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肿瘤杂志》.2002年.第1期
肿瘤学
- 特殊情况下的无框架定位技术
-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肝癌作用研究
- 大肠癌患者血清中TGF-β1表达的意义
- 纵隔脂肪肉瘤5例的外科治疗
- 三原发癌一例
- 胃癌眼球转移一例
- 气管或隆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问题的处理
- 恶性肿瘤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 阿米福汀保护肾脏的疗效观察
- VEGF和MMP-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低氧调节
- 肿瘤组织中免疫球蛋白基因SNC7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肾癌免疫逃避机制的探讨
- 胃癌局部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
- 颅骨肿瘤119例临床分析
- 大剂量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与消化道癌56例
- 超大剂量化疗在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 Mammotone微创活检系统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 T细胞型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五例
-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一例
- 肾细胞癌VHL基因突变及异常甲基化的临床评价
- 多发性内分泌腺病一例
- 肝细胞癌高表达中期因子蛋白与肝内转移的关系
- 食管癌前细胞DNA含量及多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
- 肺癌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基因表达状况及药物干预研究
- 颈椎尤文氏肉瘤一例
- 一氧化氮合酶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p21~(WAF1)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 HCV核心基因转染胆管癌细胞中NF-κB的表达
- 胃粘膜异型增生上皮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意义
- 整合素αvβ3在脑胶质瘤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 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配伍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的作用
- 结直肠癌中CD44v6、MMP-2、nm23-H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 股骨近端肿瘤合并病理骨折的手术治疗
-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 结肠癌皮肤转移一例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升高对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的观察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26例临床病理研究
- 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
- 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
- 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 纵隔镜的诊断价值及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 临床T2N0M0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 乳腺骨肉瘤一例
- 肝外胆管癌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 支气管动脉变异一例
-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
- 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
-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NF-κB、AP-1促进MMP9表达
- 双极电凝器在肝胰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 黏附诱导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的表达
- 体外加腔内照射与单纯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 DSA技术在诊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临床肿瘤化疗方案选择与实验药理研究的联系
-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 动脉插管化疗辅助治疗恶性骨肿瘤94例报告
- 华蟾素配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 顺铂和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 GP方案与FLE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比较
- 肝动脉插管化疗与放疗交替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
-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 多部位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 肝外胆管癌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 支气管动脉变异一例
- 颅骨肿瘤119例临床分析
- 超大剂量化疗在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 Mammotone微创活检系统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 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的遗传易感
-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
-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NF-κB、AP-1促进MMP9表达
- 双极电凝器在肝胰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 HCV核心基因转染胆管癌细胞中NF-κB的表达
- 黏附诱导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的表达
- T细胞型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五例
-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疗效评价
- 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
- 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 纵隔镜的诊断价值及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 肺癌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基因表达状况及药物干预研究
- 颈椎尤文氏肉瘤一例
- 结肠癌皮肤转移一例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升高对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的观察
- 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
- 经皮微波热凝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