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发展——腾飞中的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建于1960年,是全国四大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之一,在党的政策指引和几代龙华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鲜明,临床科室齐全,重点学科、专科专病众多,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先进,医、教、研成绩显著的全国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上世纪80年代初就跻身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列,先后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省市级示范中医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连续14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目前医院占地53亩,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开放床位946张,设备总值达1.82亿元,年门诊量128万人次,床位使用率108.05%,年出院病人逾15000人次,中医药使用率86.45%。
中医特色是立院之本
龙华医院建院之初就汇聚了黄文东、顾伯华、石筱山、陆瘦燕等中医名家,40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中医为主体的办院方向”,贯彻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主战略,重视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和著名专家的学术专长,形成了以中医外科、中医肿瘤两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为龙头,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为主干的学科群。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3个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所以及9个中医特色专科及众多的中医优势病种。
依靠浓郁的中医特色,在三级甲等医院密集的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医院的门诊量稳步增长,2005年达到128万人次,很多是来自外区县和外省市的患者,中药饮片平均日销售量达8吨以上,最多时一天达到10.5吨,中医特色是龙华医院的立院之本。
医院现有中医肿瘤、中医胆石病等9个特色专科。2001年7月起,龙华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以名老中医工作室带动专科发展。各专科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总结、科研验证、反复实践,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疗水平,建立一整套以专科或专病为主的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如肿瘤科在刘嘉湘教授指导下,研制金复康、正得康口服液等中药新药治疗呼吸道肿瘤;胆石病专科在朱培庭教授指导下,研制胆宁片、胆石净、养肝利胆颗粒剂等中药新药治疗胆结石;肾病专科在陈以平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等病种的诊疗体系及疗效评价体系;痔瘘专科在陆金根教授的带领下开展的“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纳入全国百项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唐汉钧教授主持的“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马贵同教授主持的“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陈湘君教授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5个项目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色诊疗项目;顾仁樾教授负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等7个项目进入卫生局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同时各专科还采用多种外治方法,显示了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所有专科年出院病人均在300人次以上(其中肿瘤专科出院病人达1300余人次),门诊病人12万人次。
重点学科尽显优势
中医外科
由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伯华和中西医结合学家徐长生创立,先后被确立为上海市第一批重点学科,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重新审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全国惟一的中医外科学重点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外科重点专科,被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为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中医外科主要从事中医外科疮疡、乳腺病、胆道感染、胆石病、肛肠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对中医外科理论进行了独创性的学术创新,并经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疗效突出。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科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国家级、市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成功开发国家级中药新药胆宁片,新药“复方仙蓉颗粒”、“养肝利胆颗粒”和“复黄片”已分别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批文。
该学科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外科博士点,自建立以来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中医外科人才。多次承办中医外科领域全国性学术会议、网络学术会议,成为全国中医外科最新进展交流的中心。学科骨干先后4次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中医外科学》教材,并多次参加国际医药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中医外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学科带头人荣获“上海市教育领军人才”的光荣称号,骨干先后进入“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学科带头人陆金根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等;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在全面继承“顾氏外科”精髓的基础上,首创以
“腐脱新生”理论为指导,运用“蚀管”原理,“以线代刀”,开展“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法”、“主管拖线法”、“线管引流法”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微创”诊疗技术,开创了中医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新模式。并且在国内最早提出的“瘿痈”(甲状腺脓肿)和“肛疽”(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名,已被《中医外科学》教材所收录,其首创的“痔外静脉丛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成为国家级技术标准。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部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所主持的新药“复黄片”已列入新药研发计划,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编包括我国第一部肛肠病专业教材《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在内的学术专著4部。
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8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6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人及继承人3名,上海市名中医5人,被遴选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跟踪培养2名,上海市启明星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及紧缺人才1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3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带头人3名,后备业务专家3名,建立了4个名中医工作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科人才梯队。
中医肿瘤科
1996年成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胃癌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中医内科重点学科主干科室。2002年成立上海市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2003年12月进入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
