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我国首次将超微粉技术成功应用于中成药生产
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我国科技人员经过3年多联合攻关,第一次将超微粉技术成功运用于中成药生产,从而表明我国中药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超微粉技术应用于现代特色中药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
在现代中药的生产研发中,如何用最小的服用剂量取得最大的药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而超微粉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微粉甚至纳米级微粉,经过处理的中药粉体,能取得动植物类药材细胞破壁的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材料系粉体工程研究室主任盖国胜博士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共同实施了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超微粉工艺提升”项目。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虫类药组合超微粉碎系统设备,突破了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的韧性、弹性、团聚等技术瓶颈,成功将药粉的粒度从原有的150至200 μm减少到5至10 μm。药物细胞被打破后,增加了药粉的表面积,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生物利用率和药物的药理活性,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
研究人员还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专家们共同建立的虫类药超微粉粒度质控标准,已被批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这项研究迄今已获8项国家专利。研究结果表明,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制备的工艺技术水平。这一项目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验收,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和生物资源开发的加快,超微粉技术将在中药、保健食品、粮食加工、饲料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盖国胜博士说。
专家认为,应用超微粉技术,我国中成药“制备工艺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传统形象被打破,为高新技术嵌入中药开发提供了范例。
中美医学家确认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一项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大型汇总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专家称,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这项研究对推动相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公共卫生学院哈肯·德米塔斯博士等9位中美医学家联合进行的“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汇总研究,其成果刊登在英国出版的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对1996年至2006年国际医学界有关“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补充叶酸能使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8%,疗程达3年以上时,风险可下降29%。文中还披露了在中国某市进行的营养干预研究,显示补充一定数量叶酸2年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可降低37%。
近年来,叶酸是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成为国际医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质疑说”成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期刊的“主流观点”。作为争论的“附属物”,多项研究表明叶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柳叶刀》此次汇总研究再次证实,补充叶酸未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却显示了显著的预防脑卒中效果。对无脑卒中既往史的人群效果更为明显。
此项研究对我国防治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150万人死亡,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达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认为,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叶酸在防治脑卒中方面的作用。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我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
英专家发现控制心肌肥大新线索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提高一种人体内自然产生的蛋白质的含量后,心肌肥大的进一步发展会受到控制。
心肌肥大通常由高血压或基因问题所致,持久的心肌肥大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力衰竭。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近日报道,英国利兹大学科学家发现,在心肌肥大的成年人体内,蛋白质心钠素和脑钠素的含量会增高到异常水平,而增加人体内另外一种蛋白质REST的含量,可以阻止上述两种蛋白质含量上升,心肌肥大的进一步发展会因此受到控制。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目前还不清楚产生上述疗效的具体机制,而这一发现有助于未来找到治疗心肌肥大的新方法。
心钠素和脑钠素在胎儿心脏和婴幼儿心脏中含量较高,但一般会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降低。
科学家发现流感病毒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过去几年来,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的抗药性从2%增加到了90%。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人们原先认为的不同,通过谨慎用药预防抗药性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
传统观点认为,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是滥用药物所致,例如大量使用金刚烷胺会对病毒形成进化压力,使对药物敏感的毒株灭亡,具有抗药性的毒株获得生存优势,从而扩散开来,导致抗药性越演越烈。
根据这种理论,在大量使用金刚烷胺的国家,病毒对这种药的抗药性会比较普遍,而在很少使用金刚烷胺的国家,针对该药的抗药性应很罕见。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不管是在每年开出150万剂金刚烷胺处方的美国,还是在很少使用金刚烷胺的日本和新西兰,病毒对该药的抗药性普遍存在。
为了弄清楚这种现象,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对来自世界多个地区的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研究的所有金刚烷胺抗药性事例都是由同一个基因变异导致,这种变异使病毒得以逃过人体免疫系统的侦测。
假如抗药性是滥用药物所致,人们应该从不同抗药毒株中发现多种导致抗药性的基因变异,而不是只有一种。科学家认为,这个特定的基因变异与药物无关,它问世的初衷是为了对付人体免疫系统,针对金刚烷胺的抗药性只是一个“副产品”。有关论文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
对许多病原体来说,滥用药物仍然是它们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不过这项新研究提醒人们,还有别的因素也在抗药性背后起作用,认识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行病。
新型基因技术有望发现疾病前兆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检测到人体内极低水平的基因活动。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医学领域,发现某些疾病发病的早期迹象。
人体组织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发展过程,通常会伴随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这些基因表达变化会反映在信使RNA(核糖核酸)分子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因转录。转录之后,信使RNA便携带这些基因指令,去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此前,研究人员曾开发出几种方法,监测人体内的这类转录变化。而此次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开发的这种名为PMAGE的新技术,检测转录的灵敏度远高于以前的方法,甚至最少只有3个细胞参与的一次低水平转录都能探测到。
科研人员把这一技术用于患肥厚型心肌病的小鼠,以检验其灵敏度。结果发现,在小鼠心脏损坏迹象出现之前,他们就能够检测到许多十分罕见的转录变化。
研究人员说,虽然他们的测试以患有心脏疾病的小鼠为对象,但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新型基因活动检测技术适用于那些涉及细胞变化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癌症等。
