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012
批判性思维教程.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9日
第1页
第9页
第12页
第21页
第31页
第120页

    参见附件(3117KB,712页)。

     批判性思维教程,此书是一本关于批评性思维教程的书籍,全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作者对每个章节都介绍的非常深刻,读者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批判性思维教程介绍

    《批判性思维教程》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书中融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为一体,作者借鉴了国外批判性思维课程的不同风格,结合北京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学实践,系统地介绍了一套具有逻辑风格的批判性思维教程,内容涉及对论证的理解,评估各种论证的技术与方法,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写作与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既可以作为高校相关课程的教材,又可以成为应用逻辑学的普及读物。全书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朴实。

    批判性思维教程目录

    第一章 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第二节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

    第二章 主张与断言

    第一节 论证的概念

    第二节 抓住断言

    第三节 简单陈述

    第四节 复合陈述

    第五节 避免自相矛盾

    练习题

    第三章 问题与主张

    第一节 理解问题

    第二节 恰当提问的益处

    第三节 问题的谬误

    练习题

    第四章 理由与正当理由

    第一节 辨识理由

    第二节 论证图解

    第三节 不正当的理由

    练习题

    第五章 澄清意义

    第一节 语言的意义

    第二节 定义方法

    第三节 划分方法

    第四节 苏格拉底方法

    练习题

    第六章 演绎论证

    第一节 直言三段论

    第二节 假言三段论

    第三节 选言三段论

    第四节 论证的可靠性

    练习题

    第七章 归纳论证

    第一节 枚举论证

    第二节 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

    第三节 统计论证

    第四节 因果解释与因果论证

    练习题

    第八章 批判性写作

    第一节 分析性写作与批判性准则

    第二节 分析性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 批判性写作赏析

    练习题

    什么是批评性思维

    世界和人生给我们带来疑问,疑问引起思考,思考要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运用分析和推理,接受或者拒绝某种信念要依据好的理由,选择方案或者做出决定要进行审验和评估。人生充满了各种大小不同的问题,衡量我们的生活过得有多好,就看我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得有多好。《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就如何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而言,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门学科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批判性思维教程截图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第二节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正确的态度

    二、原则性知识

    三、勤奋的实践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 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

    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

    三、教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主张与断言

    第一节 论证的概念 一、什么是论证

    二、论证与解释

    三、论证与推理

    四、推理的有效性

    五、归谬与证伪六、论证的可靠性

    七、论证的谬误

    第二节 抓住断言 一、语句与陈述

    二、陈述与断言

    三、断言与主张

    第三节 简单陈述 一、直言陈述

    二、量化陈述

    三、矛盾陈述

    四、对当关系

    五、陈述的标准化

    第四节 复合陈述 一、联言陈述及其否定

    二、选言陈述及其否定

    三、假言陈述及其否定

    第五节 避免自相矛盾 一、自相矛盾的主张

    二、自相矛盾的论证

    三、悖论

    练习题

    第三章 问题与主张

    第一节 理解问题 一、问题、回答和预设

    二、单一问题与多重问题

    三、责任性回答

    第二节 恰当提问的益处 一、明确论证的主张

    二、辨析争议的焦点

    三、描述性问题与规范性问题第三节 问题的谬误 一、误导性问题

    二、不一致的问题

    三、无视问题的谬误

    练习题

    第四章 理由与正当理由

    第一节 辨识理由 一、理由的标志与面貌

    二、辨识理由的困难

    三、理由与原因

    四、前提与假设

    第二节 论证图解 一、单一结构

    二、T型结构

    三、V型结构

    四、复合结构

    第三节 不正当的理由 一、诉诸情感

    二、诉诸权威

    三、未确证的假设

    练习题

    第五章 澄清意义

    第一节 语言的意义 一、意义理论

    二、语言的基本功用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四、歧义与模糊

    第二节 定义方法一、语词定义

    二、内涵定义

    三、内涵定义的规则

    第三节 划分方法 一、划分的结构和方法

    二、划分的规则

    三、划分、分类与分解

    四、限制与概括

    第四节 苏格拉底方法 一、逻辑推论与不一致的信念

    二、反例反驳与有纰漏的定义

    三、诘问式的益处

    练习题

    第六章 演绎论证

    第一节 直言三段论 一、定义和结构

    二、主词与谓词的周延性

    三、判定有效式的规则

    四、评估直言三段论的有效性

    第二节 假言三段论 一、假言推理的基本式

    二、纯假言推理的常用式

    三、归谬法和反证法

    四、评估假言推理的有效性

    第三节 选言三段论 一、选言推理的基本式

    二、二难推理

    三、评估选言推理的有效性

    第四节 论证的可靠性 一、关于真的理论二、经验性陈述与非经验性陈述

    三、评估演绎论证的可靠性

    练习题

    第七章 归纳论证

    第一节 枚举论证 一、全称枚举推理

    二、特称枚举与单称枚举

    三、枚举论证的谬误

    第二节 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 一、类比推理

    二、比喻论证

    三、评估类比和比喻论证

    第三节 统计论证 一、统计概括

    二、统计三段论

    三、统计推理的谬误

    四、评估统计数据

    第四节 因果解释与因果论证 一、解释、假说和预测

    二、因果推论的术语

    三、时间关联与统计关联

    四、确立实质性因果主张

    五、确立统计性因果主张

    六、因果论证的谬误

    练习题

    第八章 批判性写作

    第一节 分析性写作与批判性准则 一、批判性阅读与分析性写作

    二、宽容原则与中立原则三、阅读与写作的批判性准则

    第二节 分析性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如何发现分析性写作的分论点

    第二步:如何对评估的分论点进行论证

    第三步:如何组织文章结构、进行语言

    表达

    第三节 批判性写作赏析 梁实秋:“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赏析:“丧家的”与“乏”

    练习题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前 言

    该教程是在北京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

    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

    2003年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门通选课

    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2004年纳入暑期学校课

    程。从2004年起,每年讲授两轮。春季的授课对

    象主要是“元培计划”的学生;暑期的授课对象主

    要是其他院系一年级的本科生。2000年秋,中国

    青年政治学院开始对“普通逻辑”课程进行改革,逐渐向“批判性思维”过渡,到2003年秋与北京大

    学同步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

    该教程是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承担教

    育部“十五”规划逻辑学教材系列项目中的子项目

    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除了教学实践

    和理论研讨之外,在教程的设计和写作中,试图

    满足“趣、味、劲”这三个字的要求。

    有趣,就是使人品尝到学习和训练的乐趣。

    无论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深思熟虑、审慎的思考

    态度,还是理解为自主的、自我校正的反思性思

    考方式;无论理解为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

    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还是理解为审验“什

    么是对的”的思维艺术,理解为建立良性商议交往的工具性艺术;无论理解为具有清晰性、相关

    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的

    批判性思考者,还是理解为积极运用一系列批判

    性思维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都认同批判性

    思维能够通过训练而得到改善和提高。理智的训

    练,尤其是思维基本功的训练通常是枯燥乏味

    的。要想使人在理智的训练中尝到乐趣,在讲解

    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方面要清楚准确、简洁明快

    和通俗易懂,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选择有吸引

    力的训练材料,选择能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技术

    和方法的训练项目并实施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

    最重要的是将理论和方法落实到实际的训练过程

    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就感,并

    因此而品尝到学习和训练的乐趣。

    有味,就是有地道的批判性思维的风味。在

    国外尤其是在北美,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很大的菜

    系,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基于不同的理念

    形成了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看法,编写出大量的

    具有不同风格的批判性思维教材。仅从哲学的角

    度来说,批判性思维至少有三种不同风格的课程

    设计:以理解和评估论辩的论证为核心,以亚里

    士多德的逻辑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具有逻辑风格

    的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强化了亚里士多德把

    对论证的研究用于“智力训练”的传统;以理解和

    评估说服性论证为核心,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具有修辞风格的课程设计,这

    种课程设计强化了亚里士多德把对论证的研究用

    于说服和演说的传统;以理解和评估合作式论证

    为核心,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话哲学中的辩证

    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具有交际风格的课程设计,这

    种课程设计强化了亚里士多德把对论证的研究用

    于“交际会谈”的传统。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是一

    道进口菜,不大可能把不同风格的课程设计熔为

    一炉,编写出一部“高、大、全”却是“不辣、不

    酸、不甜”的教材。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希望写

    出一部有“辣”味的教材,也就是具有逻辑风格的

    批判性思维教程。

    有劲,就是有逻辑的筋骨和理性的精神。从

    逻辑探究的角度发展出一套理解和评估论证的技

    术和方法,这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筋骨;选择好

    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材料,实施循序渐进的训练程

    序,这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血肉。筋骨与血肉的

    有机结合蕴涵着批判的理性精神。作为知识传播

    对象的逻辑科学,要想变成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筋

    骨,必须修剪那些对日常思维来说过于复杂的技

    术化的枝叶,吸收诸如对谬误、统计论证和因果

    论证等进行经验性研究的成果,逻辑是以科学研

    究与经验研究结合而成的工具这样一种身份,成

    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筋骨的。选择与日常思维密

    切相关而又方便易行的训练项目,贴近思维实际而又便于掌握批判性思维技术的训练材料,实施

    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这是使逻辑的观念和批判

    的理性精神在普通人心中扎根的途径。与无知相

    比,无理显得更加糟糕。大学生是职业的学习

    者,对于职业的学习者来说,多少具备一点理智

    的怀疑与反思精神,深思熟虑和严谨审慎的思考

    态度,追求清晰性、一致性、正当性和可靠性的

    思维习惯,以及独立自主和自我校正的思维技

    能,要比储备知识更有劲。

    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建设和教程设计中,北

    京大学的周北海教授、陈波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

    的陈慕泽教授积极参加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

    性意见。北京大学的宋文坚先生和周北海教授对

    书稿进行了审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在

    此致以诚挚的感谢。特别感谢张红樱老师对全书

    的文字所做的校正和加工,责任编辑田炜在出版

    过程中所做的辛勤工作,以及北京大学对该项目

    研究与教程出版的资助和支持。第一章

    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世界和人生给我们带来疑问,疑问引起思

    考,思考要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运用分析和

    推理,接受或者拒绝某种信念要依据好的理由,选择方案或者做出决定要进行审验和评估。人生

    充满了各种大小不同的问题,衡量我们的生活过

    得有多好,就看我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得有多

    好。《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辨之,笃行之。”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

    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就如何培养这种思维能

    力而言,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

    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门学科引导我们树立深思

    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

    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

    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

    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

    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意味着人运用他们的理

    智创造并形成了一种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并注

    定要在这种交往的处境中生活,就如同为适应生

    存而进化出完美体形和结构的海豹一样,只有大

    海才能为它们提供称心如意的生活环境。人类擅

    长推理,这意味着我们只有在能够运用推理能力

    的场合下,才会心满意足。如果人类发现自身处

    在不能推理的处境,将会像树上的海豹、游泳池

    里的猴子一样尴尬。

    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生存方式之中,包含着

    人们对世界或对它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信

    念和看法,我们把这一系列信念和看法的总和叫

    做世界观,它意味着表达这一系列信念和看法的

    一组陈述被人们认为是真实的。世界观是指导人

    们如何生活的最普通而直接的工具,当一个人认

    为他所感知和确认的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他

    就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人们是按着他们所

    确认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的,这不意味着他们

    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行动。世界观形成、发展

    与应用的模式如下〔1〕:图1 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图2 世界观的应用

    人们的世界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

    历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运用他们

    所形成的世界观做出选择和决定,并采取相应的

    行动,而且,人们通过终生的学习来不断发展和

    完善他们的世界观。由此,人摆脱了与世界打交

    道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获得了比其他动物更加充

    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广义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

    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

    方面的思维能力。具体一点说,批判性思维就是

    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思

    维能力。从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模式中

    可以看到,提出恰当的问题与做出合逻辑的推理

    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因此,从实质上说,批判性

    思维就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和做出合理论证的能

    力。“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自希腊

    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kritikos”源

    自“krinein”,意指做出决断。因而,“批判性”虽

    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它同

    样有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世有伯

    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伯乐做的就是批判性工作,他不仅具备淘

    汰劣质马的能力,同样具备挑选千里马的能力。

    “合理性”(reasonable)的词根是“reason”,源自拉丁文“ratio”,意思是计算、分析、估测。

    因而,理智(reason)被认为是运用经过训练的

    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reasoning)被理解

    为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解决问题或确定行动方针

    的过程。合理性决定就是通过推理对相信什么或

    者做什么所做出的决定。

    大部分人都同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值得发

    展的,也同意它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得到提高

    的,而不是靠天性或成熟的程度来决定的。谈到

    怎样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就如同教练员

    训练队员怎样踢球一样,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

    和方案。

    在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上,我们

    认为引导思考者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

    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开端;帮助思考者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

    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培养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学习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

