,壮大中医药产业的规模,可以促进农村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收入
中药有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等类别,其中,中药材种植直接关系到农民。据统计,我国中药材每年采收量约50万吨左右,原产值约200亿元,而中药材61%~63%出产在西部落后省区,发展中药材生产对于改变西部农村的落后状况,增加经济收入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在国务院决定免除农业税后,农民靠种粮增收已到极限,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中医药事业发展了,县以下乡一级卫生院同解放初期一样,普遍使用中药治病,那么,中药材的需要量就要增加一倍以上,这样农民就可以增加200亿以上的收入。这对稳定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作用。中成药按2002年的统计,产值为870亿元,利润率为10.56%,远远高于化学药品5.6%的水平。因此,从经济效益增长上来看,发展中成药比发展化学药生产要好得多。中药保健品年产值约300亿元。整个中药产业的产值约1500亿元左右,中药行业如果受到重视,而且采取的措施得力,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果发展利用中医药治牲畜疾病,研发生物农药和肥料、饲料添加剂等不断扩展中药的使用范围,中药的产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化学药品生产投入大,且易污染环境,其产品不仅价格高,且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全部采用化学药治病将会大大增加国家和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而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村还有2300万人没有脱贫,从我国的国情和长期发展考虑,我们应当重点发展中医药,让国际上与我国的中医药接轨,以造福于全人类。(骆诗文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助理巡视员)
我的家乡在湖南澧县盐井乡,1958年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五六十人,其中西医药人员不足十人,其余全部是中医药人员。公社以下各个大队都设有卫生所,人员5~7人,全部是中医药人员。有中药房和专门从事中药饮片加工和配药的老药工。群众看病一般先看中医,三剂药就一元多钱。而今公社已改为乡,乡卫生院不足十人,其中中医生就1人,其余全部是西医药人员。中西药房共处一室,中医主要开中成药,中药柜成了一个摆设。那些祖上连续三四代都是老中医的后代,几乎没有人接中医中药师的班,从医者基本上也都在西医药行业,因为其待遇远远高出中医药人员。乡以下无医疗机构,群众有病很难在乡卫生院治好,一般都到县人民医院去治疗,其经济和心理负担都很大。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讲还是好的,在一些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有的连乡卫生院都没有,有的乡卫生院也就是1~4人,而且完全没有中医,都是一些学西医的中专生在“当家”。
中医药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使用的基础,以往一般得病首先是看中医吃中药,在服用中药不好时才改看西医,而今由于在城乡都是西医药主政,人民群众有病只能是使用西药,由此产生抗药性和不良反应屡屡发生,甚至造成聋哑等终身残疾,这些现象全国很普遍。比如青霉素,建国初期一次用量是5~20万单位,而今要80~120万单位,如此大剂量的使用,肯定会对身体和下一代产生不良后果。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西药迅速发展,而传统的中医中药却逐渐萎缩了。现在数百里内也找不出一个名老中医。此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就会消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常比喻“中医是枪,中药是子弹。”只有枪和子弹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医中药才能发挥作用。中医人员的减少以及县以下医疗单位中医机构和人员的严重不足,使我国农村以传统中医药治病的基础大为削弱。中药的质量低下,农民不愿种药、不适时采摘药材以及中药供应品种的减少和紧缺,造成中医利用中药治病的效果大大降低。
我从1958年开始从事中医中药工作,至今已是48年,从我的亲身经历和实际感受,我认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西药比,中医中药仍然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
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本,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中药讲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寒热温平,中医是以中药的偏性来调整人身体得病的偏性,使人体从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比西医依靠仪器检查、直观的用药、治标不治本要高明得多。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少流派,并且各有独特之处,名医辈出,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要坚持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发展。
二、使用中医药治病要比采用西医西药治病便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推广和落实全民健康保健制度
