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诊断标准 > 正文
编号:11664813
五、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43kb)。

    五、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外科38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疖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2.1诊断依据

    2.1.1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2.1.2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2. 1. 3. 1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 1. 3. 2软疖(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公分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2. 1. 3.3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蛐蟮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2. 1. 4"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2证候分类

    2. 2. 1热毒蕴结:常见于气实火盛的患者。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者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可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2. 2. 2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苔薄腻,脉滑数。

    2. 2. 3体虚毒恋: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并有相应的全身证候。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疖肿消散或渍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2.3.2好转:再发疖肿数减少,症状减轻。

    2.3.3未愈:疖肿此愈彼起,不能控制。

    3痰毒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痰毒是感受风热湿毒,气血被毒邪壅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包括颈痈、腋痈、胯腹痈。相当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3.1诊断依据

    3. 1. 1在颈、腋、腹股沟等处,起核状肿块。初起皮色不变掀热疼痛;化脓时皮色转红,疼痛加重,核块变软,有应指感;溃后脓出稠黄。

    3.1.2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1.3发病前多数有外感风热及在相应部位有急、慢性感染病灶或皮肤创伤史。

    3.1.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2证候分类

    3.2.1风热痰毒:肿块发生在颌颈部,全身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2.2肝郁痰火:肿块发生在腋下,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3.2.3湿热蕴结:肿块发生在腹股沟部,全身发热,患肢拘急,小便黄热。苔黄腻,脉数。

    3.2.4热胜酿脓:局部皮肤红肿发亮,焮热疼痛,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全身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3.2.5余毒凝滞: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

    3. 3疗效评定

    3.3.1治愈:未化脓者局部肿块消散;溃后疮口愈合,发热等全身症状消退。

    3.3,2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减轻,肿块僵硬缩小者。

    3.3.3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加重。

    4有头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有头疽是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气血瘀滞,结聚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局部红肿热痛,有多个脓栓堆积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尤其以消渴病多见,易出现"陷证"。相当于痈。

    4.1诊断依据

    4.1.1初起局部红肿,中央有白头,逐渐增多,溃后脓出黄稠。

    4.1. 2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脉数等。一、二候时症状明显,三、四候时逐渐减轻或消失。

    4.1.3局部症状分为四候,每候7天左右。

    4.1.3.1一候成形:在红肿热痛的肿块上有多个脓头。

    4.1.3.2二候化脓:肿块增大,从中心开始化脓溃烂,状如蜂窝。

    4.1.3.3三候脱腐:坏死皮肉逐渐脱落,红肿热痛逐渐减轻。

    4.1.3.4四候生新:腐肉脱落,脓液减少,新肉生长,逐渐愈合。

    4.1.4本病以中老年为多见,好发于颈后或背部。

    4.1.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常规检查血糖、尿糖。

    4.2证候分类

    4.2.1火毒凝结: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能迅速化脓脱腐。全身发热,口渴,尿赤。苔黄,脉数有力。

    4.2.2湿热壅滞: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证相同。全身壮热,朝轻暮重,胸闷呕恶。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4.2.3阴虚火炽: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全身发热烦躁,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4.2.4气虚毒滞: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灰暗不泽,胀重木痛,腐肉不化,脓液稀少,易成空腔。全身畏寒高热或身热不扬,小便频数,口渴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数无力。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全身症状消失,伤口愈合。

    4.3.2好转:全身症状基本消退,疮口未完全愈合。

    4.3.3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或并发"陷证"。

    5颜面疔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颜面疔疮是感受火热之毒,或因昆虫咬伤,皮肤破损染毒,蕴蒸肌肤,气血凝滞而发生的病变迅速、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颜面部疖和痈。

    5.1诊断依据

    5.1.1多发于唇、鼻、眉、颧等处。

    5.1.2局部开始为一个脓头,肿块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麻或痒。继之红肿高突,可发展为数个脓头,焮热疼痛。

    5.1.3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如有神昏谵语,皮肤瘀点应考虑"疔疮走黄"。

    5.1.4颈颌部多有臖核肿大疼痛。

    5.1.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症状严重者应作血细菌培养。

    5.2证候分类

    5.2.1热毒凝结: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5.2.2火毒炽盛: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有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搜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5.3疗效评定

    5.3.1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

    5.3.2好转: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局部硬结未完全消散。

    5.3.3未愈:局部和全身症状未见改善或发展为"疔疮走黄"。

    6手部疔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手部疗疮是因外伤后感染毒邪,火毒阻于皮肉,患处出现红肿剧烈疼痛,容易损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手指化脓性健鞘炎、掌中间隙感染等。

    6.1诊断依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