    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并结合

    大量的思维训练学会如何在日常思维实际中运用

    这些技术和方法,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将掌握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技术和方法的思维技能

    训练视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不仅意味着思

    维技能训练是批判性思维这门学科或课程的主要

    目标,同时还意味着它是帮助人们树立并强化好

    的思维态度、培育并养成好的思维品质的理想途

    径。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好的思维品质基础

    上的,在讨论思考者应当具备哪些态度和观念,以及如何进行思维技能训练之前,先来明确我们

    对思维品质的看法。我们认为,好的思考者至少

    应当具备以下五项品质:清晰性、相关性、一致

    性、正当性和预见性。这五项品质既是面对相信

    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也是

    评估思考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般标

    准。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清晰性意味着思考问题要有层次。思考问

    题是要讲究层次的,比如思考“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它做以下三个层面的

    辨析。

    首先,如果在经验的层面上进行辨析,这个

    问题就简单了。就某一个鸡蛋所孵化出的小鸡而

    言,当然是先有蛋,后有鸡;就这只小鸡长大后

    所生的蛋而言,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如果在

    经验的层面上,仍然有人质问:你说先有蛋后有

    鸡,那鸡蛋又是从何而来?这显然是在玩弄混淆

    概念的把戏,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

    的鸡所生的蛋,两者辈分不同。

    其次,如果从追根溯源这个根本的层面上进

    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就成了一

    个不恰当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恰当的问

    题呢?因为提出这一问题,并准备对回答这个问

    题的人做进一步质询的人,他必须假定“蛋是由

    鸡生的”和“鸡是由蛋孵的”这两件事实。可是,根

    据生物进化论的常识,无论是鸡还是蛋,都是从

    非鸡非蛋的其他物种遗传、变异而来。也就是

    说,在追根溯源这个层面上,“鸡和蛋谁先谁

    后”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

    出来,所以说它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

    再次,如果从逻辑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先

    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而

    是指称“恶性循环”这种思维错误的代名词。比

    如,有这样一段议论:“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连自

    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了解别人的。可是,话

    又说回来,要了解自己也的确十分困难,因为不

    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怎么能做到自我了解

    呢?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一面镜

    子。”这段议论就是“恶性循环”或称“循环论证”,前面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后面又

    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这让人听了

    就会产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惑。

    在不同的层面上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

    论完全不同。“鸡和蛋谁先谁后”的问题,在经验

    的层面上是一个容易解决和不大可能引起争议的

    问题;在理论的层面上,它变成了一个不恰当的

    问题;在逻辑的层面上,它不再是个问题,而是

    指称“恶性循环”的代名词。可见,在不同的层面

    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

    的。

    清晰性意味着思考问题要有条理。让我们

    来看一则我与妻子的对话。我妻子是某中学的班

    主任,她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初中生,父母

    不在身边,班主任责任很大。一次,学生在饭馆

    打架要求她到场,快到晚上七点钟了,接完电话

    她与我有一段对话:

    妻: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小孩四岁多),我有急事要去学校。夫:不行啊,我答应学生七点钟为他们指导辩

    论。

    妻(不悦):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

    要?

    夫: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妻(更不悦):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那么喜

    欢他们,干脆跟他们去过好了!

    让我们来看这段对话涉及的问题:孩子由谁

    来看是一个事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妻子的思

    维陷入“非黑即白”的谬误之中:“孩子不由我照

    看,就得由你照看,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呢?”事实上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谁都能完成看

    小孩的任务。

    再看谁重要的问题,这明显是一个价值问

    题。妻子希望我回答孩子重要,结果我却说学生

    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傻子才会说学生重要。在

    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学生临时另找老师指导论辩

    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临时找个人替我看小孩却非

    常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去指导辩论重要。

    再看喜欢谁的问题,这明显是一个情感偏好

    的问题,难道因为重要就一定要喜欢吗?喜欢谁

    就应当跟谁过日子吗?在日常思维中,最大的条

    理混乱是把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情感问题交织

    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人们在同一时刻将太多

    的问题搅拌在一起思考是导致思维混乱的根源。

    清晰性还意味着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概念和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也

    就是逻辑标准和语言规范。想清楚的事情未必能

    表达清楚,没想清楚的事情肯定表达不清楚。如

    果一定要把没想清楚的事情诚实地写出来,那就

    会使读者无法读懂,从而造成理解与沟通上的障

    碍。是否想清楚涉及概念是否明确的问题;能否

    说清楚涉及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的问题。概念不清

    和语词滥用也是导致思维混乱的根源。例如:

    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所谓“写作思维动力”,其实就是“写作动力”,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写作动力更是写作主体广博的

    写作心灵背景和思维空间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场”性

    的心灵和思维能量。心灵、思维空间的拓展之所以会

    产生写作思维动力、能量,这是因为,它为写作思维

    的运行提供了一种空间背景、环境、前提、条件、信

    息,总之,一种心灵背景“场”。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任何系统的背景、环境为系统本身进行着某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流,正是这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

    流,对系统产生了系统运行的动力。对于写作行为和

    写作思维来讲,这种“背景性”、“信息性”、“场性”的

    写作动力比以前讲的那种“价值性”、“功利性”写作动

    力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2〕

    首先,将“写作思维动力”等同于“写作动

    力”是不假思索的、随意的。其次,“写作动力”有

    哪两个方面的含义,文中并没有做出明确清楚的

    交代。再次,在回答“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这个问题时,掺杂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之所

    以……这是因为……”属于对已给出的定义的解

    释;“根据系统论的思想,……运行的动力”属于

    对已给出的定义的论证;“对于写作行为和写作

    思维来讲,……更为重要”属于对已给出定义的

    评价。对定义的解释、论证和评价都不是对“什

    么是写作思维动力”这个问题的直接回答。更重

    要的是,如果没有对一个概念给出清晰、完整的

    定义,那么对这个概念定义的解释、论证和评价

    就会让人晕头转向。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相关性意味着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生活中充满大小不同的问题,若要有效地解决问

    题,必须集中精力,一次思考一个问题,围绕问

    题搜集相关的信息,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

    答,或者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将许多

    不相干的问题牵扯进来,或者对问题做出不相干

    的回答。让我们看一个通过牵扯不相干的问题,来逃避回答手中问题的例子:

    1984年,乔治·布什与丹·奎尔搭档竞选美国总

    统。当时人们攻击奎尔,说他的家族曾帮他挤进印第

    安纳州的国民卫队,以逃避去越南服兵役。对此,布

    什反驳说:“丹·奎尔曾在国民卫队服役,他的分队当

    时尚有空缺;现在,他却受到了爱国派们尖刻的攻击。……诚然,他没去越南,但他的分队也没有派往

    那里。有些事实谁也不能抹杀:他没有逃往加拿大,他没有烧掉应征卡,也肯定没有烧过美国国

    旗!”〔3〕

    布什面对的问题是:奎尔的家族是否曾经帮

    助奎尔逃避服兵役?布什游离了这个问题,大谈

    奎尔是否爱国的问题,他所摆出的一大堆事实性

    陈述,不能为回答逃避服兵役的问题提供任何相

    关的信息。逃避问题绝不是政治家的专利,还记

    得我与妻子的对话吗?谁重要和喜欢谁的问题,与孩子由谁来照看的问题是不相关的。

    相关性意味着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

    而不是情感心理。诉诸情感是政治家惯用的逃

    避问题的计策,布什在煽动人们的爱国心,试图

    赢得人们对爱国者的尊敬,从而希望人们对逃避

    服兵役的问题忽略不计。这种计策经常奏效的原

    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难以切断感情的

    纠葛,让我们用一个自我反省的例子来检验这种

    看法。

    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开车带着我们一家去

    植物园,倒车时车尾撞上了电线杆。我妻子

    说:“多亏撞的是电线杆,如果撞的是人,那可

    就糟了!”开车的朋友自我反省说:“我昨天睡得

    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我妻子试图用一

    个更严重的错误抵消当前的错误,开车的朋友试图寻找真正的原因,所找到的却是遥远的原因,一个苍白无力的假设。最具有竞争力的解释可能

    是驾驶技术和经验不足。对于一位有两年驾驶经

    验和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自信的人来说,认可这

    一点会严重伤害她的自尊心,所以,她宁愿寻求

    其他的解释。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承认问题。我们不

    能解决某个问题常常是因为不承认这个问题的存

    在。承认问题的障碍之一是情感心理的干扰。比

    如,承认某个问题的存在,可能意味着你先前的

    思考有许多漏洞,会让你在众人面前很难堪,也

    可能意味着你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会让你难

    以忍受,等等。

    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需要检视

    和评估大量相关的资料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障碍之一是懒惰和简单化的陋习。检

    视和评估大量相关的资料需要做十分辛苦的思考

    工作,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简单,讨厌复

    杂。对问题做简单的处理,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

    劳心伤神。比如,依靠专家或大众现成的意见,将多种可能简化为不是“是”,就是“否”,或者干

    脆依靠自己的愿望和直觉来处理,等等。

    在承认问题和寻求答案的问题上,需要的是

    理智的见解、深思熟虑和基于事实的分析与推

    理,如果不能摆脱对情感的依赖,不能切断感情的纠葛,就会使思考陷入快捷而劣质的选择判断

    之中。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会为此感到后悔,并

    付出相应的代价。

    清晰性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标准,如果表达

    思想的概念和语言是不清晰的,我们甚至不能确

    定一个人所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他所做的一切是

    否与问题相关也就不得而知。当然,满足了清晰

    性的要求,不等于满足了相关性的要求,比如,上述例子中所涉及的问题和回答都是清晰的,而

    其中的回答却是不相关的。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

    定。在相信什么与做什么的问题上,不一致的信

    念和行为是应当避免的,因为它会导致人们做出

    错误的决定。

    有一次,系里召开教学创新讨论会,一位讲

    授“艺术鉴赏”课的年轻教师说,他想在考试形式

    方面有所创新,认为原来课下写论文的形式过于

    单一,还应该允许学生以唱歌、跳舞、演奏乐器

    等多种形式,由老师现场打分通过考试。他还对

    这种考试方式的诸多优点进行了论证。有的同行

    还说这种考试方式挺好,我问他:“考试是谁考

    谁呀?”他似乎没明白我的意思。由老师给学生

    的表演打分,这不成了学生考老师的鉴赏水平了吗?我觉得这问题提得过于尖锐,马上对他

    说:“最好不这样考,有些学生虽然表演得好,可鉴赏力未必好。最主要的是这样考试没有统一

    的评判尺度,难以做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许多成语和典故,如韩非讲的“矛与盾”的故

    事、南辕北辙、东施效颦、此地无银三百两、背

    着太阳追赶自己的影子等等,描述的都是在人们

    的信念或行为中所存在的不一致的现象。不一致

    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不一致的行

    为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自相矛盾的

    主张必有一个是不能成立的,让我们来看苏格拉

    底在为自己申辩时的一个例子。苏格拉底当时面

    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拜新神;不崇拜城邦

    诸神。他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于是问美

    勒托:

    苏: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请美勒托澄

    清一下。

    美:此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

    者。

    苏:既然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是不能成立

    的。

    如果在理论系统中发现自相矛盾的观点,就

    等于宣告这一理论的破产。自相矛盾的观点有时

    也会出现在教科书中,这是令人难过的。例如:

    因此,一篇文章可以没有对比性的写作赋形思

    维操作,但绝对不可以没有重复性的写作赋形思维操

    作。……但是,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写作中都必须运

    用“重复”与“对比”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这要看具体

    情况灵活而定。有时只用“重复”,有时只用“对比”,有时二者兼而有之。〔4〕

    在相关性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一致性。比

    如,我说:“青蛙会唱歌,总是过着快乐的生

    活。”你说:“歌星会唱歌,可他们有时并不快

    乐。”你我谈论的对象不同,因而谈不上一致或

    不一致。我们不在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问题之间

    谈论一致,一致性总是针对同一个对象具有或不

    具有某种属性,或者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而言的。满足了相关性的要求,不等于满足了一

    致性的要求,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美勒托的回

    答和教科书的论述是清晰的、相关的,却是不一

    致的。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正当性意味着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

    做出担保。信念与信仰不同,一个人信仰什么可

    能不需要讲理由,但是,一个人相信什么却需要

    讲理由。比如,你相信对方偷了你的钱包,你必

    须拿出证据来。在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有许多不可靠的信念,最典型的恐怕是对超感应能力(比