中医肿瘤科创建40多年来,临床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10月新成立以肿瘤为主的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学科病房总床位数扩增至180张,其规模在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居首位。其中市外及海外病人占就医人次的30%以上。学科还帮助其他省市建立中医肿瘤专科,如云南省中医医院(已成为省中医肿瘤中心)、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学科围绕扶正法治疗肺癌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得到“六五”、“七五”、“八五” 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多项成果获得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9年、200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2005年两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和胃癌癌前病变等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资助。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制和开发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金复康口服液、辅助治疗肿瘤的正得康胶囊以及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巴布剂等3个国家级中药新药,取得了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疗效。目前与美国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一项新药,正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试验。5年来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占50%以上,主编出版专著4本。
学科带头人刘嘉湘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常务理事。首倡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和防治肿瘤放、化疗毒性反应的中医诊治体系。扶正培本治则被中西医学术界广泛接受,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治则之一。
学科还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中医肿瘤专家,如徐振晔主任医师、施志明主任医师、杨金坤主任医师等。现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3名,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名,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名,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2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3名,国际疼痛学会(IASP)会员1名。主任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4名。已培养博士32名,培养硕士51名,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1名,上海市优秀青年人才计划1名。
中医骨伤科
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在继承上海石氏伤科等骨伤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986年建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2005年10月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构建我所与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华裔科学家及国际友人合作的桥梁。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脊柱病、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病以及中医骨伤康复学等一批具有中医特色、在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
学科目前有高级职称7人,聘请名誉教授2名,兼职高级职称6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9人。
十五期间,本研究所共承担科研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重点项目1项,合作项目1项),部市级项目19项,海外合作项目4项,获科研经费650多万元,并获得上海市专项建设经费300多万元。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
学科带头人施杞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大师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辞海》中医药卷主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工作42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专著20部。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中华医学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2)等部市级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奖8项。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的观点,先后建立了“痹证病理模型”、“力学失衡性颈椎病模型”等,被国内同行广泛引用及认同。
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攀升
“九五”以来,龙华医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4项,国家“863”计划1项。“十五”以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投入的增加,医院的科研进一步发展,相关科研技术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临床评价中心和科研实验中心两个技术平台,2006年,课题“基于恶性肿瘤辨证论治的量表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获得国家“973”计划资助,医院的科研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柳涛)
中医特色是立院之本
龙华医院建院之初就汇聚了黄文东、顾伯华、石筱山、陆瘦燕等中医名家,40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中医为主体的办院方向”,贯彻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主战略,重视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和著名专家的学术专长,形成了以中医外科、中医肿瘤两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为龙头,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为主干的学科群。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3个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所以及9个中医特色专科及众多的中医优势病种。
依靠浓郁的中医特色,在三级甲等医院密集的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医院的门诊量稳步增长,2005年达到128万人次,很多是来自外区县和外省市的患者,中药饮片平均日销售量达8吨以上,最多时一天达到10.5吨,中医特色是龙华医院的立院之本。
医院现有中医肿瘤、中医胆石病等9个特色专科。2001年7月起,龙华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以名老中医工作室带动专科发展。各专科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总结、科研验证、反复实践,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疗水平,建立一整套以专科或专病为主的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如肿瘤科在刘嘉湘教授指导下,研制金复康、正得康口服液等中药新药治疗呼吸道肿瘤;胆石病专科在朱培庭教授指导下,研制胆宁片、胆石净、养肝利胆颗粒剂等中药新药治疗胆结石;肾病专科在陈以平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等病种的诊疗体系及疗效评价体系;痔瘘专科在陆金根教授的带领下开展的“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纳入全国百项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唐汉钧教授主持的“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马贵同教授主持的“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陈湘君教授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5个项目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色诊疗项目;顾仁樾教授负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等7个项目进入卫生局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同时各专科还采用多种外治方法,显示了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所有专科年出院病人均在300人次以上(其中肿瘤专科出院病人达1300余人次),门诊病人12万人次。
重点学科尽显优势
中医外科
由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伯华和中西医结合学家徐长生创立,先后被确立为上海市第一批重点学科,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重新审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全国惟一的中医外科学重点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外科重点专科,被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为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中医外科主要从事中医外科疮疡、乳腺病、胆道感染、胆石病、肛肠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对中医外科理论进行了独创性的学术创新,并经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疗效突出。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科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国家级、市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成功开发国家级中药新药胆宁片,新药“复方仙蓉颗粒”、“养肝利胆颗粒”和“复黄片”已分别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批文。
