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中医药院校 > 正文
编号:11252046
建设一流大学 造就优秀人才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天津东临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北依燕山,南面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经贸中心,海内外交通枢纽,是环渤海一颗璀璨的明珠。天津中医药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6年著名中西汇通倡导者张锡纯创办了国医函授学校,1939年名医施今墨、古今人创办了“天津国医学社”。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到清末民初的中西汇通,再到现代的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药现代化,天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就诞生在这片有着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占地面积670余亩,总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32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5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650人。本科生以上在校生8000余人。

    为适应天津市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发挥天津市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和中医药优势,优化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及天津市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2006年原天津中医学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增强综合实力

    天津中医药大学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学校办学理念是: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造就优秀中医药人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和中医药对外教育,开展继续教育;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医、理、文、管相互交叉、相互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辐射世界。

    大学形成了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完整的办学层次。现有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18个本科专业。中医药学本科专业涵盖了招生目录中的所有专业,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体、中医药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1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拥有32个教学实验室,其中2个省级优秀教学实验室。

    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天津中医工程研究所。此外,该校尚有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所,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

    拥有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总床位数8545张。拥有石天药业集团,中一制药等企业。

    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近5年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6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6项。近5年承担国家973、86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项目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主办了《天津中医药》、《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脑病杂志》等学术刊物。

    创新教育理念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规模适度、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先后于1998年和2004年两次围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2006年该校再次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探索建立了探究式教学与自主性学习、互动性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

    学校在教学中形成了“以人文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序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延伸学生发展空间”等教育理念;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前期趋同,中期分化,主辅修制,强化中医思维,注重创新与实践”等教育教学模式。

    该校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近三年邀请院士和著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近200次;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有一批本科学生参加了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研究;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目前必修课中除形态性实验课程外,已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达到82.8%。上述措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重视中医思维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自助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改革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思维模式,增强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外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既重视解决学生共性发展的问题,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以案例式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按中医思维考虑问题。

    学校投资近1000万元建立了1000余平方米的实训中心,研制了脉象仪、舌象仪、针灸学实训教学系列模型等实训仪器,附属医院也都建立了实训室,实行实训合格临床实习准入制度,有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以认知是基础、操作是关键、创新是灵魂、实践是保证的实验教学理念为主线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将认知、操作、实践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的始终,融入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搭建了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培育重点学科 建设优秀学术梯队

    该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成立了重点学科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人才梯队、专业、学位点及实验室建设思路指导下,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针灸推拿学学科为该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以及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该学科在石学敏院士、韩景献教授带领下,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公认是该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

    该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教学、科研、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组部、卫生部突贡专家、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特聘教授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64.3%。培养了李平、王舒、杜元灏、张玉莲、于建春等一批中青年学者。针灸床位600余张,日门诊量2000余人。

    该学科在针刺治疗中风病、老年期痴呆、实验针灸学、针刺手法及量学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了5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获国家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多项。该学科目前承担国家973、“十五”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

    该学科还积极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先进水平,1980年,该学科在全国率先建立针灸系,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套针灸专业本科教材,创建了针灸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获得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教学成果。

    中医内科学为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该学科在张伯礼、戴锡孟、黄文政、田芬兰等教授带领下,以冠心病、中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病的防治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肾病、血液病、呼吸病、肿瘤等12个三级学科科室为研究基地。拥有总病床数800余张,门诊量2000余人次/日。中医内科学学科先后承担国家973、863、“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0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59项。同时培养了孙增涛、郭利平、贾英杰、刘维、毛静远、赵英强、杜武勋等一批青年学者。

    中医妇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学科在韩冰、哈孝贤、萧美茹、宋殿荣、金季玲教授带领下,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痛经以及妇科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进步奖4项。中医儿科学为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该学科在马融、陈宝义、李新民教授带领下,以小儿脑系、心、肾系疾病的防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目前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中药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全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两次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开展了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是天津市中药现代化专家组组长单位。该学科在刘昌孝院士、高秀梅、张艳军、胡利民教授带领下,以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中药安全性研究及评价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完成国家973、863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每年进行着100余种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目前承担国家973、86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

    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该校的重点学科,在范英昌、孙兰军、张庚扬、张军平、邵凤珍、杨洪涛教授带领下,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以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以老年病、普通外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目前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丰硕的学科建设成果使该校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优化人才结构 形成高水平师资队伍

