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1554943
这着儿对我有效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日 《父母必读》
     我知道了先心病的一些知识

    一年前,我顺利地生下了我的宝宝。是个男孩,体重3900克,身高52厘米。天知道,我多想要一个女孩呀!周围的人都说:“女孩长大了是爹妈的贴身小棉袄。”不过,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健康就好。没想到三天以后该办出院手续时,我爱人被大夫叫出去说:“我们在给孩子听诊时感觉小孩心脏可能有问题。”

    尽管我不愿相信,但B超报告上还是写着:房缺0.64cm,先心病。我哭得全身颤抖。我们俩都很健康,孩子怎么会有毛病呢?大夫劝说:“孩子要吃奶,你不要过分伤心。房缺不算啥病,不影响智商,也可能半岁之内自己会长好。如果不好,等1岁左右可以手术。北京阜外医院、协和医院都行。听说现在做这种手术可以下导管,不留疤痕。”在这之后的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每当我静下来时,每当我看到宝宝时,鼻子总是酸酸的。我困惑、迷惘、自责……孩子不该有这种不幸!为了我的孩子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健康,我要加倍爱他,加倍精心地呵护他。每次拿到《父母必读》杂志,我都要先翻到“专家简复”栏目,看看有没有关于“先心病”和感冒之类的解答及相关报导,然后再看其他育儿文章。

    我了解到,患先心病的孩子抵抗力差、易感冒,脸鼻易发紫,活动量小,身体瘦弱。而我的孩子呼吸声音重,每当他流鼻涕时,我就不敢怠慢,抓紧时间治疗。孩子9个月大时,北京阜外医院和我们当地的153军医院准备给他实施联合手术。

    我带孩子去检查时,专家诊断后说:“这孩子发育不错,先心病对他影响不大。瞧,9个月体重11千克。放心地回去吧,不用手术。”我们不放心,因为当时的B超为房缺0.3cm。但专家说:“有许多孩子生理性杂音到了二级或三级,但不属于病态,不碍事。”终于等到孩子长到1岁1个月时,我们又带他去市里最好的医院做了一次B超。结果是“未见异常”。我和爱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天下着小雨,我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我惟一知情的最要好的朋友说:“平时怕你伤心,不敢提孩子的病,现在孩子好了,写点东西吧,告诉给不认识的朋友,让人家分享咱们的快乐,给一些朋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能写点什么呢?我感谢编辑部的朋友,你们十分理解一个母亲的心,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给了我勇气。我最想告诉你们的是:我的宝宝现在快1岁5个月了,体重15千克,身高85厘米。(雪儿河南郑州市文化路80号河南省财经学院会计系办公室450002)

    这不是教条主义

    初识《父母必读》杂志缘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次我到图书馆去借书,看到一个女子拿着一本杂志来还,上面写着“父母必读”。我随手拿起来翻了翻,就再也没舍得放下。我问图书管理员,怎么我来借过那么多次书从来没见过这本杂志呢?管理员告诉我:这本书总是刚有人还来马上又被另一个人借走。我问她有没有去年的,她说有是有,不过也借出去了。后来,每借到一本《父母必读》杂志我都很仔细地读。不,应该说是细细地品味。那时我怀孕6个多月了。因为难借,我干脆订阅了2000年全年的杂志。我的孩子是去年3月9日出生的。刚好在那时候,《父母必读》杂志上刊登了“最耀眼的成长期”这个系列文章。让我欣喜万分。我按照上面写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养育我的宝宝,比如给他把大小便。我没有听那些过来人的话: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不用教。

    我的宝宝在月子里就会听声小便,5个月就会翻身,6个月就会坐……宝宝8个月我带他去打预防针时,有一个老婆婆问我给孩子吃了什么,长得这么结实。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捏宝宝的小胳臂。从宝宝出生到现在,他只得过一次感冒。左邻右舍都说我省心。我说我有一位好老师在帮我呢。我的产假休完要上班时,我请我妈妈也看一看《父母必读》。我妈说:“我不看。那是教条主义。”但看到宝宝有那么多本事,她再也不说我是教条主义了。现在我觉得我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了,我想再去读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想学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学。请问我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我们广西有这样的学校吗?请读者朋友帮我打听一下。(李春华广西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37101)(雪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