该学科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外科博士点,自建立以来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中医外科人才。多次承办中医外科领域全国性学术会议、网络学术会议,成为全国中医外科最新进展交流的中心。学科骨干先后4次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中医外科学》教材,并多次参加国际医药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中医外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学科带头人荣获“上海市教育领军人才”的光荣称号,骨干先后进入“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学科带头人陆金根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等;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在全面继承“顾氏外科”精髓的基础上,首创以
“腐脱新生”理论为指导,运用“蚀管”原理,“以线代刀”,开展“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法”、“主管拖线法”、“线管引流法”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微创”诊疗技术,开创了中医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新模式。并且在国内最早提出的“瘿痈”(甲状腺脓肿)和“肛疽”(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名,已被《中医外科学》教材所收录,其首创的“痔外静脉丛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成为国家级技术标准。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部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所主持的新药“复黄片”已列入新药研发计划,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编包括我国第一部肛肠病专业教材《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在内的学术专著4部。
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8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6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人及继承人3名,上海市名中医5人,被遴选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跟踪培养2名,上海市启明星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及紧缺人才1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3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带头人3名,后备业务专家3名,建立了4个名中医工作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科人才梯队。
中医肿瘤科
1996年成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胃癌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中医内科重点学科主干科室。2002年成立上海市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2003年12月进入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
中医肿瘤科创建40多年来,临床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10月新成立以肿瘤为主的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学科病房总床位数扩增至180张,其规模在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居首位。其中市外及海外病人占就医人次的30%以上。学科还帮助其他省市建立中医肿瘤专科,如云南省中医医院(已成为省中医肿瘤中心)、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学科围绕扶正法治疗肺癌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得到“六五”、“七五”、“八五” 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多项成果获得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9年、200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2005年两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和胃癌癌前病变等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资助。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制和开发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金复康口服液、辅助治疗肿瘤的正得康胶囊以及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巴布剂等3个国家级中药新药,取得了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疗效。目前与美国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一项新药,正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试验。5年来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占50%以上,主编出版专著4本。
学科带头人刘嘉湘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常务理事。首倡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和防治肿瘤放、化疗毒性反应的中医诊治体系。扶正培本治则被中西医学术界广泛接受,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治则之一。
学科还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中医肿瘤专家,如徐振晔主任医师、施志明主任医师、杨金坤主任医师等。现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3名,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名,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名,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2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3名,国际疼痛学会(IASP)会员1名。主任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4名。已培养博士32名,培养硕士51名,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1名,上海市优秀青年人才计划1名。
中医骨伤科
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在继承上海石氏伤科等骨伤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986年建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2005年10月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构建我所与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华裔科学家及国际友人合作的桥梁。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脊柱病、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病以及中医骨伤康复学等一批具有中医特色、在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
学科目前有高级职称7人,聘请名誉教授2名,兼职高级职称6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9人。
十五期间,本研究所共承担科研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重点项目1项,合作项目1项),部市级项目19项,海外合作项目4项,获科研经费650多万元,并获得上海市专项建设经费300多万元。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
学科带头人施杞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大师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辞海》中医药卷主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工作42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专著20部。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中华医学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2)等部市级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奖8项。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的观点,先后建立了“痹证病理模型”、“力学失衡性颈椎病模型”等,被国内同行广泛引用及认同。
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攀升
“九五”以来,龙华医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4项,国家“863”计划1项。“十五”以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投入的增加,医院的科研进一步发展,相关科研技术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临床评价中心和科研实验中心两个技术平台,2006年,课题“基于恶性肿瘤辨证论治的量表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获得国家“973”计划资助,医院的科研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