    该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专家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者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有博士生导师83人,硕士生导师354人。

    该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搭建了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建立了师资选拔、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落实各类人才在教学、科研、生活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积极推动名医名师工程;大力引进35岁以下、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仅今年引进海内外具有博士学位者30余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使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搭建攻关平台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科研项目的数量以及获奖级别和研究经费等都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取得了一批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九五”期间,郭霭春教授主持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医文献研究中获得的国家级最高奖励;石学敏院士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张伯礼院士主持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血沉曲线检测分析方法及仪器研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近5年,大学共承担国家973、86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项目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8项。

    2003年SARS肆虐期间,该校主动请缨,成建制组建医疗队,建立2个独立中医病区,采用中医药治疗SARS,显著提高了疗效,受到天津市政府表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百余名医务人员获国家及省部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4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验收的18项中医药治疗SARS研究课题中,有3项通过了验收与鉴定,该校完成的《SARS中医证候学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是惟一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二等奖。2004年5月,WHO向各成员国推荐了由我国提供的《中医药治疗SARS指南》,该校承担了主要技术内容的起草工作。

    学校主动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及天津市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主持编制了天津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向市政府提出“大留种二次开发战略”并获得批准,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中药企业提供了研发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支持。近5年来,该校共发表学术论文2100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教材160余部。

    弘扬传统文化 扩大对外教育交流

    该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国际教育和对外交流以来,在海内外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该校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成为全国惟一一所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学校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制导委员会挂靠单位。目前学历教育及进修生,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1200余人。

    该校有计划地加强对外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够使用英语、日语、韩语直接讲授专业课的师资队伍,以及俄语、法语等语种的外语翻译队伍。其对外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该校学历教育留学生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该校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及教学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005年国家据教育部统计,该校学历留学生居全国高校第五名。至今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校学习。

    从1988年开始,该校举办了17期国家高级针灸进修班,先后接收了来自59个国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级进修生。从2001年开始,连续承办了5期非洲“药用植物研究与开发高级培训班”和“传统医学官员进修班”,对来自非洲2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药用植物及研究技术专题培训。

    该校积极与国外大学、研究院所和医院开展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俄罗斯、瑞士、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专院校、医院、科研院所开展了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长期富有成效的合作。率先在日本建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日本院,连续招收了三届中药专业本科生;与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开展了免疫系统性病的联合科学研究;与日本铃鹿医科大学开展了中药对神经保护的研究并联合申请了文部省科研项目;与多个地区合作开展了国际针灸教育的比较研究等。

    学校先后举办了中国·天津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天津国际针灸临床学术会议、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届次国际学术会议。

    强化服务意识 建设一流临床基地

    该校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三大医学中心之一。医院拥有1800张病床,分29个病区及ICU、CCU病房,病房使用率连续15年超过100%;日均门诊量4000余人次,连续18年每年超过100万人次。

    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以中医妇科、脑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是科技部重点建设的临床药理(GCP)基地。建有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是世界中医联合会妇科学会挂靠单位。现有床位数504张,专科、专病门诊60余个,日门诊量1500余人次。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天津中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975年首创了全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第一个研究机构——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另建有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病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胃肠病诊疗建设基地,多年来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中西医结合骨干力量,是全国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总床位数464张。

    优质的临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病人多、所见病种多、动手操作机会多的见习和实习条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拓宽发展空间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九五”以来,该校共投资2.9亿元用于扩大校区、美化校园环境、更新教学设施,使办学基本设施不断完善。该校重视图书馆特色图书收藏与建设,馆藏线装中医古籍两万余册,其中善本书239部,绝大多数被收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该校与天津市17所高校组建联合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数字化图书馆可为师生提供信息查询、电子图书阅览、数据库检索等服务。目前可使用的资源有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另有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其它电子资源18种。

    该校网络中心积极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承担了教育部、天津市教委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校园网网络安全研究项目,现有针灸学、中药学、温病学、病理学等网络课程20余门。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在提供常规的信息服务(DNS、WWW、FTP、E-mail、BBS)、视频电视、视频会议之外,还运行着教学管理系统和重点课程信息服务系统,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高效的服务。

    天津中医药大学将按照国家关于发展环渤海区域的战略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办学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和交叉学科人才为宗旨;以中医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为天津市和环渤海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曹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