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4 > 正文
编号:11807917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及其流行趋势.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3页

    参见附件(604kb)。

    ·224·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及其流行趋势

    王镇山

    【中图分类号]R519 1L3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踟67(2008)04碰∞—06

    [关键词] 侵袭性肺真菌病; 病原学; 流行趋势

    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on pulmonary mycosis)指

    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

    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真菌广

    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约有30余万种,其中280余种可

    对人类致病。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真菌引起的

    侵袭性真菌感染少见。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呈持续

    增多趋势,这与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广谱抗菌药物、抗肿

    瘤药、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

    开展、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密

    切相关。深部真菌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居所有内脏真

    菌感染首位,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的10%~15%Ll J。现就

    侵袭f生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和流行趋势做一介绍。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

    一、病原性真菌(又称传染性真菌):主要有组织

    胞浆菌、芽生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此类真菌可侵袭免疫正常宿主和免疫缺陷宿主,引起

    外源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后者感染易全身播散。

    1.组织胞浆菌旧J:1906年巴拿马病理学家Samuel

    Darling对1例不明原因发热致死的病人进行尸检,发

    现了一种寄生于组织细胞中的微生物,从而命名为荚

    膜组织胞浆虫。其后被证实是一种无荚膜的真菌。其

    生物学特性是一种双相性真菌,即在室温下为菌丝型,在哺乳动物体温下转化为酵母型。

    组织胞浆菌病几乎遍及全球,主要散布于世界上

    一些温带地区,尤其是美国中部的俄亥俄河和密西西

    比河流域,居民感染率(皮试阳性)达80%。世界其他

    各地均有散发性病例报道,国内亦有少数报道,均为组

    织学提示诊断,缺少真菌培养的鉴定确认。在对湖南、江苏、新疆等地700余例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调查

    发现,组织胞浆菌的感染率接近10%。鸟类、蝙蝠、鸽、鸡等动物的排泄物与皮毛可大量带菌而污染环境。

    人群普遍易感,在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

    中,组织胞浆菌感染率较高。

    作者单位:116023辽宁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综述与讲座·

    人吸入随尘土飞扬的病原菌后在肺部首先产生感

    染,并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若再次吸人本菌,可免于

    发病或不治自愈。免疫功能低下宿主吸人大量组织胞

    浆菌后,则能引起比较严重的肺部病变。为肺泡巨噬

    细胞吞噬,但仍存活的真菌经肺门淋巴管至肺门淋巴

    结、甚至播散和肝脾等器官;亦可通过血道引起全身播

    散,如肾上腺、骨髓、关节、心瓣膜、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

    被侵犯。偶尔病原体可由皮肤黏膜和胃肠道入侵机体。

    部分动物亦可受染,但动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一1。

    2.芽生菌¨】:也称皮炎芽生菌,属双相型真菌,可

    引起慢性化脓性感染。本病主要流行于北美,曾有

    “北美芽生菌病”之称。但近年来南美、非洲和亚洲均

    有报道,我国亦有发现。吸人是常见感染途径。

    3.球孢子菌口】:球孢子菌为双相性真菌。排出体

    外的菌体在自然界腐物上生长发芽、延伸分支,形成关

    节菌丝型,后者传染性极强。土壤中的球孢子菌随尘

    土经呼吸道吸人为主要传染途径,引起肺部感染。多

    数能够自愈,少数病例转为慢性或进展性全身播散性

    球孢子菌病。偶可经皮肤伤口感染。患病动物与人以

    及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本病流行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阿根廷、玻

    利维亚等地区,欧洲亦有少数报道。我国迄今尚无本

    病确切证据。在流行区约60%患者无症状。

    4.副球孢子菌[3J:副球孢子菌为双相型真菌,属

    土壤腐生菌。主要流行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

    南美洲国家,又称巴西芽生菌,我国尚未发现本病。主

    要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偶尔可发展为系统性疾病,传

    染途径为吸人本菌孢子所致。

    5.孢子丝菌【4J:1898年Schenckii首先于美国发

    现报道并分离出病原菌。1900年Hektoen和Perkins

    最早予以命名。可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周围淋

    巴管的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导致化脓、溃烂和渗出,偶尔可侵犯内脏器官或引起系统性病变,如骨骼、关

    节、中枢神经系统、肺等。

    申克孢子丝菌为侧孢霉属双相型深部真菌,在人

    体组织内为酵母型。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存在于土

    万方数据壤、植物、木材、仙人掌中。

    孢子丝菌病在世界各地散发,为人畜共患疾病。

    马是本菌的自然宿主,猫、狗、羊、鸡、鼠、猴等动物均可

    感染此病。该病好发于人类任何年龄组,性别亦无明

    显差异,地理分布上以温热带多见。该菌通过损伤的

    皮肤、黏膜进人体内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是与传播媒介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园

    丁、苗木工、护林员、农民、矿工以及从事真菌研究的专

    业人员。居住于适于孢子丝菌生长环境地区的人们亦

    是该病的易感人群。美国多发生于密西西比或密苏里

    河流域,我国以东北居多。易感人群包括酗酒者、糖尿

    病患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服

    用激素的患者、HIV感染者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

    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致病性真菌)

    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毛霉、青霉菌、放线菌、肺孢子菌等。此类真菌可寄生(定植)在健康人的鼻

    腔、口腔、泌尿道、皮肤等处,对人无致病性或致病力

    弱,但在一定条件下如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易感危险

    因素存在时,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1.念珠菌瞪】: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

    类致病的念珠菌有7种,即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星

    形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

    和高里念珠菌,以白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致病力最强,也是念珠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念珠菌为酵母样真

    菌,可形成芽生酵母即假菌丝,芽生酵母在特定条件下

    转为菌丝后致病力增强。

    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念珠菌病分为浅部和深部

    两部分。浅部念珠菌病包括:皮肤念珠菌病、外生殖器

    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念珠菌性角唇炎、念珠菌性白斑、慢性念珠菌性舌炎)、深在型皮肤念珠

    菌病(念珠菌性肉芽肿、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念

    珠菌侵犯内脏器官所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感染称为深部

    真菌病,以白念珠菌最常见,致病力也最强。深部真菌

    病包括:消化道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食管炎和肠炎)、念珠菌性肺炎、念珠菌性心内膜炎、念珠菌性心包炎、念珠菌性脑膜炎、念珠菌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念珠菌

    性骨髓炎、念珠菌陛关节炎、念珠菌性败血症、念珠菌

    性纵隔炎、念珠菌性变态反应病。所有深部感染中以

    呼吸系统最为常见。但念珠菌常寄生于上呼吸道,即

    使经支气管镜标本的培养阳性亦不能提示有念珠菌的

    感染,诊断依靠组织病理的改变。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

    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阴道中和皮肤上,在正常情况

    下,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不致病。近年来随着广谱

    ·225·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

    和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深部真菌病特别是念珠菌

    性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采用严格的诊断依据,人们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

    肺部念珠菌病很少。据Masur等和Haron等的文献报

    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04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