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其实“廉价药品消失”已经是很老的话题了。每一次的药品降价政策的出台,总有一些廉价老药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不过是由于有些老药被一些经过剂型、配方甚至包装改良过的“新药”替代,以致需求矛盾被掩盖了。近日上海一个白血病小患者因为买不到关键的治疗药品而引起了传媒的再度关注,加上有传闻国家将对药品进行第20次降价,于是,“廉价药品会不会更多地消失”又成了热门话题。
【人生之旅】关于“廉价药品消失”这个问题很简单,企业没有一个愿意亏本的。尤其是一些管理者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在乎短期效益。但如果政府给予补贴,他们还是愿意做的。问题是,假如廉价药毛利太少的话,又很难进医院。上海信谊药业有一个品种就是这样,患者需要,政府要求他们生产,但是由于毛利少,医院还是不进货。如果单靠做零售,这又是处方药,他们也很苦恼。
所以,原因不单在药厂,医院也有责任。
【Jenny】没钱赚的药品,厂家不愿生产,商业就没有货源了。
【光辉岁月】药品退市,都是因为没有利润,光靠企业做慈善事业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国内企业还很弱小,当然国外大医药公司会有,比如默克开发过一种针对亚马逊河流域的河盲症的药物,是免费提供的)。不过,即使在国外,药品的利润低,都会引起药品的退市。
【艳阳天】廉价急救药利润太低,商业不愿意经营的情况也有吧。
【Jenny】其实商业公司愿意与医院签合同供应这类药品,但要保证有一定的订货量和稳定的政策。因为商业公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但是如果能保证一定的数量,商业还是愿意经营的。
【人生之旅】主要是我们的医疗体制所造成的。如果不是以药养医的话,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Jenny】现在的订货渠道多,医院对合同的执行不严格,今天说要,明天说不要,商业的损失无法自控,我觉得应该学习特储药品的管理办法,国家统一采购,统一管理。
【光辉岁月】国外的“孤儿药”法案给我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就是给发病率低的药物有足够的市场保护。不过,这个在国内可能很难实行,毕竟国内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内的医疗保障政策是低水平、广覆盖。所以,很多治疗低发病率的药物,很难有足够的利润回报,退市也正常,毕竟政府埋不起单。
【艳阳天】为什么很多的急救药最后就变成了廉价药呢?
【人生之旅】其一,凡是要商业储备的急救药,基本是老药了。比如杜冷丁等,商业有利润,但企业利少,而且属于控制药品,所以价格提高也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因为医院的总用量基本就这么多。其二,这类药品的货款回笼时间短,最多30~45天,所以商业兴趣也一般。其三,这类药很多都是定点企业生产,有些企业想做也不行,有高度的垄断性。
最关键的是,在医院所开的处方是有人/次的限量(比如安眠药)和属“黄色处方”的药(如麻精药),所以用量不会出现人为的猛增,因此企业不愿生产也属正常。
【Jenny】对于急救药的供应,国家应指定特储的供应商,由指定的商业公司负责购、储、销,当然损失也是该商业承担,但至少供货渠道较固定,质量可以保障,容易管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27期
【人生之旅】关于“廉价药品消失”这个问题很简单,企业没有一个愿意亏本的。尤其是一些管理者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在乎短期效益。但如果政府给予补贴,他们还是愿意做的。问题是,假如廉价药毛利太少的话,又很难进医院。上海信谊药业有一个品种就是这样,患者需要,政府要求他们生产,但是由于毛利少,医院还是不进货。如果单靠做零售,这又是处方药,他们也很苦恼。
所以,原因不单在药厂,医院也有责任。
【Jenny】没钱赚的药品,厂家不愿生产,商业就没有货源了。
【光辉岁月】药品退市,都是因为没有利润,光靠企业做慈善事业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国内企业还很弱小,当然国外大医药公司会有,比如默克开发过一种针对亚马逊河流域的河盲症的药物,是免费提供的)。不过,即使在国外,药品的利润低,都会引起药品的退市。
【艳阳天】廉价急救药利润太低,商业不愿意经营的情况也有吧。
【Jenny】其实商业公司愿意与医院签合同供应这类药品,但要保证有一定的订货量和稳定的政策。因为商业公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但是如果能保证一定的数量,商业还是愿意经营的。
【人生之旅】主要是我们的医疗体制所造成的。如果不是以药养医的话,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Jenny】现在的订货渠道多,医院对合同的执行不严格,今天说要,明天说不要,商业的损失无法自控,我觉得应该学习特储药品的管理办法,国家统一采购,统一管理。
【光辉岁月】国外的“孤儿药”法案给我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就是给发病率低的药物有足够的市场保护。不过,这个在国内可能很难实行,毕竟国内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内的医疗保障政策是低水平、广覆盖。所以,很多治疗低发病率的药物,很难有足够的利润回报,退市也正常,毕竟政府埋不起单。
【艳阳天】为什么很多的急救药最后就变成了廉价药呢?
【人生之旅】其一,凡是要商业储备的急救药,基本是老药了。比如杜冷丁等,商业有利润,但企业利少,而且属于控制药品,所以价格提高也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因为医院的总用量基本就这么多。其二,这类药品的货款回笼时间短,最多30~45天,所以商业兴趣也一般。其三,这类药很多都是定点企业生产,有些企业想做也不行,有高度的垄断性。
最关键的是,在医院所开的处方是有人/次的限量(比如安眠药)和属“黄色处方”的药(如麻精药),所以用量不会出现人为的猛增,因此企业不愿生产也属正常。
【Jenny】对于急救药的供应,国家应指定特储的供应商,由指定的商业公司负责购、储、销,当然损失也是该商业承担,但至少供货渠道较固定,质量可以保障,容易管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