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荟萃
5岁娃娃也要出国读幼儿园
学生低龄出国愈演愈烈
据新闻晨报报道,“出国读书的年龄越来越小,低龄学生出国的也越来越多”,一位在中介机构负责高中留学市场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国低龄化已成普遍现象。
因为中小学生留学并不受国家鼓励,不少中介只做不说已成行业的潜规则。一位中介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中小学生出国大多是因私出境,不需要通过合法中介,不少家长宁愿选择价格便宜很多的“黑中介”。这位人士说:“这样出去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和正规中介相比大约四六开”。
5岁娃娃出国读幼儿园
“我办过的出国读书的学生里面,最小的只有5岁”,一位有过5年中介经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起办理一个5岁娃娃出国读书的经历,“她由母亲陪着前往新加坡,从当地的幼儿园读起”。尽管5岁娃娃出国只是比较极端的个例,但是年龄低一些、出去早一些已成不少家长的想法。
以前不少家长要等到子女高中毕业的时候才正式给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不过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直接出去读初中、高中。记者了解到,小学生直接出国的比例逐年增大,不少家长也并非全无考虑,“更早出国其实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
“如果决定让孩子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早点出去其实总的花费可能更加节省”,不少家长认为去国外中学读书,教育成本的投资收益反而会更大些。
劳动教育缺失让现代儿童变懒人
二年级小学生在家连扫把也没摸过,大学生不会剥鸡蛋、洗衣服——
在南宁市一所小学考察期间,记者发现,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学校课间常常安排孩子拿起拖把、抹布清洁楼道、走廊扶手。但孩子们对此似乎并不领情。“我讨厌劳动,在家爸爸妈妈才不用我干活呢。”一名二年级的男生说。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懒了。”考察团成员里一名教育学专家摇摇头,“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劳动意识教育缺失造成的。”
但家长们似乎并不这么想。“现在生活好了,不能让孩子受那么多苦。”家住柳州市的张老太太说。她的孙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在家老太太连扫把也没让他摸过,有时连饭都得喂。
北京科技大学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新生开学,别的新生都在忙上忙下整理铺盖,一名女生却在那里哭,老师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不会挂蚊帐……近年来,这样的新闻不断出现,原先被家长看作“小事一桩”的家庭劳动意识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有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种状况,与目前家长对家庭劳动意识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关系很大。
误区一:孩子劳动越帮越忙。采访中,一名家长对记者说,她的女儿要求自己洗手帕,结果弄得满地都是水,此后就再也没让孩子干家务了,还不如自己干更省心些。无意之间挫伤了孩子对劳动的兴趣。
误区二: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孩子上学了,父母们总是这样教导:“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采访中,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一名姓武的学生家长就说,“学习落下了就很难赶上,是大事,会不会做家务倒是其次了。”另一名姓蒙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孩子们的压力都很大,她的孙女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写完家长还要修改,周末要参加英语、数学班,寒暑假背古诗、古文,玩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忍心让她做家务呢?
误区三: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等的事情,结果,躲避劳动、鄙视劳动成为必然。
误区四: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条件好的家庭对劳动意识的培养很欠缺,一些家长认为,过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今,家里生活好了,当然得让孩子多享几天福。
误区五:用劳动惩罚孩子。有些家长把干家务活当作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式,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
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有某个阶段是特别愿意劳动的,但如果家长不让他们干,错过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最佳时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懒了。实际上学习累了,在家适当做些家务,可以刺激大脑,缓解压力,对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里,可以培养一种责任感,珍惜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而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最终会转移到学习上,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感。
不过,劳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整个幼年、青少年阶段,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但由于不能坚持,最终还是失败了。
孕妇用品市场火爆品牌贵族消费成负担
近两年,我国进入结婚和生育高峰期,孕婴用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记者在某市一些商场、超市走访时看到,婴幼儿用品的品牌多达几十个,大部分都是进口品牌。而婴幼儿服装鞋帽的价格大都高得离谱,一套婴儿服装很少有低于百元的,一个小小的奶瓶最低的几十元,一个益智玩具也要百元以上……
婴儿消费每月千余元
“奶粉、奶瓶、玩具、服装鞋帽等婴儿用品消费每个月至少要1000元。”孩子刚刚一周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每个月在孩子身上的花费高达1500元左右。除了生活用品,还要参加一些亲子园定期的早教活动,从孩子6个月起,她每周都要带孩子到早教中心进行亲子训练,锻炼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在早教投资上,每个月也需要几百元。现在的孩子都喝进口奶粉,在奶粉上每个月的消费也在四五百元。