    如,猜出已封好的信件中的内容、梦到某件事后

    来果然发生了、用意念的力量让骰子滚动等)的

    确信。有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

    在第一种情形中,教师把身穿紫色长袍、留着

    长发和大胡子的魔术师,作为不折不扣的超能力者介

    绍给学生,用简单的魔术技巧作为使人相信精神感应

    能力的证据,结果有77%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

    感应能力。在第二种情形中,教师告诉学生站在我们

    面前的是一位魔术师,不具有超感应能力,他的演示

    不过是一些障眼法和娴熟的技巧罢了,结果相信魔术

    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的学生虽然大幅度下降,仍然有

    58%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5〕

    试验表明,一些学生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难

    以置信地拒绝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做出解

    释的两个假设是:其一,相信超感应能力的信念

    显示了严重的认知偏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

    没看到魔术师之前就相信精神感应能力。个人的

    特定信念一旦形成,通常不会轻易改变,即使相

    反的证据摆在他眼前还是固执己见。偏见在相信

    什么的问题上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二,学生

    过于信赖“眼见为实”的经验和直觉,缺乏批判性

    反应能力。学生确信超感应能力的存在,并没有

    得到可靠证据的支持。可靠的证据是在不受人为

    因素和不恰当的测量方法干扰的情况下,在不同

    的观察者面前能重复得到同样结论的实验结果。我们在魔术师的超能力试验中没有得到这样可靠

    的证据,甚至当人们被告知,你相信的超能力只

    是一种技巧和手法,这种技巧和手法用简单的科

    学道理就可以得到解释,仍然不能消除对方确信

    超感应能力的观念。

    究竟基于什么相信呢?谁最有资格为我们的

    信念做出保证?当然是可靠的证据。基于个人的

    偏见、情感和愿望等,所获得的信念是不可靠

    的。

    正当性意味着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

    的。在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有的信念是非常坚实

    的,比如没有水生命就会死亡。有的信念不那么

    坚实,有的凡是儿童都爱吃冰淇淋。信念是否坚

    实取决于为它担保的理由是否是强有力的。如果

    理由是真实可信的,根据理由对信念支持程度的

    强弱来决定对信念的确信程度,这是正当的。如

    果我们对信念的确信度超出了手中所掌握的证据

    的担保能力,这种对信念的确信就是不正当的。

    根据你个人的经验,确信大多数儿童爱吃冰淇淋

    是正当的,确信所有儿童都爱吃冰淇淋就是不正

    当的,因为它超出了你手中的证据所能够做出担

    保的范围。

    超出理由担保能力的信念是有害的。从电视

    上看到飞机失事的报道,你觉得乘飞机太危险

    了,于是强迫老伴必须坐火车从北京去深圳;你见过的女秘书个个都井井有条,可你新雇用的女

    秘书却偏偏不是;你可能反对增加社会保障基

    金,因为无论增加多少,还是会有许多穷人存

    在。将个人的经验和陈规陋见凌驾于推理之上,严重妨碍了良好信念的形成与改善。

    清晰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不能保证信念的可

    靠性,由真实可信的理由和强有力的推理做出保

    证的信念是可靠的。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如果你拥有

    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

    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

    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

    的。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似乎是人的天性,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充满

    好奇心,向父母不断地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了

    解事情的起因会比一无所知更有安全感,还记得

    小时候对雷声和闪电的恐惧吗?还记得我们对原

    因不明的“非典”的恐惧吗?发现事情的原因之

    后,就会减轻这种恐惧感。我们都有解释和理解

    世界的愿望和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在这方

    面都很在行。让我们来看相声《蛤蟆鼓》里的一

    段:

    甲:蛤蟆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

    乙:因为它嘴大脖子短。

    甲:门后的字纸篓嘴大脖子短,它怎么不响?

    乙:因为那是竹子做的,所以它不响。

    甲:排箫是竹子做的,它怎么能响呢?

    乙:那上面不是有孔嘛!有孔的才能响。……

    这则相声讽刺了那种基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及

    其相互关联,来寻求事物成因的解释方式。在思

    考事物的原因方面,胡适先生有句名言:大胆假

    设,小心求证。如果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

    足,所得到的因果观念大多是不可靠的,基于这

    样的观念所做出的预见总是让人提心吊胆。

    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了解事物的

    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

    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

    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出门时会带上一把伞。

    分析事故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科学史

    上,这类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著名的一个是巴斯

    德向当时充满疑虑的人们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这位伟大的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

    明微生物引起发酵和传染病,首创用接种疫苗的

    方法预防狂犬病,发明巴氏消毒法等。巴斯德改

    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小孩子从一出生就

    不断地接种各种疫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霍乱、天花、麻风、肺结核等传染病面前,不再像

    过去那样束手无策,甚至包括饭前洗手的习惯都

    得益于巴斯德的细菌学说。

    解释的预见能力同样需要真实可信的理由和

    强有力的推理来做出保证。寻求对事物成因的最

    佳解释,并对所做出的解释不断地进行检验和修

    正,都离不开可靠的证据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在

    这方面,任何草率的断言和鲁莽的行动都是不可

    取的。第二节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有程度的区分,没有人完全不具

    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没有人完全拥有它而不需

    要改进。如何发展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美国

    著名的哲学家杜威特别强调,一位好的思考者必

    须能够同时把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性知识结合起

    来,并将二者融合为一。如果非要他在二者之间

    选择其一的话,他会选择正确的态度。发展正确

    的理智态度并非轻而易举,就如同生活中做其他

    有益的事情一样,需要改变某些习惯和思考方

    式,寻找一套好的训练方法,并付诸实践贯彻执

    行。

    一、正确的态度

    在日常思维中,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观念和理

    智的怀疑与反思态度是使我们的思考和论证不能

    尽如人意的重要根源。如果你认为自己天生就是

    一个糊涂虫,或者认为你的理智已经发展到无需

    改善的地步,那你就不会成为一位好的批判性思

    考者。如果在你的日常思维中,盲从、懒惰和简

    单模仿的陋习吞噬了深思熟虑的理智态度和怀疑与反思的理性精神,那恐怕不会取得好的思考效

    果。培养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必须从选择批判性思维的观念和态度开始。思考

    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朝着好的思考

    者的方向不断努力。好的思考者应当具备什么样

    的品格特征?国外的批判性思维专家有诸多不同

    的看法,我们选择其中的一组作为树立批判性思

    维观念和态度的参考〔6〕:

    1.试图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好奇心。

    2.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3.习惯问“为什么”,探求维护一种见解的理

    由。

    4.使用由可靠的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资料。

    5.思考问题顾及整体状况,对事物的解释顾及

    周围的情境。

    6.思考问题集中,不脱离主题。

    7.思路开阔,善于寻找其他可选择的方案。

    8.保持开放的思维空间,认真考虑他人的意

    见。

    9.依据充分的根据和理由采取或者改变一种观

    点或立场。

    10.在根据和理由不足的情况下,不轻易下判

    断。

    11.尽可能获得清晰、严谨的认知。

    12.了解所知的限度,检视其他的可能性而不

    是得出结论的证明本身。

    13.能意识到个人判断的局限性和认知过程中

    的偏见。

    14.有条不紊地处理复杂的事务,对下一步的

    行动步骤有所预见。15.从他人的表现中敏锐地觉察到他们的情感

    态度、知识水平和老练程度。

    16.能在广泛的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不必背诵这些条款,可以用它们来查验

    自己的思维取向,对与之相合的思维取向继续发

    扬,对欠缺的加以选择培养,对与之发生冲突的

    思维取向建议你加以调整。这就是培养批判性思

    维的良好开端。

    二、原则性知识

    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必须与原则性知识结合起

    来,才能使批判性思维能力日臻完善。尽管在如

    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不同的意见,在掌握

    逻辑探究的原则和推理方法的知识方面,却是大

    多数专家所认同的。

    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掌握评估

    论证的一系列批判性准则,它包括对所提出的问

    题是否恰当、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以及所做出

    的推理是否强有力进行评估的准则。它假设良好

    的信念和明智的决定是建立在对论证进行恰当的

    评估基础之上的。对论证的评估是一种反思性思

    考方式,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是这种思考方式

    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给出的论证的评估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宽容原则用于对给出的论证的理解

    (分析与重构),指的是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来

    理解论证的原则。中立原则用于对给出的论证的

    评估,指的是以批判性准则来评估论证的原则。

    让我们以下围棋的“复盘”为例来加深对这两个原

    则的认识。

    专业棋手下完棋后通常都会“复盘”,就是对

    实战中的棋局一步不错地进行恢复,并对实战中

    双方的下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像“金角银

    边草包肚”这类口诀,就是在“复盘”时总结出来

    的。专业棋手的“复盘”是满足宽容原则的典型,在恢复棋局的过程中,即使产生争议也是事实性

    的,非常容易解决。“复盘”阶段的评估是满足中

    立原则的典型,由于输赢已定,切磋的是棋艺,因而不论参加评估者的水平高低,或者这盘棋是

    何人所下,只要他分析透彻,评估得当,就会得

    到人们的认可。

    复盘式反思不夹杂个人的情感偏好和价值取

    向,是一种纯度相当高的批判性思考模式。会思

    考,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会反思,使人比

    其他动物更聪明。以反思的方式来指导如何思考

    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批判性思维的原

    则性知识不能为你如何思考具体问题、决定哪种

    信念值得接受等提供现成的答案,但是,它能为

    你进行思考、选择和做出明智的决定提供指导和帮助,就如同“金角银边草包肚”能指导你把棋下

    得更好一样。

    准确地理解论证需要掌握与陈述、问题、概

    念和推理相关的逻辑知识。日常思维中的论证大

    都是非标准的,使用批判性思维技术对之进行评

    估需要对论证进行分析与重构,比如,准确地识

    别论证的理由与主张、辨析争议的焦点,找出推

    理的线索和结构,揭示出论证所依赖的假设等。

    对论证进行分析和重构,一方面离不开逻辑知识

    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是训练我们理解论证

    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论证不能做出恰当的评

    估,常常是由于不能对论证做出清晰准确的理

    解,在阅读理解方面出现了问题。

    恰当地评估论证不仅需要掌握评估论证好坏

    的一系列批判性准则,还需要掌握与论证的谬误

    相关的知识。违反推理规则无疑是一种谬误,就

    如同踢球时拉人犯规一样。但是,有些谬误并不

    这么明显,就如同踢球时的“假摔”一样,需要积

    累范例式的思维经验,才易于把它识别出来。

    在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方面,人们提出

    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我们选择对论证的理解

    (分析与重构)与评估作为培养我们批判性思维

    技能的项目,从逻辑探究的角度发展出理解论证

    和评估论证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结合大量的练

    习和实践来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这套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我们所选择的方案不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技能的唯一方案,而是多种可供选择的培养方案

    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三、勤奋的实践

    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在明确批判

    性思维的态度和原则性知识,掌握理解和评估论

    证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在实践中

    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应用才能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能力的训练都特别注重

    基本功的训练,无论是弹钢琴,还是打篮球,都

    是如此。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不例外,深思熟虑、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具有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

    质,必须通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在思维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

    维习惯最重要。习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许多日常生活问题的处理

    是高度自动化的,这多亏有习惯帮忙。习惯是人

    们有效地应付周围环境和顺利生活的保障。发展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习

    惯,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必须选择批判性思维的

    观念和态度。此外,还需要有正确原则的指导和

    规范性知识的约束。最重要的恐怕是需要大量的实践。

    尼采说:“世上本无教育者,作为一位思考

    者,只应该说是自我教育。”〔7〕基本功训练总是

    十分辛苦但又报酬丰厚,自觉地行思维基本功的

    训练是每一位职业学习者应有的精神。

    在这里,需要纠正一种错误的看法,有一种

    观点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它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打破规范性思考的条条框

    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范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

    新的枷锁。”的确,飞人乔丹如果按照训练篮球

    基本功的规范和套路打球,他就不再是飞人乔丹

    了。然而,成为飞人的乔丹实际上不是打破了训

    练篮球基本功的条条框框,而是遵守这些条条框

    框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任何一位具有创新思想

    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思想家,都是遵守思维规范

    的大师。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

    批判性思维课程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北

    美继而在世界范围内陆续进入大学课堂,目前已

    成为次于符号逻辑而与逻辑导论并驾齐驱的逻辑

    课程之一。“美国哲学学会制定的哲学教育大纲

    指出,主修哲学的学生可以学两种逻辑课程,一

    是符号逻辑,二是批判性思维。如果一名学生主

    修哲学但以后不打算以哲学为职业,则选修批判

    性思维足矣。据初步统计,目前在美国大学特别

    是哲学系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占到40%以

    上。”〔8〕相比之下,在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学

    中,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设在近几年才刚刚起

    步。

    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

    基于对批判性思维不同的哲学理念和假设,形成了从不同的角度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和特点

    所作的不同理解和解释,由此而使批判性思维课

    程的设计风格各具特色。这里介绍三种具有不同

    风格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第一种是具有逻辑风格的课程设计。这种设计一方面拒绝使用形式逻辑的形式分析方法理