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我国科技人员经过3年多联合攻关,第一次将超微粉技术成功运用于中成药生产,从而表明我国中药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超微粉技术应用于现代特色中药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
在现代中药的生产研发中,如何用最小的服用剂量取得最大的药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而超微粉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微粉甚至纳米级微粉,经过处理的中药粉体,能取得动植物类药材细胞破壁的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材料系粉体工程研究室主任盖国胜博士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共同实施了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超微粉工艺提升”项目。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虫类药组合超微粉碎系统设备,突破了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的韧性、弹性、团聚等技术瓶颈,成功将药粉的粒度从原有的150至200 μm减少到5至10 μm。药物细胞被打破后,增加了药粉的表面积,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生物利用率和药物的药理活性,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
研究人员还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专家们共同建立的虫类药超微粉粒度质控标准,已被批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这项研究迄今已获8项国家专利。研究结果表明,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制备的工艺技术水平。这一项目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验收,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和生物资源开发的加快,超微粉技术将在中药、保健食品、粮食加工、饲料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盖国胜博士说。
专家认为,应用超微粉技术,我国中成药“制备工艺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传统形象被打破,为高新技术嵌入中药开发提供了范例。
中美医学家确认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一项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大型汇总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专家称,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这项研究对推动相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公共卫生学院哈肯·德米塔斯博士等9位中美医学家联合进行的“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汇总研究,其成果刊登在英国出版的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对1996年至2006年国际医学界有关“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补充叶酸能使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8%,疗程达3年以上时,风险可下降29%。文中还披露了在中国某市进行的营养干预研究,显示补充一定数量叶酸2年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可降低37%。
近年来,叶酸是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成为国际医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质疑说”成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期刊的“主流观点”。作为争论的“附属物”,多项研究表明叶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柳叶刀》此次汇总研究再次证实,补充叶酸未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却显示了显著的预防脑卒中效果。对无脑卒中既往史的人群效果更为明显。
此项研究对我国防治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150万人死亡,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达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认为,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叶酸在防治脑卒中方面的作用。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我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
英专家发现控制心肌肥大新线索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提高一种人体内自然产生的蛋白质的含量后,心肌肥大的进一步发展会受到控制。
心肌肥大通常由高血压或基因问题所致,持久的心肌肥大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力衰竭。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近日报道,英国利兹大学科学家发现,在心肌肥大的成年人体内,蛋白质心钠素和脑钠素的含量会增高到异常水平,而增加人体内另外一种蛋白质REST的含量,可以阻止上述两种蛋白质含量上升,心肌肥大的进一步发展会因此受到控制。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目前还不清楚产生上述疗效的具体机制,而这一发现有助于未来找到治疗心肌肥大的新方法。
心钠素和脑钠素在胎儿心脏和婴幼儿心脏中含量较高,但一般会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降低。
科学家发现流感病毒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过去几年来,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的抗药性从2%增加到了90%。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人们原先认为的不同,通过谨慎用药预防抗药性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
传统观点认为,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是滥用药物所致,例如大量使用金刚烷胺会对病毒形成进化压力,使对药物敏感的毒株灭亡,具有抗药性的毒株获得生存优势,从而扩散开来,导致抗药性越演越烈。
根据这种理论,在大量使用金刚烷胺的国家,病毒对这种药的抗药性会比较普遍,而在很少使用金刚烷胺的国家,针对该药的抗药性应很罕见。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不管是在每年开出150万剂金刚烷胺处方的美国,还是在很少使用金刚烷胺的日本和新西兰,病毒对该药的抗药性普遍存在。
为了弄清楚这种现象,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对来自世界多个地区的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研究的所有金刚烷胺抗药性事例都是由同一个基因变异导致,这种变异使病毒得以逃过人体免疫系统的侦测。
假如抗药性是滥用药物所致,人们应该从不同抗药毒株中发现多种导致抗药性的基因变异,而不是只有一种。科学家认为,这个特定的基因变异与药物无关,它问世的初衷是为了对付人体免疫系统,针对金刚烷胺的抗药性只是一个“副产品”。有关论文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
对许多病原体来说,滥用药物仍然是它们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不过这项新研究提醒人们,还有别的因素也在抗药性背后起作用,认识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行病。
新型基因技术有望发现疾病前兆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检测到人体内极低水平的基因活动。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医学领域,发现某些疾病发病的早期迹象。
人体组织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发展过程,通常会伴随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这些基因表达变化会反映在信使RNA(核糖核酸)分子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因转录。转录之后,信使RNA便携带这些基因指令,去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此前,研究人员曾开发出几种方法,监测人体内的这类转录变化。而此次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开发的这种名为PMAGE的新技术,检测转录的灵敏度远高于以前的方法,甚至最少只有3个细胞参与的一次低水平转录都能探测到。
科研人员把这一技术用于患肥厚型心肌病的小鼠,以检验其灵敏度。结果发现,在小鼠心脏损坏迹象出现之前,他们就能够检测到许多十分罕见的转录变化。
研究人员说,虽然他们的测试以患有心脏疾病的小鼠为对象,但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新型基因活动检测技术适用于那些涉及细胞变化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癌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