记者在超市的乳品专柜走访时看到,婴儿奶粉大都被进口品牌占据,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奶粉在促销时赠送的各种益智玩具也很吸引人的眼球。据促销员介绍,目前进口品牌奶粉在婴儿奶粉市场占有八成以上的份额。很多家长都是一次购买一箱,一次性消费在千元左右,而一箱奶粉一般够婴儿食用两个月左右。
品牌抬高婴儿用品价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代的家长在给孩子购置婴儿用品时特别注重品牌和质地,这也催生了婴儿用品市场品牌化的走向,而且出现了以进口品牌为主的格局。
在琳琅满目的婴幼儿服装中,二十几个品牌几乎都是进口或合资品牌,而且价位大都在百元以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给孩子选购童装的年轻家长,他们都表示,孩子的皮肤很嫩,所以买服装产品时特别注重品牌,便宜的童装往往甲醛含量超标,刺激皮肤,虽然价格要比普通童装贵一倍以上,他们也认为花得值。
多因素造成婴儿用品贵族化
品牌婴儿服装贵过成人服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有人质疑婴儿用品卖高价存在暴利,果真如此吗?某品牌婴儿用品代理商向记者透露了品牌婴儿用品售价高的原因。据介绍,目前城市婴儿服装鞋帽市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婴儿服装和成人服装一样,有了品牌可以加价10倍以上。品牌厂商无论从生产设备、质量控制还是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其投入的成本都要比非品牌厂商高很多。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品牌商品经过层层加价,最终销售商的利润也不过20%左右。
除了品牌因素以外,婴幼儿用品在用料、质量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也是导致其售价较高的一个原因。童装在制作工艺和辅料的用料等方面不仅不比成人服装要少,有时候制作起来反而会更复杂,比如贴花、上蕾丝等。在质量检测方面也更严格。而这些都是成本。童装对环保性、甲醛含量以及诸如耐唾液色牢度等特殊性能都有要求,因此进行面料辅料专门采购的成本也被提高。
今年起儿童入托入学要预防接种证
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力争今年各地都要开展对幼儿园、学校适龄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漏种儿童的补种。
卫生部表示,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提供与当地常住人口相同的预防接种服务,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获得免疫服务,达到以乡镇为单位12月龄内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设立宣传点并组织对流动儿童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同时,强化监督和检查,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学生低龄出国愈演愈烈
据新闻晨报报道,“出国读书的年龄越来越小,低龄学生出国的也越来越多”,一位在中介机构负责高中留学市场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国低龄化已成普遍现象。
因为中小学生留学并不受国家鼓励,不少中介只做不说已成行业的潜规则。一位中介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中小学生出国大多是因私出境,不需要通过合法中介,不少家长宁愿选择价格便宜很多的“黑中介”。这位人士说:“这样出去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和正规中介相比大约四六开”。
5岁娃娃出国读幼儿园
“我办过的出国读书的学生里面,最小的只有5岁”,一位有过5年中介经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起办理一个5岁娃娃出国读书的经历,“她由母亲陪着前往新加坡,从当地的幼儿园读起”。尽管5岁娃娃出国只是比较极端的个例,但是年龄低一些、出去早一些已成不少家长的想法。
以前不少家长要等到子女高中毕业的时候才正式给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不过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直接出去读初中、高中。记者了解到,小学生直接出国的比例逐年增大,不少家长也并非全无考虑,“更早出国其实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
“如果决定让孩子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早点出去其实总的花费可能更加节省”,不少家长认为去国外中学读书,教育成本的投资收益反而会更大些。
劳动教育缺失让现代儿童变懒人
二年级小学生在家连扫把也没摸过,大学生不会剥鸡蛋、洗衣服——
在南宁市一所小学考察期间,记者发现,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学校课间常常安排孩子拿起拖把、抹布清洁楼道、走廊扶手。但孩子们对此似乎并不领情。“我讨厌劳动,在家爸爸妈妈才不用我干活呢。”一名二年级的男生说。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懒了。”考察团成员里一名教育学专家摇摇头,“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劳动意识教育缺失造成的。”
但家长们似乎并不这么想。“现在生活好了,不能让孩子受那么多苦。”家住柳州市的张老太太说。她的孙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在家老太太连扫把也没让他摸过,有时连饭都得喂。
北京科技大学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新生开学,别的新生都在忙上忙下整理铺盖,一名女生却在那里哭,老师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不会挂蚊帐……近年来,这样的新闻不断出现,原先被家长看作“小事一桩”的家庭劳动意识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有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种状况,与目前家长对家庭劳动意识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关系很大。
误区一:孩子劳动越帮越忙。采访中,一名家长对记者说,她的女儿要求自己洗手帕,结果弄得满地都是水,此后就再也没让孩子干家务了,还不如自己干更省心些。无意之间挫伤了孩子对劳动的兴趣。
误区二: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孩子上学了,父母们总是这样教导:“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采访中,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一名姓武的学生家长就说,“学习落下了就很难赶上,是大事,会不会做家务倒是其次了。”另一名姓蒙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孩子们的压力都很大,她的孙女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写完家长还要修改,周末要参加英语、数学班,寒暑假背古诗、古文,玩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忍心让她做家务呢?