    解、分析和评估论证,另一方面主张运用逻辑的

    概念(如真假、有效性、可靠性、假设、内涵与

    外延等)和逻辑的方法(如定义、演绎、归纳、类比等),对论证做出理解和评估。设计批判性

    思维课程和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首先需要把诉

    诸理性的逻辑论证从诉诸情感和信誉的说服论证

    中区分出来,否则就难以对论证进行有效的评

    估。〔9〕说服者声称的合理论断未必就是合理

    的,满足听众的态度和愿望而被接受的理由未必

    就是好的理由。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而设计的课

    程,围绕对使用自然语言所做出的论证的理解、分析、重构与评估而展开,通过掌握一系列批判

    性思维方法和策略来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批判性

    生问题的能力。

    第二种是具有修辞风格的课程设计。这种设

    计认为,在公众论辩中,好的理由不取决于一系

    列真实断言的符合逻辑的安排,而是取决于听众

    对论证中的假设、知识和信念的接受力,在论证

    中能对听众产生效力的理由就是好的理由。对论

    证的理解、分析和评估应当回到亚里士多德《修

    辞学》的本质上来,声称他们使用的技术性术语

    只有情感(pathos)、信誉(ethos)和逻辑

    (logos)这几个经典概念。〔10〕这种设计以如

    何用好的理由进行说服为核心,展开对论证的应用型分析,重点解释针对不同的听众或读者,使

    用什么样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哪些文体特点

    或其他现象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思想、态度和信

    念,主要围绕讲演的说服力来对论证进行有效性

    评估。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示范和规范性写作

    训练,培养学生如何发现和运用好的理由,如何

    辨识听众或者读者的知识、信念和态度,选择有

    说服力的演说方式进行成功的说服论证。

    第三种是具有交际风格的课程设计。这种设

    计认为,合理的或者正当的决定是在合乎道德原

    则的、有效的商议与对话过程中做出的,人们在

    商议和对话过程中,各自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决定

    是相互影响的。论证不只是一方说服另一方的手

    段,更重要的是对话双方进行沟通、发现共同的

    目标和愿望、解决分歧和冲突的工具。批判性思

    维是我们建立良性商议交往的工具性艺术。〔11〕

    这种风格的课程设计把现代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和

    柏拉图的对话传统结合起来,认为批判性思维是

    处理商议交往发生“短路”(由于争议冲突而终止

    商议)和“交通阻塞”(由于缺乏有条理的意见交

    换步骤和不遵守对话规范而导致的交往混乱)的

    有效工具。这种风格的课程设计以构建合作式的

    论证和解决意见分歧为目标,把每个论据都看成

    是批判性讨论的一部分,无论它是明确的还是隐

    含的。它要求所提供的讨论规则要阐明:在讨论的各个阶段中,哪些步骤可以促进意见分歧的解

    决。探索在理性接受或驳斥某种观点的商议交往

    过程中,有哪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在发挥作用。

    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标准是论辩和对话程序是否有

    助于达成这一目标。

    在日常思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论证类

    型:论辩的论证,如法庭论辩和具有游戏性质的

    辩论比赛,追求单方面的获胜目标,为输赢而论

    辩;说服性论证,如政治演说、商业广告和教育

    中的劝服论证,单方面推销一己的主张,追求说

    服的可信性和接受性;合作式论证,如贸易谈

    判、政治磋商和日常的沟通与对话中的论证,以

    消除意见分歧、达成共识为目标,追求双赢。论

    证追求的目标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也会有

    所不同。上述三种不同风格的课程设计,分别以

    这三种不同的论证类型作为自己所侧重的分析、评估对象,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思想、修辞学思

    想,还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话哲学中的辩证思

    想,分别成为这三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

    关于通识教育最早的经典文献是耶鲁大学的

    《耶鲁1828年报告》,1978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

    的教授以182对65票通过一项决议,为通识教育

    制定了五项衡量标准。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等名校都受哈佛的影响,调整了本科教育

    战略。1993年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教育战略计划

    委员会”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衡量标准有以下十

    二项: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

    力。

    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

    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

    处的能力。

    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在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与上

    述本科教育战略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批判性

    思维能力不仅是衡量本科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

    准,也是研究生入学检测的主要目标。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刚刚起步,令人担忧的不是学生

    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是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例如:

    “归纳(General ization)在本书中泛指‘自上而

    下’的考题,即假定我们所面临的段落的推理成立,让我们从段落推理中得出一些东西。它与我们前四章

    所讲的假设、支持、反对、评价题型的最大差异是:

    归纳所面临的段落推理是肯定成立的推理,因此归纳

    是从上面段落中必然能得到什么,我们不能怀疑段落

    推理的合理性;而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考题所面

    临的段落是有待评价的推理,因此这四类考题是让我

    们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放到段落中对段落推理

    起到一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做逻辑推理题

    时,明晰问题目的永远是很重要的。让我们来看一个

    简单的推理:Only birds can fly, so XYZ can fly。如问

    题目的属于归纳题型,则这一推理必定成立,且我们

    可知其隐含假设为‘XYZ is a bird’;若问题目的属于假

    设、支持、反对或评价题型,那么这一推理不一定成

    立(即有待评价的推理)。因此我们只能根据问题目

    的不同,选择答案对该推理的成立与否起到相应的作

    用。”〔12〕

    中国文化缺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

    人们的思维素质中,逻辑观念淡薄,缺乏批判性

    思维意识。俗语说:缺什么,什么就显得弥足珍

    贵。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不只是表现在大学的

    课堂上,在改善和提高人们的思维素质方面具有

    重要的意义。在人们的日常思维中,针对现成答

    案的提问、对情感性的怀疑十分敏感而对合理性

    的质疑却置若罔闻、在需要做出理智决定时任凭

    情感愿望的参与、追求实用性强的目标而运用的

    却是中看不中用的手段、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交往方式强加于人的不良习惯、海绵吸水式的学

    习方式和榜样式的模仿行为、弘扬一元价值观之

    下的宽容精神而不给多元价值观留有兼容空间的

    专制价值理性,如此等等的现象足以说明改善思

    维素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松软板结的思维土

    壤,激活僵死的思考系统,增强思维空间的兼容

    性。批判性思维不能代替你做出什么事情应该去

    做、哪种信念值得接受等具体的决定,但是,思

    维土壤的改善、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思考系统的优

    化有助于使你的思维清晰流畅、有序而又生动活

    泼地进行,它能帮助你进行观念的更新和做出正

    当合理的决定。

    三、教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从本章已论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我们选择

    的是具有逻辑风格的课程设计,如何理解和评估

    使用自然语言所做出的论证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学习和运用对论证进行理解和评估的一套技术和

    方法是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训

    练,希望能够掌握理解和评估出现在自然语言语

    境中的论证的批判性方法和技术,学会如何使用

    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

    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

    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以及评估论证可靠性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还希望学习者能够将这一套技术和方法综合

    应用到日常的阅读与写作之中,不断强化深思熟

    虑的理智态度和怀疑与反思的理性精神,养成提

    出恰当问题和进行合理论证的思维习惯,提高终

    生学习的效率。

    除了本章的内容之外,该教程的其他内容由

    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由第二章至五章组成,这部分的主

    要目标是掌握对论证的基础进行理解和评估的技

    术和方法。论证的基础除了论证的概念外,主张

    (结论)和理由(前提)是构成论证的基本要

    素。主张是对所议论的主要问题的回答,是论证

    的目标;理由是支持主张的根据,假设是论证中

    未表述的潜在理由。因而,识别、分析和评估论

    证的主张与理由,不能不考虑其中的问题和假

    设。当然,澄清概念和语言的意义也是这一部分

    的重要内容,无论陈述主张,还是给出理由,都

    必须使用概念和语言。

    第二章通过明确论证的概念和学习简单陈述

    和复合陈述的基本知识,掌握识别论证的主张以

    及与之相关的谬误的一般方法,分析主张在论证

    中的一致性问题,为准确地理解和评估论证奠定

    基础。

    第三章在明确问题的特征、种类、结构及其责任性回答的准则的基础上,掌握识别问题的谬

    误和评估问题、使用提问的方式识别论证的主

    张、辨析争议的焦点的方法。

    第四章通过明确理由与原因、前提与假设的

    区别,熟悉对论证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图解论证以及对非正当理由在论证中的使用

    进行识别的方法。

    第五章在了解意义理论和熟悉语言用途的基

    础上,掌握澄清概念意义的逻辑方法。

    第二部分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这部分的

    主要目标是掌握对论证的核心进行理解和评估的

    技术和方法。论证的核心是推理,学习演绎推理

    和归纳推理的知识,掌握评估推理的批判性准

    则,识别推理中的错误以及揭示推理的假设,构

    成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在学习演绎推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

    揭示演绎推理的假设和评估演绎论证有效性的方

    法。

    第七章在学习归纳推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

    评估枚举论证、类比和比喻论证、统计论证和因

    果论证的方法。

    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八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

    将我们所介绍的批判性思维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

    到写作之中,通过这项综合训练希望能够为批判

    性阅读和写作提供有益的指导。思维训练离不开切合实际的训练材料,我们

    尽力向读者奉献好的练习题。

    注 释

    〔1〕Gary Jason, Critical Thinking: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Worldview.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p. 2.

    〔2〕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

    程》,第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3〕参见陈波:《逻辑导论》,第30页,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

    程》,第19—20页。

    〔5〕参见Eugene B. Zechmeister, James E. Johnson,Critical Thinking: A Functional Approach. 郑

    锦芳译,《做个思考的生活家》,第149—

    150页,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6〕Bruce R. Reichenbach,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McGraw-Hill, 2001, pp.

    14-15.

    〔7〕〔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杨

    恒达译,第54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5。〔8〕陈波:《逻辑导论》,第274页。

    〔9〕参见Tracy Bowell, Gary Kemp, Critical

    Thinking: A Concise Guide.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p. 2-5。

    〔10〕参见Lester Faigley, Jack Selzer, Good

    Reasons. Boston:Allyn Bacon, 2000, p.

    xiv。

    〔11〕参见Josina M. Makan, Debian L. Marty,Cooperative Argumentation: A Model for

    Deliberative Community.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2001, p. 81。

    〔12〕陈向东编著:《GRE GMAT LSAT逻辑推

    理》,第221页,新东方学校出国考试丛

    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第二章

    主张与断言

    第一节 论证的概念

    会思考的人经常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来自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来自行动决策。其中,有些问题属于怎么做都行的区区小事,有些问题

    则需要深思熟虑。对于那些需要深思熟虑的问

    题,只要你有意识地努力思考,就会得出一个确

    定的结论。比如,“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

    者“我们不能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的看法”,这些

    结论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它们是确定的。

    爱迪生在搞一个发明时遇到了困难,做了九百

    多次试验都失败了。他的一个朋友得知了这个情况,惋惜地对他说:“做了这么多次试验,一点儿结果也

    没有,真是太遗憾了。”爱迪生则笑着说:“谁说没有

    结果,我已经知道有九百多种东西都是不能用的

    了。”

    这则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管你做什么事

    情,总是有结果的,尽管这个结果可能不尽如人

    意。思考问题也是这样,并不是思考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出正确答案,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得出

    一个确定的结论。“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本身

    就是一个确定的结论。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强调

    是重要的。如果思考者真的认为对某些问题的思

    考没有结论,那么思考者会由于不肯浪费时间,或者不能解决问题而使他们的思考不容易收到任

    何效果。

    一、什么是论证

    思考的努力意味着通过寻求确凿的证据和有

    力的推理,来为使他人或自己确信某一结论提供

    最大的保证。思考的效果体现在结论所表达的主

    张(观点、计划、选择、决定等)在一定范围内

    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使他人或自己确信结论

    是正确的,尤其是使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

    性,最好的方式是诉诸确凿的证据和有力的推

    理。

    美国总统林肯早年当过律师。一次,他为一名

    被起诉有盗窃罪的被告进行辩护。原告方的证人提出

    一条证据:他曾在某日夜间的月光下亲眼目睹被告偷

    东西。林肯针对这条证据进行反驳,他指出:那一日

    夜间并没有月光,证人不可能在月光下看到被告人的

    行为,所以,证人在作伪证。林肯最终赢得了这场诉

    讼。

    确凿的证据和有力的推理是确信结论的理由,这些理由使得进一步的质询变得多余,从而

    证明了结论的合理性。确凿的证据和有力的推理

    使得确信你所提出理由的人,不得不在一定程度

    上确信你的结论,否则,他就会被指责为无理取

    闹。与无知相比,无理更加糟糕。

    一般说来,当一个人给出支持某个主张的理

    由时,这个人便提供了一个论证。在阅读与聆

    听、沟通与对话等思维活动中,面对他人或自己

    所提供的论证,积极的思考者会根据论证中的理

    由是否有足够的保证,来决定我们是否应该接受

    论证者的主张。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对所提

    供的论证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评估。

    论证是提供理由支持一个主张的说理方式。

    论证是由一系列陈述组成的,表达理由的陈述称

    为前提,表达被支持的主张的陈述称为结论。例

    如,针对证人的证言,林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证人在作伪证。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提出了两点

    理由:其一,那一日的夜间并没有月光;其二,证人不可能在月光下看到被告人的行为。

    二、论证与解释

    思考的努力还意味着通过寻求对事实和经验

    的解释,帮助我们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理解

    的愿望似乎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小孩子身上

    就有明显的表现:

    儿子:爷爷的鼻子为什么插着一根管子?

