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大盘点:揭开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神秘面纱
从英国的爱德华·琴纳用接种牛痘的办法成功地预防天花(1796)至今,人类使用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人们在疫苗研究领域不断取得进展,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依然繁复。下面选择疫苗领域的几个主要进展简要介绍。
人用禽流感病毒疫苗
虽然至今已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主要是H5N1型)的病例数不足300例,但全世界的有关专业人员都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因为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控制禽流感的蔓延,研制和使用适用于人类的禽流感疫苗是迫在眉睫的事。研究证实现有的(H5N1)病毒疫苗未引起严重副作用,大多数接受疫苗接种者产生了与保护性相关的中和抗体水平。因此,这种亚毒粒H5流感病毒疫苗对于在人类中预防甲型流感(H5N1)病毒性疾病可能有效。我国的人用禽流感疫苗也已经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疫苗的120名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它的开发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阻碍,如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免疫反应弱;免疫反应受循环中母体来源抗体的抑制等。虽然目前尚无上市的疫苗用于RSV感染的预防,但在开发和评价候选疫苗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近一时期,已有人对RSV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候选疫苗提出了目标和策略方面的意见。
母体免疫接种是第一种可能的选择,因为大部分因RSV疾病住院的婴儿年龄都在5个月龄以下,所以对母亲进行免疫有可能防止婴儿早期出现重度下呼吸道感染。足月新生儿出生时RSV中和抗体的水平与母体水平大致相同。用减毒活疫苗行初免也是可能的选择,其潜在益处包括产生局部和全身性的免疫力,可使用多次,以及可在母体抗体存在情况下感染。不过,此类疫苗还要过几年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临床。
轮状病毒疫苗
2006年1月,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传来了喜讯:由两家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研究公司研究开发的轮状病毒疫苗经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都是安全、有效的。两项参加人数均超过6万人的临床研究充分证明接种疫苗与原先怀疑的副作用肠套叠的发生无关。
艾滋病疫苗
研究中的艾滋病疫苗多达12种。其中灭活全病毒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因诱发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差或恢复毒力等原因,目前研究的热情不高。合成肽疫苗在志愿者中试验证明可刺激产生中和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但其分子中某些氨基酸的序列在不同株间各异,因此作为疫苗还有问题。
较有希望的是活载体疫苗,即将编码病毒蛋白的基因插入其他病毒,如痘苗病毒或腺病毒等,用其感染动物或人体,可产生对基因产物的免疫反应。这种疫苗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而不存在原病毒引起病理损害的问题。
艾滋病疫苗还有DNA疫苗、亚单位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但多未经临床研究证实保护效果。我国有关机构也已在进行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工作,其中以痘病毒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巨细胞病毒疫苗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美国是最常见的子宫内感染,并且当该病毒感染儿童和免疫受损的个体时,造成的费用负担很重。因而美国医学研究所在1999年评估疫苗研究开发的目标时,将CMV疫苗排到了最高的优先级。候选CMV疫苗中的第一种是用经典方法减毒的疫苗,这种疫苗也是唯一在人类进行有效性试验的CMV候选疫苗。此外,减毒CMV、蛋白亚单位和重组载体都已经或正在CMV阴性人中测试。其他疫苗还包括DNA疫苗和重组疫苗。
EB病毒疫苗
近年来,EB病毒感染的危害及临床上的复杂性越来越多地得到认识。该病毒感染除引起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在成人引起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病以外,还可造成慢性活动性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以及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EB病毒疫苗,从而预防该病毒引起的诸多疾病,应是当务之急。
在EB病毒疫苗的研究中有很多困难,其中包括找到作为疫苗试验对象的未发生EB病毒感染的人就相当困难。另外,病毒的抗原成分相当复杂,需要进行以多种不同抗原制备的疫苗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
HPV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它的成功研究开发和使用,在整个医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该疫苗是第一种成功的人类用于预防恶性肿瘤的疫苗。它的成功已经为人类通过疫苗预防的办法减少恶性肿瘤的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此前的其他疫苗,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也许已经使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有了下降。