全国各地都产有不少中草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比如感冒初起,用生姜、葱白、红糖煎水服后盖上被子蒙头睡,出一身汗就可以治好。中医治感冒就分风寒和风热两大类,然后进行辨证施治下处方,不同于西医讲病毒变化而选用不同的抗病菌、抗病毒的药品,中医一般三剂中药就可以把感冒治好,在农村也就几元钱,而西医又打针、又输液、又吃药,输液中加入头孢类等抗生素和维生素C或Bl等,一瓶就是40~50元,按一天3瓶、3天一疗程算,要花400~450元,而且输液又麻烦、费时费工,还有交叉感染等问题,不小心还可能染上其他疾病,小病变成大病,甚至是致命的病。因此,从整体上来讲,使用中药比西药要安全。
三、中医中药能治疗一些采用西医西药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
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发展前景。另外,现在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老年人保健就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利用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有时间看中医,有时间煎药,重视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发展壮大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使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为国际广泛认可,这才是促进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正确做法。
四、中医中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保护环境和人们重新回归自然的潮流是一致的
中医重视人的整体观念和各个器官的协调,讲究人体阴阳平衡。中药来自大自然,凡是具有特殊疗效的好药基本上都出自一些风景优美的大山区或自然资源保护区。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挖讲究“适时”和“地道”,中药的饮片加工和炮制讲究传统与规范,这些都是经过几千年发展才形成的。用中医药治病能保证人体的完整性,而不同于西医西药,动不动就是开刀切除病变部位。现在一些西医院只重视用先进的器械检查,一些病人入院数天一片药也没有服用,检查费就花去几千元,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就动员病人开刀切除,不少病人经过开刀切除病变部位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终生要人伺候的废人。当前一些西医师诊断手段很简单,以往的“症状鉴别诊断学”被抛在一边,不动脑筋去思考病人病变部位的产生、现状和可能的发展和预后状况,完全依靠血液检查、大小便检查、X线检查、CT和核磁共振等仪器检查来确定,然后就是“开刀”,而不是想办法尽量保持器官的原始性,不少医生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开刀匠。国际上西药近二十年来也没有研发出一个新的具有特殊疗效的抗生素药品,不少发达国家已把新药的研究转为研究植物药和中药。美国花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找出一个能抗结核菌的新药,而结核病在全世界又开始流行。据卫生部发布的新闻,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名列各种疾病之首。如果我们把财力、物力用在利用传统中药的开发和研究上,说不定会有新的创造,因为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有不少服用中草药能治好肺结核的经验方,而化学药品的研发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水平是很低的,而且研发费用很高、周期长,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应当是我国医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五、发展中医药,壮大中医药产业的规模,可以促进农村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收入
中药有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等类别,其中,中药材种植直接关系到农民。据统计,我国中药材每年采收量约50万吨左右,原产值约200亿元,而中药材61%~63%出产在西部落后省区,发展中药材生产对于改变西部农村的落后状况,增加经济收入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在国务院决定免除农业税后,农民靠种粮增收已到极限,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中医药事业发展了,县以下乡一级卫生院同解放初期一样,普遍使用中药治病,那么,中药材的需要量就要增加一倍以上,这样农民就可以增加200亿以上的收入。这对稳定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作用。中成药按2002年的统计,产值为870亿元,利润率为10.56%,远远高于化学药品5.6%的水平。因此,从经济效益增长上来看,发展中成药比发展化学药生产要好得多。中药保健品年产值约300亿元。整个中药产业的产值约1500亿元左右,中药行业如果受到重视,而且采取的措施得力,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果发展利用中医药治牲畜疾病,研发生物农药和肥料、饲料添加剂等不断扩展中药的使用范围,中药的产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化学药品生产投入大,且易污染环境,其产品不仅价格高,且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全部采用化学药治病将会大大增加国家和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而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村还有2300万人没有脱贫,从我国的国情和长期发展考虑,我们应当重点发展中医药,让国际上与我国的中医药接轨,以造福于全人类。(骆诗文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助理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