    爸爸:因为爷爷呼吸困难。

    儿子:爷爷为什么呼吸困难?

    爸爸:因为爷爷得了肺癌。

    儿子:爷爷为什么会得肺癌?

    爸爸:因为……

    只要爸爸有足够的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孩

    子通常会有兴趣不断地问为什么。其中,爸爸的

    回答不是在为支持某个主张提供理由,说服孩子

    确信这一主张,而是在为孩子已经观察到的事实

    提供解释,以便使孩子获得对事实的理解。

    解释与论证是有区别的。在论证中,我们提

    供证据证明某一主张是否真实或可信,而在解释

    中,我们试图表明事实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呼

    吸困难不是试图证明鼻子上插着管子的证据,因

    为父子双方都已经确知鼻子上插着管子是一件行

    为事实,而是通过指出呼吸困难这个事实,试图

    解释鼻子上插着管子这种特殊行为的目的,而且

    假设插着管子能达到解决呼吸困难的目标。这种

    基于某种假设的解释表明的是行为与目的的关

    系,被称为目的论的解释。同样,肺癌不是试图

    证明呼吸困难的证据,而是通过指出得肺癌这个

    事实,试图解释呼吸困难的原因,而且假设得肺

    癌能导致呼吸困难。这种基于某种假设的解释表

    明的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被称为因果解释。为了看清论证与解释的区别,再看一个例

    子:

    小王:小李,你为什么说我发胖了?

    小李:看看你的腰带,都要扣不上了。还有你

    的衣服,比从前有点紧。

    小王:还真是的,你说我为什么会发胖?

    小李:最近你饮食过量,而且缺乏锻炼,所以

    你就发胖了。

    小李的第一次回答给出的是证明小王发胖的

    证据,腰带要扣不上了、衣服有点紧,这是证明

    小王发胖的证据,不是小王发胖的原因,因而这

    次回答给出了一个论证。小李的第二次回答给出

    的是对小王发胖原因的解释,饮食过量、缺乏锻

    炼是导致小王发胖的原因,不是证明小王发胖的

    证据,因而第二次回答给出的是一种因果解释。

    在日常思维中,论证与解释经常缠绕在一

    起,对二者做出区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二者都

    是对“为什么”的直接回答,由“因为”所引导的陈

    述可能是一种解释,也可能是一个论证。我们只

    能给出区分解释与论证的粗糙准则〔1〕:如果上

    下文的语境指示A需要证明而B不需要,则“A,因为B”型的语段表达的是论证;如果上下文的语

    境指示A至少与B具有同样的真实性或可信性,那

    么“A,因为B”型的语段可能表达的是一种解释。

    区分论证与解释的意义是为了找出评估好的理由和最佳解释的标准。对事物成因的解释常常

    会促使我们信念的改变,好的理由能使我们确信

    这种改变是正确的。

    三、论证与推理

    论证是诉诸推理的说理方式,推理是根据一

    个或一些陈述(前提)得出另一个陈述(结论)

    的思维过程。论证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确立结论

    的真实性或可信性?推理的基本问题是:结论是

    如何根据前提得出的?是必然地得出?还是或然

    地得出?回答论证的基本问题需要依赖两方面的

    条件:一是必须断定前提为真,假的理由不能对

    任何主张的真实性或可信性提供保证;二是在断

    定前提为真的条件下,推理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了

    结论的真实性或可信性。回答推理的基本问题也

    需要依赖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只要求假设前提为

    真而不要求断定前提为真;二是找出从前提到结

    论的推理方法,并对导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做出清

    晰的刻画。

    推理有两种基本方法:演绎和归纳。请看以

    下这个简单的推理:

    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

    杨林感染的是一种“非典”病毒。所以,杨林的感染是致命的。

    从推理的角度看,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果

    它的前提为真,结论会如何?凭你已经具备的推

    理能力能够判定:如果这些前提是真的,结论也

    必然是真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牢固的

    逻辑关系叫做演绎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

    理称为演绎推理。现在,让我们稍微改动一下上

    面的例子:

    几乎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致命的。

    杨林感染的是一种“非典”病毒。

    所以,杨林的感染是致命的。

    这个推理与上一个有本质的不同。它的前提

    不能完全地保证它的结论,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是

    有限的,所以,如果前提为真,我们只能断定结

    论很有可能真。然而,如果我们接受它的前提,接着又坚持认为:“杨林的感染不是致命的”,那

    将是极端无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强

    有力的逻辑关系叫做归纳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

    点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从推理的角度看,我们不问这些推理的前提

    本身是不是真实的,如: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

    都是致命的吗?几乎所有“非典”病毒的感染都是

    致命的吗?杨林真的感染上“非典”病毒了吗?推理所关注的目标是前提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强

    弱,所断定的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关系,或

    者有或然关系。为此,推理只是假定而不是断定

    前提为真,论证则必须断定前提为真。这是推理

    和论证的主要区别。

    四、推理的有效性

    在演绎推理中,如果前提真,则结论不可能

    假。这种逻辑关系的性质被称为演绎的有效性。

    对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困惑是:是什么

    原因使得这种推理只要前提真,结论就不可能

    假?这里所说的“不可能”又是什么意思?

    一个大胆的解释浮现出来:有效推理的结论

    是否有可能只是在重复前提中隐含的某个主张?

    如果真是这样,就可以揭开演绎有效性的神秘面

    纱。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前提再否定结论,就等

    于通过否定结论而否定了前提,导致自相矛盾的

    陈述,而自相矛盾的陈述是不可能真的。让我们

    结合一个有效推理的例子来审查这个大胆的解

    释。

    关羽所求的或者是名,或者是义。

    名非关羽所求。

    所以,关羽所求的是义。

    让我们对这个推理的前提进行分析:第一个

    前提从根本上否定了关羽既不求名,也不求义这

    种情况。第二个前提否定了他所求的是名,从而

    排除了他不求义的可能性。否则,就违反了第一

    个前提——否定他不求名也不求义。排除他不求

    义的可能就等于承认他所求的是义,而这正是结

    论所要告诉我们的。再让我们看另一个有效推理

    的例子:

    如果小明旱冰鞋的轮轴受到摩擦,则轮轴会发

    热。

    小明旱冰鞋的轮轴受到摩擦。

    所以,小明旱冰鞋的轮轴会发热。

    第一个前提排除了旱冰鞋的轮轴既受到摩擦

    而又不发热的可能性。根据第二个前提,既然旱

    冰鞋的轮轴受到摩擦,早冰鞋的轮轴就不可能不

    发热——这正是结论要告诉我们的。否则,就得

    承认旱冰鞋的轮轴既受到摩擦而又不发热,而第

    一个前提已经消除了这种可能性。

    上面的分析间接地指出:至少前提中的某一

    部分的含义就是结论的含义。正因如此,为避免

    自相矛盾,承认前提为真就必须承认结论为真。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结论的含义早已包含在前提

    之中,演绎推理对论证还有什么价值?请看下面的例子:

    你的银行存单年利率是6.4%,每日计复利。因

    此,有效的年收益是6.6%。

    从两个重要的角度来说,这个推理的结论包

    含了“新”知识:其一,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前提所

    蕴涵的内容。其二,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是一

    个我们原来未发现而现在已经确信的真理。

    复杂的演绎推理的结论可能是令人吃惊的,尽管这些结论早已蕴涵在前提之中。在这样的推

    理中,这些结论“隐藏得如此之深”,若不借助逻

    辑分析和演绎法,根本无法看到其中的“新”内

    容。有人说:数学的历史主要就是根据前提导出

    有效结论的方法的发展史。演绎推理的威力不可

    小视。

    五、归谬与证伪

    演绎的有效性保证由真的前提必然地得出真

    的结论。自然地,一个问题会冒出来:演绎的有

    效性是否也保证由假的前提必然地得出假的结

    论?答案是否定的,这有点出乎意料。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让我们统一一下认识:

    当我们说某个推理的前提是真的,表示它所有的

    前提都是真的。反之,即使只有一个前提是假的,这些前提从总体上考虑也是假的。看下面的

    例子:

    所有中国人都是科学家。(假)

    李四光是中国人。(真)

    所以,李四光是科学家。(真)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假的,尽管这个推

    理在演绎上是有效的,它并没有把前提的假保送

    到结论中去。再看另一个例子:

    所有中国人都是科学家。(假)

    牛顿是中国人。(假)

    所以,牛顿是科学家。(真)

    这个推理是有效的,尽管前提都是假的,结

    论却是真的。这些例子说明,一个有效的推理可

    能有假的前提,同时又有真的结论。所以,演绎

    有效性保送真而不保送假。对于前提为假的演绎

    推理,其结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既然

    演绎有效性只能保证结论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

    假。你是否会想到:当我们需要证明一个主张是

    假的时,那演绎法是不是就没有用处了呢?答案

    又是否定的。

    有这样一种方法:为了证明某一主张为假,先假设它为真,然后有效地演绎出一个结论。接着检验这个结论而不是原有的主张,看它是真是

    假。如果是假的,则原主张为假。人们把这种演

    绎方法称为归谬法。在讨论演绎有效性时曾分析

    过,一个有效的演绎推理,至少前提中的某一部

    分的含义就是结论的含义,所以,如果它的结论

    假,则至少有一个前提是假的。看来,归谬法是

    建立在演绎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归谬法不只是我们用来反驳一个明

    知为假的主张的武器,在检验一个有真假可言,但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主张时,这种威力强大的

    方法才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可以设想:你有一个同学叫阿甘,你认为他

    是一个非常笨的人。加上你确信的第二个前提:

    北京大学从没有录取过像阿甘这么笨的人。于

    是,你得出结论:阿甘不可能被北京大学录取。

    然而,令你吃惊的事实是他被录取了。这意味

    着:“阿甘非常笨”或“北京大学从没有录取过这么

    笨的人”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你知道你对北

    京大学录取学生的看法是对的,排除腐败或录取

    错误等其他可能,那你就只好承认你对阿甘智力

    的判断是错误的。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直接验证

    一个主张,而是要通过演绎出来的结论大费周折

    呢?我们还记得,演绎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之中,演绎的结论通常比其前提简单得多。显然,查验一下阿甘是否被录取要比检验他的智力水平简单

    得多。

    通过检验演绎的结论来达到证伪目标的做

    法,在科学领域、案件侦破和事故分析中有不可

    估量的价值。科学原理及其他假说可能是极为概

    括和抽象的,科学工作者从这些具有高度浓缩性

    的原理或假说中演绎出某个简单的、可用实验的

    方式轻而易举地进行检验的结论。如果实验证明

    这一结论是假的,不论该假说有多深奥复杂,它

    都必定存在某种谬误。我们现在不但了解了一种

    证明某一主张为假的方法,也应该明白演绎推理

    只是假定而不是断定前提为真这种思维策略的重

    要性。

    六、论证的可靠性

    前提真实而且推理有效的论证称为可靠的论

    证。运用演绎推理所做出的论证叫做演绎论证,运用归纳推理所做出的论证叫做归纳论证。显

    然,把可靠性作为评估演绎论证的标准是恰当

    的,而把它作为评估归纳论证的标准则是不恰当

    的,因为归纳论证是不可靠的。“不可靠”的一方

    面意思是说:尽管前提是真实的,归纳推理并不

    能保证结论是同样真实的;另一方面,“不可

    靠”在这里并不意味着归纳论证的结论不具有任

    何可靠性。准确地说,归纳推理只能为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可靠性。通常把这种可靠性的程度称

    为归纳强度。

    可靠的论证是论证的一种理想模式。我们在

    较弱的意义上使用可靠性这个术语,把理由真实

    可信而且具有较高归纳强度的论证也看作是可靠

    的。当我们谈到论证的可靠性时,总是在具有一

    定程度差别的意义上使用它,或者说可靠性这个

    术语指的是可靠性程度的大小。现在,让我们来

    了解归纳强度这个概念。

    理解归纳强度这个概念与理解演绎有效性这

    个概念的一个重要差别是: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可

    以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完全的判

    定;归纳推理的强度不能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逻辑关系做出完全的判定。例如:

    我尝过的95粒柠檬都是酸的。因此,我吃的第

    96粒柠檬也是酸的。

    在这个推理中,前提强有力地支持了结论。

    如果前提事实上是真的,结论就有很大程度的可

    靠性。尽管仍然存在第96粒柠檬不是酸的这种可

    能性,但是,任何认为第96粒柠檬不酸的想法是

    不合理的,或者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此外,即

    使我有第96粒柠檬不酸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只是

    显得有些荒唐,并不与我尝过的95粒柠檬都是酸

    的这一事实相矛盾。果真我吃到的第96粒柠檬不是酸的,而是甜的,这只能让我感到惊奇,而不

    能使我陷入矛盾。

    让我们看另外一个例子:

    我奶奶刚过了95岁的生日。因此,她将能过96

    岁的生日。

    这个推理的形式与上一个相同,但是,推理

    本身却比较脆弱。我们知道,95岁的老人即使十

    分健康,也只有少数能再活一年。这就使得我奶

    奶有机会庆祝下一个生日的可能性小于我吃的第

    96粒柠檬是酸的这种可能性。

    判定归纳强度,除了依靠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逻辑关系外,还要考虑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有“多么紧密”。为了判定联系的“紧密程度”,或

    者称之为相关性,需要对推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

    有所了解。比如,只根据前提所提出的证据不足

    以判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还需要借助与柠檬和

    人的寿命相关的背景知识。再比如:

    荷叶、青竹、秋菊都是近视。因此,春兰也近

    视。

    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这

    个推理的归纳强度是不好确定的。让我们引入一

    些背景知识:荷叶、青竹、秋菊是春兰的亲姐

    姐,她们的父母也近视。我们还知道,近视有遗传性。这些背景知识大大提高了这个推理的可靠

    性程度。让我们引入另外一些背景知识:荷叶、青竹、秋菊和春兰是大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她

    们并没有亲戚关系。这些背景知识使得这个推理

    的可靠性程度非常有限。

    七、论证的谬误

    论证的谬误指的是论证的缺陷。论证的缺陷

    可能发生在主张、理由、推理这三个构成要素

    上,也可能发生在表达论证时所使用的语言上。

    在论证中对所提出的问题做不相关的议论,好似开无轨电车;论证中对主张(结论)的确信

    超出了其理由(前提)所保证的限度,就如同充

    气超过了轮胎承受的限度而使之爆裂一样。这都

    是论证的缺陷。论证中使用真实性或可信性悬而

    未决的理由为其主张提供担保,这也是论证的缺

    陷,就如同一个人到银行去贷款,如果他的担保

    人资金状况不明,担保是不会成功的。推理是理

    由为主张提供支持的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它是

    判定理由对主张给予多大担保力度的依据,这方

    面出现的差错无疑是论证的缺陷。语言不只是表

    达论证的工具,它也控制人的心智。培根

    说:“人们以为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

    情况: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2〕在这个意义上,培根教导我们警惕市场偶像。论证中的大多

    数缺陷都与语言的使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我们在谈论谬误时不牵扯论证者的不良动机

    和置信者的过失。但是,以下这种对谬误的看法

    是有趣而值得参考的。“谬误是置信者的过失,而不只是论证者的错误。”“联系到诡辩者的经典

    定义,诡辩者是‘有意地’犯谬误,问题的性质是

    谁犯了谬误还需重新认真考虑。‘故意’一词表明

    诡辩者知道自己提出的论证是不合理的,也就是

    说,诡辩者作为论证者,心中对所提出的论证结

    论的置信与论证强度是一致的,不然的话,何

    言‘故意’、‘有意识地’?他的动机正在于利用一

    个他自己很了然的不合理论证,去诱使接收者置

    信一个实际上前提并不支持然而好像得到支持的

    结论。如果他成功了,则接收者犯了谬误:对结

    论的置信度太高。正是在这一点上,从道义上判

    断,犯谬误的人是无辜的、值得同情的,不犯谬

    误的诡辩者却是可恶的:险恶的动机利用善良人

    的无知得以实现。然而从逻辑立场看,接收者犯

    了谬误,这正是他需要提高评估能力的原因;他

    在愤恨诡辩者狡诈的同时,更应探究受骗的根

    源。”〔3〕正如通过分析论证者是否在进行故意的

    欺骗,来界定谬误是十分困难的一样,通过分析

    接收者的置信是否恰当,来界定谬误同样会困难

    重重,这两方面的分析所牵涉到的心理因素是同样复杂的。对谬误的这种看法给我们的启发是:

    在对论证进行理解和评估时,不能忽视心理因素

    对论证的种种影响。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列出一份包括所有

    谬误在内的分类明确的清单,其中的困难之一是

    由于对谬误的定义不同,同一种谬误常常可以归

    入不同的类别;困难之二是人们还没有找到衡量

    所有谬误的统一标准。我们在讨论谬误时按照经

    验的做法,根据各章所讨论的问题,把与之相关

    的常见谬误分组介绍给大家。第二节 抓住断言

    提供理由支持一个主张意味着使用语言。从

    表达论证的角度考虑,用于表达论证的语句有陈

    述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用来表达观点和主张,疑

    问句用来表达论证所提出的问题。从理解论证的

    角度考虑,我们把有真假可言的语句称为陈述,对陈述的断定称为断言。论证被理解为通过已被

    断定为真的陈述来确证其真实性尚未被断定的陈

    述,论证的主张是一个陈述,确证这一陈述的真

    实性或可接受性是论证的目标。从解决问题的角

    度考虑,论证的主张就是作者对所提出的主要问

    题的直接回答,给出支持这一主张的根据和理由

    被理解为运用推理使人确信这种回答是正确的。

    面对所提供的论证,进行理解和评估的首要

    任务是识别和明确论证的主张。了解表达主张的

    陈述句和表达问题的疑问句是识别和明确论证主

    张的两条较好的途径。

    一、语句与陈述

    在给定的语言系统中,语句是合乎语法的一

    串字词。语句通常被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我们用语句表达思想、提出疑问、发出命令、抒发感情等,明确论证主张的目标使

    我们有必要对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深入的了解。

    陈述是有真假可言的语句。一般说来,只有

    对世界有所言说、可能有所揭示的语句才有真假

    之辨。通常陈述句是有真假可言的,符合事实的

    陈述为真,不符合事实的陈述为假。“陈述”一词

    作动词使用,指说出或者写出语句的动作或行

    为,如陈述案情、述职等;作名词使用,指说出

    或者写出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以肯定或

    否定的形式对世界所做出的描述。在绝大多数情

    况下,我们在名词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

    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通常无真假可言。

    例如:“你从哪里来?”这个问句在征询某方面的

    信息,没有传达有关事物情况的信息,因而无真

    假可言。我们一般用恰当或不恰当、好或无聊等

    评价所提出的问题,而不用真或假评价所提出的

    问题。但是,诸如:“难道世上会有无因之果

    吗?”这样的修辞性疑问句,实质上是以问句的

    形式表达的陈述,相当于说:“世界上没有无因

    之果。”

    祈使句传达的是一项命令,对于一项命令的

    内容,我们可以谈论它是否明智、是否合乎道

    义、是服从还是抗拒等,但不直接谈论它的真

    假。面对将军向士兵发出的一道命令:“冲啊!”士兵通常不会说:“将军,‘冲啊’是假

    的。”当然,有“假传圣旨”的说法,这一说法涉及

    命令由谁发出的问题。命令的内容是什么与命令

    是由谁发出的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命令的内容

    表达的是一种意愿或要求,不牵涉事实问题,因

    而无真假可言。命令的发出或转达涉及事实问

    题,因而是有真假可言的。当我们说“和珅假传

    圣旨”时,说出的是一项陈述,而不是在发出一

    道命令。

    感叹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不直接传达事物

    情况的信息。例如:“祖国啊,我的母亲!”表达

    了说话者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谈论

    一个人感情的真假,比如:“文涛告诉我他热爱

    自己的祖国,他在谈论自己祖国的言语之间,脸

    上充满了激动的表情。”当我们这样谈论一个人

    的感情时,我们是在描述他的情感事实,基于这

    种描述我们了解了某人情感方面的信息。描述情

    感事实的陈述是有真假可言的,抒发自己感情的

    感叹通常是无真假可言的。有趣的是,许多感叹

    句意味着某个陈述。比如:“珠穆朗玛峰可真高

    啊!”在发出这种感叹时意味着“珠穆朗玛峰是很

    高的山”这个陈述,否则我们就不会发出这样的

    感叹。对于这类感叹句,我们说它间接地表达了

    一个陈述。

    陈述与陈述句是有区别的:其一,表达陈述的语句不必是陈述句。例

    如,“难道真理还怕批评吗?”这个反问句间接表

    达的陈述是:真理是不怕批评的。“他是我的长

    辈啊!”这个感叹句间接表达的陈述是:他是我

    的长辈。另外,陈述句所表达的也未必都是陈

    述。例如,“我问你考得怎么样。”这个语句形式

    上是陈述句,表达的却是一个疑问。类似

    地,“我命令你出去。”表达的是一项命令,“我祝

    你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表达的是良好的祝愿。

    这类形式的陈述句都是无真假可言的语句。

    其二,相同的陈述可以用不同的陈述句表

    达。比如,“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和“没有无

    因之果”是两个不同的语句,表达的是相同的陈

    述。

    其三,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相同的语句有

    时会表达不同的陈述。例如:“小王在火车上画

    画”,这个句子可能在陈述小王坐在火车的座位

    上画画这个事实,也可能在陈述小王把画画在火

    车上这个事实。结合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通常

    能够识别一个语句陈述的确切含义。如果结合具

    体的语境,仍然不容易识别一个语句陈述的确切

    含义,那它就很有可能是由于对语言的误用而导

    致的歧义句。

    二、陈述与断言断言就是对陈述的断定。陈述对事物情况有

    所言说,透露了有关事物,情况的信息,进而对

    事物的情况有所揭示。如果所揭示的内容与事实

    相符合,所做出的陈述就是真的,否则便是假

    的。例如,“毛泽东是湖南人”为真,而“毛泽东是

    四川人”则为假。断言则是对陈述的断定,如果

    断定一个真的陈述为真,或者断定一个假的陈述

    为假,这个断定就定是正确的。如果断定一个真

    的陈述为假,或者断定一个假的陈述为真,这个

    断定就是错误的。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断

    定“鹿是马”为真。但是,“鹿是马”是假的陈述,它不因赵高断定其为真而变成一个真的陈述。相

    反,正因为赵高断定了一个假的陈述为真,我们

    才说他的断言是错误的。

    真与假是陈述的性质,这种性质是描述性

    的。有些陈述的真实性(真的性质或假的性质)

    是明显的或者是没有争议的,因而无需对它进行

    论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无需论证“毛泽东是

    湖南人”、“雪是白的”这类陈述的真实性。有些陈

    述的真实性是不明显的或者是有争议的,因而需

    要对其真实性做出论证。例如,“《老子》是战

    国晚期的作品”、“传染‘非典’的病毒是一种冠状

    病毒”这类陈述的真实性就是不明显的,易于引

    起争议的。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所有陈述的真实

    性都是不明显的或者是有争议的,否则,我们就不能通过使用推理的手段证明某个陈述的真实

    性,无法为确证某个陈述的真实性提供真实的理

    由;也不可能所有陈述的真实性都是明显的或者

    是没有争议的,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论证了。

    对与错是断言的性质,这种性质是规范性

    的。从实质上说,论证是通过断定一系列陈述为

    真,来确认某一个陈述的真实性。其中的确认依

    赖于担保者的合法性,即断定理由(前提)为真

    的合理性,以及理由支持主张(结论)的合理

    性。论证的主张是否正确取决于论证是否具有合

    理性,不取决于主张所断定的陈述是否符合事

    实,因为主张所断定的陈述是否符合事实或者是

    否可信,这正是论证需要澄清和确认的。

    在使用陈述与断言这两个术语时,当我们只

    是使用“毛泽东是湖南人”这个语句时,这个语句

    表达的是一个陈述;当我们断定“毛泽东是湖南

    人”这个陈述时,通常有以下这样的表述:

    我认为毛泽东是湖南人。

    没错,毛泽东是湖南人。

    毛泽东是湖南人,这还用说。

    我们把以上这样的表述称为断言。显

    然,“毛泽东是湖南人”这个陈述本身也是有所断

    定的,否则,它就不是一个有真假可言的语句。

    但是,我们不在这个层面上使用断言这个词,而在被断定的陈述这个层面上使用断言这个词。

    三、断言与主张

    论证的主张也称论点。论证中需要提供根据

    或理由进行支持和维护的主要观点,在论证中它

    是以断言的形式存在的。设想一位作者论证的主

    张是:《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不同的读者

    可能会产生以下各自的主张:

    我认为《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

    我不认为《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

    《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品,还是春秋末期的

    作品,我说不准。

    这三种主张都含有“《老子》是战国晚期的

    作品”这一陈述,差别是他们对这个陈述的断定

    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主张。

    对“《老子》是战国晚期作品”持肯定观点的人会

    受到该陈述的正面约束,持否定观点的人则会受

    其反面的制约。在这两种情况下,当主张遭到怀

    疑或批驳时,主张的持有者有维护各自主张的责

    任,除非他收回或放弃自己的主张。上述第三种

    持中立观点的人,对“《老子》是战国晚期的作

    品”这一陈述没作断定,或者说是零断定。当某

    人不愿意把自己约束在某一种特定的观点之中,或者他对某种特定的观点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看,就会出现零断定的情况。零断定也可能是出于这