误区三: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等的事情,结果,躲避劳动、鄙视劳动成为必然。
误区四: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条件好的家庭对劳动意识的培养很欠缺,一些家长认为,过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今,家里生活好了,当然得让孩子多享几天福。
误区五:用劳动惩罚孩子。有些家长把干家务活当作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式,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
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有某个阶段是特别愿意劳动的,但如果家长不让他们干,错过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最佳时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懒了。实际上学习累了,在家适当做些家务,可以刺激大脑,缓解压力,对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里,可以培养一种责任感,珍惜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而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最终会转移到学习上,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感。
不过,劳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整个幼年、青少年阶段,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但由于不能坚持,最终还是失败了。
孕妇用品市场火爆品牌贵族消费成负担
近两年,我国进入结婚和生育高峰期,孕婴用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记者在某市一些商场、超市走访时看到,婴幼儿用品的品牌多达几十个,大部分都是进口品牌。而婴幼儿服装鞋帽的价格大都高得离谱,一套婴儿服装很少有低于百元的,一个小小的奶瓶最低的几十元,一个益智玩具也要百元以上……
婴儿消费每月千余元
“奶粉、奶瓶、玩具、服装鞋帽等婴儿用品消费每个月至少要1000元。”孩子刚刚一周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每个月在孩子身上的花费高达1500元左右。除了生活用品,还要参加一些亲子园定期的早教活动,从孩子6个月起,她每周都要带孩子到早教中心进行亲子训练,锻炼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在早教投资上,每个月也需要几百元。现在的孩子都喝进口奶粉,在奶粉上每个月的消费也在四五百元。
记者在超市的乳品专柜走访时看到,婴儿奶粉大都被进口品牌占据,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奶粉在促销时赠送的各种益智玩具也很吸引人的眼球。据促销员介绍,目前进口品牌奶粉在婴儿奶粉市场占有八成以上的份额。很多家长都是一次购买一箱,一次性消费在千元左右,而一箱奶粉一般够婴儿食用两个月左右。
品牌抬高婴儿用品价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代的家长在给孩子购置婴儿用品时特别注重品牌和质地,这也催生了婴儿用品市场品牌化的走向,而且出现了以进口品牌为主的格局。
在琳琅满目的婴幼儿服装中,二十几个品牌几乎都是进口或合资品牌,而且价位大都在百元以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给孩子选购童装的年轻家长,他们都表示,孩子的皮肤很嫩,所以买服装产品时特别注重品牌,便宜的童装往往甲醛含量超标,刺激皮肤,虽然价格要比普通童装贵一倍以上,他们也认为花得值。
多因素造成婴儿用品贵族化
品牌婴儿服装贵过成人服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有人质疑婴儿用品卖高价存在暴利,果真如此吗?某品牌婴儿用品代理商向记者透露了品牌婴儿用品售价高的原因。据介绍,目前城市婴儿服装鞋帽市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婴儿服装和成人服装一样,有了品牌可以加价10倍以上。品牌厂商无论从生产设备、质量控制还是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其投入的成本都要比非品牌厂商高很多。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品牌商品经过层层加价,最终销售商的利润也不过20%左右。
除了品牌因素以外,婴幼儿用品在用料、质量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也是导致其售价较高的一个原因。童装在制作工艺和辅料的用料等方面不仅不比成人服装要少,有时候制作起来反而会更复杂,比如贴花、上蕾丝等。在质量检测方面也更严格。而这些都是成本。童装对环保性、甲醛含量以及诸如耐唾液色牢度等特殊性能都有要求,因此进行面料辅料专门采购的成本也被提高。
今年起儿童入托入学要预防接种证
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力争今年各地都要开展对幼儿园、学校适龄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漏种儿童的补种。
卫生部表示,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提供与当地常住人口相同的预防接种服务,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获得免疫服务,达到以乡镇为单位12月龄内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设立宣传点并组织对流动儿童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同时,强化监督和检查,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