人用禽流感病毒疫苗
虽然至今已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主要是H5N1型)的病例数不足300例,但全世界的有关专业人员都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因为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控制禽流感的蔓延,研制和使用适用于人类的禽流感疫苗是迫在眉睫的事。研究证实现有的(H5N1)病毒疫苗未引起严重副作用,大多数接受疫苗接种者产生了与保护性相关的中和抗体水平。因此,这种亚毒粒H5流感病毒疫苗对于在人类中预防甲型流感(H5N1)病毒性疾病可能有效。我国的人用禽流感疫苗也已经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疫苗的120名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它的开发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阻碍,如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免疫反应弱;免疫反应受循环中母体来源抗体的抑制等。虽然目前尚无上市的疫苗用于RSV感染的预防,但在开发和评价候选疫苗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近一时期,已有人对RSV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候选疫苗提出了目标和策略方面的意见。
母体免疫接种是第一种可能的选择,因为大部分因RSV疾病住院的婴儿年龄都在5个月龄以下,所以对母亲进行免疫有可能防止婴儿早期出现重度下呼吸道感染。足月新生儿出生时RSV中和抗体的水平与母体水平大致相同。用减毒活疫苗行初免也是可能的选择,其潜在益处包括产生局部和全身性的免疫力,可使用多次,以及可在母体抗体存在情况下感染。不过,此类疫苗还要过几年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临床。
轮状病毒疫苗
2006年1月,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传来了喜讯:由两家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研究公司研究开发的轮状病毒疫苗经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都是安全、有效的。两项参加人数均超过6万人的临床研究充分证明接种疫苗与原先怀疑的副作用肠套叠的发生无关。
艾滋病疫苗
研究中的艾滋病疫苗多达12种。其中灭活全病毒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因诱发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差或恢复毒力等原因,目前研究的热情不高。合成肽疫苗在志愿者中试验证明可刺激产生中和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但其分子中某些氨基酸的序列在不同株间各异,因此作为疫苗还有问题。
较有希望的是活载体疫苗,即将编码病毒蛋白的基因插入其他病毒,如痘苗病毒或腺病毒等,用其感染动物或人体,可产生对基因产物的免疫反应。这种疫苗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而不存在原病毒引起病理损害的问题。
艾滋病疫苗还有DNA疫苗、亚单位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但多未经临床研究证实保护效果。我国有关机构也已在进行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工作,其中以痘病毒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巨细胞病毒疫苗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美国是最常见的子宫内感染,并且当该病毒感染儿童和免疫受损的个体时,造成的费用负担很重。因而美国医学研究所在1999年评估疫苗研究开发的目标时,将CMV疫苗排到了最高的优先级。候选CMV疫苗中的第一种是用经典方法减毒的疫苗,这种疫苗也是唯一在人类进行有效性试验的CMV候选疫苗。此外,减毒CMV、蛋白亚单位和重组载体都已经或正在CMV阴性人中测试。其他疫苗还包括DNA疫苗和重组疫苗。
EB病毒疫苗
近年来,EB病毒感染的危害及临床上的复杂性越来越多地得到认识。该病毒感染除引起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在成人引起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病以外,还可造成慢性活动性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以及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EB病毒疫苗,从而预防该病毒引起的诸多疾病,应是当务之急。
在EB病毒疫苗的研究中有很多困难,其中包括找到作为疫苗试验对象的未发生EB病毒感染的人就相当困难。另外,病毒的抗原成分相当复杂,需要进行以多种不同抗原制备的疫苗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
HPV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它的成功研究开发和使用,在整个医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该疫苗是第一种成功的人类用于预防恶性肿瘤的疫苗。它的成功已经为人类通过疫苗预防的办法减少恶性肿瘤的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此前的其他疫苗,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也许已经使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有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