    样的考虑:自己被有关《老子》成书年代的观点

    约束起来是不明智的,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信息

    和根据。也可以说,持中立观点的人没有主张,所以,他既不受陈述的正面约束,也不受其反面

    的制约,更谈不上有维护主张的责任。

    区分陈述和断言对明确论证的主张有以下几

    点重要意义:

    其一,便于识别论证的主张。通常我们会从

    推理的角度,根据引导结论的标志词来识别论证

    的主张。这样的标志词诸如“所以”、“因此”、“可

    见”、“显然”、“由此证明”、“由此可见”、“简而

    言之”、“总而言之”等等,位于这些标志词后面的

    陈述便是结论。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论证的文

    字和语言材料会省略引导结论的标志词,尤其是

    那些喜欢开门见山的作者,把想要论证的东西放

    在开篇,这时作者若使用引导结论的标志词就显

    得滑稽可笑。寻找主张的另一条线索是关注断定

    陈述的断定词。例如:

    我认为,《老子》的年代晚于孔子很久。

    依我看来,浪漫的爱是为操纵女人而设计的。

    我们必须承认:贫富的差别越来越大。

    荀卿的名学,完全是演绎法。

    对于“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我深表怀

    疑。

    替古人的著作做“凡例”,那是很危险的事业,我想是劳而无功的工作。

    中国经济的发展会给美国带来威胁。可是天晓

    得,这一观点实在一无是处。

    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的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

    的、什么是最小的实际事物。

    在上述表达主张的断言中,断定陈述的标志

    词是明显的。当然,这些标志词也常被省略,在

    此情况下,通常借助于上下文的语境可以使中心

    论点变得明朗。总之,区分陈述和断言会为我们

    识别论证的主张带来更多的线索。

    其二,便于澄清某一主张的确切意义。区分

    陈述和断言能够使我们对陈述进行独立的研究,通过分析哪些陈述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哪些陈述

    之间具有蕴涵关系、哪些陈述之间具有等值关系

    等,澄清某一主张的确切意义以及不同的主张对

    立或一致的程度。对陈述的断定有肯定和否定两

    种形式,如果不考虑断定的程度问题和其他语境

    因素,对陈述持肯定的观点就等于陈述所表达的

    观点,而对陈述持否定的观点则会产生较大的变

    化。例如:“说《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作品,并

    且是老子所作,这是荒唐的。”这一断言的确切

    意思是什么?

    (1)《老子》既不是春秋末期的作品,也不是

    老子所作。

    (2)《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作品,但是,它不

    是老子所作。(3)《老子》不是春秋末期的作品,但是,它

    是老子所作。

    (4)《老子》不是春秋末期的作品,或者,它

    不是老子所作。

    陈述(1)、(2)、(3)都是这一断言的

    含义,而陈述(4)则囊括了前三个陈述的含

    义,它所表达的是这一断言的准确含义。有趣的

    是,前三种主张各自所需要提供的理由,要比主

    张陈述(4)强得多。陈述(2)和陈述(3)表

    达的观点正相反,持这两种主张的人需要提供截

    然不同的证据来支持他们各自的主张。

    其三,便于我们明确主张的断定程度。在论

    证中,对陈述的断定有不同的方式。从断定程度

    上看,有较强的断定方式,例如:“顾先生(顾

    颉刚)说《吕氏春秋》‘简直把《老子》五千言的

    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这是骇人听闻的控

    诉!”也有相对较弱的断定方式,例如:“这样看

    来,颉刚说的《老子》五千言有三分之二被吸收

    在《吕氏春秋》里,这是不能成立的。”〔4〕从

    论证策略上说,对主张的断定程度制约着根据和

    理由的强弱,对主张的断定程度越强,对维护这

    一主张的理由的要求就越高。这就好比到银行去

    借钱,贷款15万元,以价值20万元的房子做抵押

    可能是恰当的,若同样以这套房子做抵押提出借

    贷150万元的要求,不但不会达成协议,恐怕还会被银行的人士耻笑。

    明确主张的断定程度和范围对评估论证的合

    理性有战略意义。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尤其是那

    些长篇大论,论证的主张不止在开头或结尾说一

    遍,经常在论证过程中重申其论点。重申论点

    时,主张的力度以及主张所涉及的范围可能会有

    微妙的变化,尤其是作者在为当初设立的论证目

    标提供理由而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常常会对他

    或她所坚持的主张进行修正。如果这种变化较

    大,就会破坏论证的同一性。第三节 简单陈述

    在论证中,主张的真实性需要通过使用推理

    的手段依赖理由的真实性而得到间接的确认。推

    理是建立在陈述有真假可言的性质以及陈述之间

    的真假关系的基础上的。明确陈述真与假的性

    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前提与结论之间的真假

    关系,需要从区分陈述的类别开始。基于陈述的

    结构,可以把陈述分为简单陈述和复合陈述。简

    单陈述是不包含与自身不同陈述的陈述。例如:

    鲸是肥胖的动物。

    有些海洋动物是胎生的。

    曹丕和曹植是兄弟。

    对这些陈述的结构仍然可以继续分解,比

    如,可以从中分解出“有些”、“海洋动

    物”、“是”、“胎生的”,但这些成分已不再是陈述

    了。因此,简单陈述是陈述的最小单位。复合陈

    述则是包含着与自身不同陈述的陈述。例如:

    鲸是水生动物,并且是哺乳动物。

    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则物体生热。

    构成复合陈述的陈述称为子陈述。以上陈述

    是由两个子陈述构成的复合陈述,称为二元的复

    合陈述,如“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则物体生热”是

    由“物体受到摩擦”和“物体生热”这两个子陈述构

    成的。当然,复合陈述也可以是多元的。例如:

    这些藻类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做工业原料,甚至可以从中提取某些贵重的金属元素。

    这只蜜蜂或者是蜂王,或者是雄蜂,或者是工

    蜂。

    如果统计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而且计算没有

    错误,那么这份统计结果就是准确的。

    一、直言陈述

    直言陈述指的是揭示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

    属性的陈述。比较以下两组陈述:

    A组陈述都是对某一个体对象的描述,对某

    一个体对象有所言说不牵涉个体数量的多少问

    题,我们把这类对独一无二的对象有所揭示的陈述称为单称陈述;B组陈述则是对一组个体对象

    的描述,涉及所言说的对象数量问题,我们把这

    类涉及描述对象数量多少的陈述称为量化陈述。

    就陈述是有所言说、有所揭示的语句而言,它或者表明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或者表明事物不

    具有某种属性。表明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陈述称

    为肯定陈述,表明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陈述称

    为否定陈述。前面我们曾讲过,如果不考虑对陈

    述断定的程度和其他语境因素,对陈述持肯定的

    观点,就等于陈述所表达的观点。现在,让我们

    把讨论的焦点对准断言的另一种形式:对陈述的

    否定。

    由于单称陈述不牵涉对象数量的多少问题,对单称陈述的否定就等于相应的否定陈述。例

    如:“我不认为鲁迅是文学家”等同于“鲁迅不是文

    学家”。对量化陈述加以否定,情况就会有所不

    同。例如:“我不认为有些人是文学家”,其准确

    含义是“所有人都不是文学家”,而不是“有些人不

    是文学家”。下面让我们集中精力讨论量化陈述

    及其否定。

    二、量化陈述

    上述B组陈述具有如下共同的结构:

    [量词]+[主词]+[系词]+[谓词]

    量词有两种:“所有”和“有的”,用来约束主

    词所表示的对象的数量。“所有”叫做全称量词,主词受它约束的陈述叫做全称陈述。“有的”叫做

    特称量词,主词受它约束的陈述叫做特称陈述。

    系词有两个:“是”和“不是”。“是”叫做肯定

    系词,由它联结主词和谓词形成的陈述叫做肯定

    陈述。“不是”叫做否定系词,由它联结主词和谓

    词形成的陈述叫做否定陈述。

    我们把量词、系词、主词和谓词统称为词

    项,用大写字母S表示主词,用大写字母P表示谓

    词,根据量词和系词可以区分出直言陈述的四种

    标准形式:A、E、I、O。

    三、矛盾陈述

    对陈述的否定与否定陈述不是同一个层面上

    的概念。否定陈述(全称否定和特称否定)属于

    陈述的层面,而对陈述的否定属于断言的层面。

    对陈述的否定,既包括对简单陈述的否定,也包括对复合陈述的否定,或者说,它包括对任何陈

    述的否定。我们把被否定的陈述称为原始陈述,把对原始陈述的否定称为原始陈述的矛盾陈述。

    正如我们曾经分析过的那样,当我们

    对“《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作品,并且是老子所

    作”持否定的观点时,其确切含义不是直观的。

    在理解和评估论证时,经常需要把通过对陈述的

    否定而形成的否定观点展开,以更加简明清晰的

    陈述展示这种否定观点的准确意义。

    让我们看对量化陈述的否定和展开它们所得

    到的简明清晰的陈述:

    首先,凭直观我们能确定D组陈述比C组简

    明,而且D组陈述与C组相应的陈述具有相同的意

    思。

    其次,无论是C组还是D组,各个陈述只是形

    式不同,主词指示的对象是相同的,谓词描述的

    性质也是相同的。这一点对识别或判定主张的一

    致性是重要的。在论证中,通常需要对“歌星是快乐的”与“有的歌星是快乐的”或“有的歌星不是

    快乐的”等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比较,因为它们都

    是对“歌星是否快乐”这一问题的回答。通常不去

    比较诸如“歌星是快乐的”与“歌星是肤浅的”或“青

    蛙是快乐的”等所表达的观点的异同,除非我们

    想指出论证者犯了不相关的谬误,因为“歌星是

    否快乐”与“歌星是否肤浅”或“青蛙是否快乐”分别

    属于不同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矛盾陈述。“并非所有

    的歌星都是快乐的”是“所有的歌星都是快乐的”的

    矛盾陈述,由于“有的歌星不是快乐的”与“并非所

    有的歌星都是快乐的”意思相同,所以,“有的歌

    星不是快乐的”与“所有的歌星都是快乐的”是相矛

    盾的。这里的“矛盾”是什么意思?是否意味着:

    相矛盾的两个陈述,如果其中的一个为真,另一

    个就必然假。而且,如果其中的一个为假,另一

    个就必然真。果真如此,是否有更加直观的方法

    来展示这种真假关系的必然性?

    四、对当关系

    就量化陈述的四种标准形式而论,在具有相

    同的主词和相同的谓词的情况下,借助瑞士数学

    家欧拉的图示法,不仅能帮助我们看清相矛盾的

    陈述之间的真假关系,而且能帮助我们看清A、E、I、O这四种陈述形式之间可能具有的各种真假关系。

    从标准陈述的形式上看,我们可以把主词所

    表示的对象与谓词所描述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

    为主词所表示的对象类和谓词所描述的对象类之

    间的关系。例如,“所有的金属是有重量的”这个

    陈述,表示“金属”指示的对象类的分子全部包含

    在“有重量的东西”所描述的对象类的分子之中。

    所有S是P:表示S类的分子都是P类的分子。

    所有S不是P:表示S类的分子不是P类的分子。

    有的S是P:表示有S类的分子是P类的分子。

    有的S不是P:表示有S类的分子不是P类的分

    子。

    这里,我们把陈述形式中的S与P之间的关

    系,理解为S类分子与P类分子的相容或不相容的

    关系。现在,让我们考虑S类分子与P类分子可能

    具有的相容或不相容的关系。这种关系总计有五

    种,瑞士数学家欧拉用如下这样的图形表示这五

    种关系:

    主词和谓词具有全同关系的陈述如:商品是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种属关系的陈述如:所有青蛙都是动物。具有属种关系的陈述

    如:有些动物是哺乳动物。具有交叉关系的陈述

    如:有些科学家是诗人。具有全异关系的陈述

    如:所有奇数都不是能被2整除的数。假如在四

    种标准陈述形式中,S代表的主词是相同的,P代

    表的谓词也是相同的,根据欧拉图,就可以直观

    地确定四种陈述形式的真假值及其相互间的真假

    关系。

    根据以上图表所反映的真假情况,在A、E、I、O之间存在着以下四种有规律的联系:

    矛盾关系,即A与O、E与I的关系。具有矛

    盾关系的两个陈述,它们之间不能同真,也不能

    同假,因而同时断定二者为真会导致矛盾。矛盾

    关系的规律是:在两个陈述中,如果断定其中的

    一个为真,可以推出另一个必然假;如果断定其中的一个为假,可以推出另一个必然真。

    根据这一规律,对矛盾陈述的一端进行否

    定,就可以得出以下等值式:

    “SAP”等值于“并非SOP”

    “SEP”等值于“并非SIP”

    “SIP”等值于“并非SEP”

