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版料下载06 > 正文
编号:11809161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及特点.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6kb)。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及特点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及特点

    一、磺脲类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前,临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第一代的D860;第二代的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克糖利和糖适平等;第三代的格列美脲。

    特点:

    优降糖的作用最强,且半衰期长,≥70岁的老年糖尿病病友应慎用,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达美康因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

    美吡哒的作用强度仅次于优降糖,但半衰期较短,是一种较强效且安全的降糖药。

    糖适平95%经胆道排泄,故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友可以选用糖适平。

    格列美脲对部分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友仍然有效,尤其是与胰岛素合用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尤其在老年病友中,应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磺脲类药物以餐前半小时服用疗效最佳。

    任一磺脲类药物的每日用量不应超过其最大用量(优降糖≤15mg/日;达美康≤240mg/日;美吡哒≤30mg/日)。

    在高血糖得到纠正后,胰岛β细胞可能恢复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性,应及时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同一病友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但可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合用而加强其降糖效果,也可与胰岛素增敏剂如文迪雅或胰岛素联合应用,避免出现继发性失效。

    副作用:

    主要为低血糖、消化道反应。运动过量或药物剂量过大易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副作用有消化不良、恶心、胆汁淤积、黄疸和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以白细胞减少较多见。皮肤表现有瘙痒和皮疹等过敏反应。联合治疗时应注意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二、双胍类药物

    此类药物可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脏糖原异生(编者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增加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

    常用双胍类降糖药包括: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 (不同厂家生成的二甲双胍有不同的名称,如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等)。

    降糖灵有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在欧美国家已被淘汰和停止使用。

    二甲双胍因其水溶性增加,不易在体内蓄积,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及危险性大为减低。现已被广泛接受为轻、中度2型糖尿病病友,特别是肥胖病友的首选抗高血糖药物。

    二甲双胍的优点:

    1.降糖作用明显,效果与剂量有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每日最小有效剂量为0.5g,最佳剂量2.0g,最大剂量2.5g。单用该药,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2.在治疗剂量内,二甲双胍很少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3.应用范围广,肥胖、血胰岛素明显高者应优先考虑使用。

    4.不增高血胰岛素水平,不增加体重,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5.对于2型糖尿病前的阶段--IGT(葡萄糖耐量减低)有干预作用,可阻止或延缓部分人群由IGT状态进入糖尿病阶段。

    6.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7.二甲双胍可以和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及胰岛素联用。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肠道中,20%~30%的病友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的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会自行减弱。如果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选择在进餐或进食后服药,可以减轻上述症状。二甲双胍导致乳酸酸中毒少见。但肝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贫血、缺氧状态时,则禁用双胍类药物。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可竞争性和可逆性地抑制肠系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该类药物有拜唐苹、倍欣。

    特点:

    在降低血糖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尚可降低血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主要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肥胖及老年人。

    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

    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可使IGT发展为糖尿病的率下降。

    副作用: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肠道中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细菌发酵,导致腹胀、腹痛、腹泻。不易引起低血糖,但与磺脲类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仍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类药物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的作用,所以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处理时则必须口服葡萄糖,不能口服其他糖类及碳水化合物食物。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类药物,可以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