    “SOP”等值于“并非SAP”

    从属关系,又称差等关系,即A与I、E与O

    的关系。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陈述,一个是全称

    陈述,一个是特称陈述。从属关系的规律是:如

    果断定全称陈述为真,可以推出特称陈述必然

    真;如果断定特称陈述为假,可以推出全称陈述

    必然假。从属关系是蕴涵关系的标准形式之一。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出以下蕴涵式:

    “SAP”蕴涵“SIP”

    “SEP”蕴涵“SOP”

    “并非SIP”蕴涵“并非SAP”

    “并非SOP”蕴涵“并非SEP”

    蕴涵式不能逆推,也就是说,我们只能

    由“所有S是P”的真推出“有些S是P”为真,不能反

    过来,由“有些S是P”的真推出“所有S是P”为真,因为当“有些S是P”取值为真时,“所有S是P”的真

    假是不确定的。同样,我们只能由“有些S是P”的

    假推出“所有S是P”为假,反之,则不能成立。这是蕴涵式与等值式的主要区别。

    反对关系,即A与E的关系。具有反对关系

    的两个陈述,两者不能同真,却可以同假。反对

    关系的规律是:在两个陈述中,如果断定其中的

    一个真,则另一个必然假;但是,如果断定其中

    的一个假,则另一个的真假是不确定的。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出以下蕴涵式:

    “SAP”蕴涵“并非SEP”

    “SEP”蕴涵“并非SAP”

    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的主要区别是:矛盾关

    系,如A和O之间,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或者“所

    有的人是动物”,或者“有些人不是动物”,二者必

    居其一。反对关系,即A和E之间,则存在第三种

    可能。如“所有的人是勤劳的”和“所有的人不是勤

    劳的”,这两个陈述可能都是假的,而“有的人勤

    劳”或“有的人不勤劳”这样的第三种可能是存在

    的。因此,不能根据一个陈述为假,而推出另一

    个陈述假。然而,可以根据一个陈述的真,推出

    另一个陈述的假。如可以由“所有的人是动物”的

    真,推出“所有的人不是动物”为假。

    下反对关系,即I和O的关系。具有下反对关

    系的两个陈述,二者可以同真,不能同假。下反

    对关系的规律是:在两个陈述中,如果断定其中

    的一个为假,可以推出另一个必然真;但是,如果断定其中的一个为真,则另一个的真假是不确

    定的。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出以下蕴涵式:

    “并非SIP”蕴涵“SOP”

    “并非SOP”蕴涵“SIP”

    由于I与E、O与A具有矛盾关系,所以,下反

    对关系与反对关系正好构成相反的关系,即具有

    反对关系的两个陈述不能同真,可以同假;而具

    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陈述则可以同真,不能同

    假。因此,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陈述虽然不能

    由断定其中的一个为真,去推断另一个的真假,但是,却可以由断定其中的一个为假,而推出另

    一个必然真。

    在传统逻辑中,为了便于掌握上述A、E、I、O之间的各种真假关系,尤其是其中有规律性

    的联系——对当关系,通常用如下图形直观地表

    示出来,称之为“对当方阵”。五、陈述的标准化

    日常思维使用的自然语句是没有经过任何逻

    辑加工的语句,为了能够对推理和论证进行逻辑

    的理解,有必要对自然语句进行加工,把不具有

    明确陈述形式的自然语句翻译为标准形式的陈

    述。

    1.正确区分主词和谓词

    主词省略和谓词名词化:在日常语言中,主

    词常省略,需要从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昨天

    来到北京”,这个句子的主词不是“昨天”,而

    是“我”或“我们”,可改写成“我昨天来到北京”,或者“我们昨天来到北京”。关于谓词,无论使用

    的是形容词还是动词,都可以改写为名词,这就是所谓的名词化。如“蜂是小的”改写成“蜂是小的

    动物”、“青蛙会跳舞”改写成“青蛙是会跳舞的动

    物”等。

    复合主词与复合谓词:在日常语言中,要注

    意区分由多个主词和一个谓词构成的陈述。例

    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是太阳系的行星”。这

    种陈述可以看作是直言陈述的压缩形式,可分解

    成“水星是太阳系的行星”,“金星是太阳系的行

    星”等。但是,如果说“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是太

    阳系的九大行星”,就不能进行上述的分解。因

    为在这个陈述中,主词其实只有一个,它是

    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个复合概念构成的。

    复合谓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长征

    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这种陈述也

    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陈述。但是,“直言陈述是

    由量词、主词、系词和谓词组成的”这样的陈

    述,就不能分解。因为谓词中任何一个单独的要

    素都不能成为主词的独立谓词,所以,这样的谓

    词也可以看作是由复合概念构成的独立的谓词。

    2.全称陈述

    在日常语言中,下面这些语句表达的是全称陈述:

    凡是商品都是为交换而生产的。

    心理过程为任何高等动物所具有。

    每一位公民都享有生存权。

    个个正方形都是四边相等的。

    人人是英雄。

    全称量词“所有”在自然语言中常被省略。另

    外,凡具有“个个……”、“人人……”等句型的语

    句,所表达的对象常有一个适用的范围,如“人

    人是英雄”,显然不是对古往今来所有人的全称

    概括,而是在某一范围内的全称概括。但

    是,“个个正方形都是四边相等的”却不限定于某

    个范围。

    3.特称陈述

    在日常语言中,下面这些语句表达的是特称

    陈述:

    绝大多数天鹅都是白的。

    大多数新入学的本科生都是独生子女。

    有少数的鸟是不会飞的。

    极少数哺乳动物是卵生的。

    出席逻辑研讨会的人不都是逻辑专家。

    特称量词“有的”在自然语言中不能被省略。

    对特称量词“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它的逻辑用法:“有的”表示至少是有,其数量至少是有一

    个,多则可至全部。这种用法与日常用法有一定

    的出入。例如,在日常语言中,当人们说“有些

    人吸烟”时,意思是指有些人抽烟,而不是所有

    人都抽烟。因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有些人不

    抽烟。但是,逻辑的用法则意味着:“有的”涵盖

    了从至少有一个直至全部的数量范围,其中,不

    但“极少数”、“大多数”、“绝大多数”等量的差别

    被忽略了,而且,还意味着:从“有的S是P”这种

    形式的陈述推不出“有的S不是P”这种形式的陈

    述,因为从我们对“有的”所规定的逻辑含义来

    看,“有的S是P”并不禁止“所有的S是P”这种可能

    性的存在。

    对“有的”采取这样简单而从宽的规定,主要

    是一种逻辑策略,它能帮助我们对直言陈述之间

    的关系做简明的逻辑分析。

    4.否定陈述

    否定词“无”、“不”、“没有”、“并非”等出现

    在陈述中,要注意区分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况:

    否定量词:天鹅不都是白色的。

    否定主词:没有人是救世主。

    否定系词:皇亲国戚不是好惹的。

    否定谓词: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

    双重否定:无坚不摧。

    上述各种对陈述的某个成分的否定,与对整

    个陈述的否定是有区别的。在理解论证时,要注

    意把握各种否定语句的准确含义。

    5.除外语句

    除外语句指的是具有“除S外都是P”或者“除S

    外都不是P”这种形式的语句。

    先来看具有“除S外都是P”形式的语句。例

    如:“除回族学生外都到二楼餐厅就餐。”它的准

    确翻译是:“所有不是回族的学生都到二楼餐厅

    就餐,并且所有回族学生都不到二楼餐厅就

    餐。”也就是说,具有“除S外都是P”形式的语

    句,可以翻译为具有“所有非S是P,并且所有S不

    是P”这种形式的陈述。

    再看具有“除S外都不是P”形式的语句。例

    如:“除了有书生卡的读者外都不是书生数字图

    书馆的免费读者。”它的准确翻译是:“所有书生

    数字图书馆的免费读者都有书生卡。”也就是

    说,具有“除S外都不是P”形式的语句,可以翻译

    为具有“所有P是S”这种形式的陈述。

    6.只有语句

    只有语句指的是具有“只有S才(是)P”或

    者“只有S才不(是)P”这种形式的语句。

    具有“只有S才(是)P”形式的语句,如“只有小轿车才准超车”,它的准确翻译是:“所有准

    许超车的都是小轿车”,或者“所有非小轿车都不

    准超车”,这两个陈述是等值的。也就是说,具

    有“只有S才(是)P”形式的语句,可以翻译为具

    有“所有P是S”或者“所有非S不是P”这种形式的陈

    述。

    具有“只有S才不(是)P”形式的语句,如“只有少年儿童才不能观看惊险恐怖片”,它的

    准确翻译是:“所有非少年儿童能观看惊险恐怖

    片。”也就是说,具有“只有S才不(是)P”形式

    的语句,可以翻译为具有“所有非S是P”这种形式

    的陈述。第四节 复合陈述

    论证的主张经常使用复合陈述来表达。例

    如:

    新文学运动的特点是推崇情感轻视理性,主张

    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除非找到“非典”的病毒和杀死这种病毒的有效

    药,否则“非典”对死亡的威胁就依然存在。

    复合陈述是由诸如“并且”、“或者”、“如果,则”等联结词联结简单陈述构成的。让我们来了

    解论证中常用的几种二元的复合陈述。

    一、联言陈述及其否定

    联言陈述是由“并且”以及相当于“并且”的联

    结词,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成的复合陈述。“并

    且”的逻辑含义是:它肯定了两个子陈述都是真

    的。以下语句表达的是联言陈述:

    产品加工既要省工,又要省料。

    革命既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他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离开了房间。

    鲸鱼是水生动物,并且是哺乳动物。劳动不但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

    困难不但没有吓倒我们,反而激发了我们的斗

    志。

    虽然销量上升了,利润却下降了。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加伟大。

    在语法书中,上述语句被分为并列复句、承

    接复句、递进复句和转折复句,这些区分对于我

    们准确地理解语句陈述的观点是有帮助的。这

    里,我们关注的是这些语句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

    含义,就这些复合陈述的子陈述都必须为真而

    言,它们属于同一类陈述——联言陈述。所以,上述语句都可以被看作是由“并且”联结的联言陈

    述。联言陈述的标志词也可以省略,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偷鸡不成蚀把米。

    对联言陈述的否定:由于原始陈述与对原

    始陈述的否定,二者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假设原

    始陈述为真,“对原始陈述的否定”就相当于问:

    在什么情况下原始陈述为假?我们用小写英文字

    母p、q等表示子陈述。同样,设“p并且q”为

    真,“并非(p并且q)”就相当于问:在什么情况

    下,“p并且q”是假的?回答是:当p假(即“非

    p”)或者q假(即“非q”)时,“p并且q”是假的。

    于是,得出以下等值式:

    “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

    这就是说,具有“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这

    两种形式的复合陈述是互相矛盾的。以下是展开

    对联言陈述进行否定的例子:

    “并非物美价廉”,等值于“物不美,或者价不

    廉”。

    “既要母鸡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这是办不到

    的”,等值于“母鸡不生蛋,或者给它米吃”。

    二、选言陈述及其否定

    选言陈述是肯定两个子陈述至少有一个为真

    的复合陈述。选言陈述有两种:如果一个选言陈

    述还可以同时肯定两个子陈述为真,我们就称它

    为相容的选言陈述;如果一个选言陈述不可以同

    时肯定两个子陈述为真,我们就称它为不相容的

    选言陈述。

    相容选言陈述是由“或者”以及相当于“或

    者”的联结词,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成的复合陈

    述。“或者”的逻辑含义是:它肯定了两个子陈述

    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能都真。以下语句表达的

    是相容的选言陈述:

    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是节约原材料,或者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造成统计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原始材料有误,也可能是计算有误。

    说这种话的人,也许是幼稚无知,也许是别有

    用心。

    对相容选言陈述的否定:设“p或者q”为

    真,“并非(p或者q)”就相当于问:在什么情况

    下,“p或者q”是假的?由于“或者”肯定了两个子

    陈述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能都真,因而,当p

    假(即“非p”)并且q假(即“非q”)时,“p或者

    q”是假的。由此,得出以下等值式:

    “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

    具有“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这两种形式的

    复合陈述是互相矛盾的。以下是展开对相容选言

    陈述进行否定的例子:

    “并非我听错了或者你说错了”,等值于“我没听

    错并且你也没说错”。

    “香草认为,春雨不爱她是因为她学历低,或者

    是因为她不漂亮。事实并非如此”,等值于“春雨不爱

    她既不是因为她学历低,也不是因为她不漂亮”。

    不相容选言陈述是由“要么,要么”以及相当

    于“要么,要么”的联结词,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

    成的复合陈述。“要么,要么”的逻辑含义是:它

    肯定了两个子陈述至少有一个为真,但不能都

    真。以下语句表达的是不相容的选言陈述:

    东渡日本,或者坐船,或者坐飞机。

    物质要么是混合物,要么是纯净物。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需要注意的是:“或者”有时也用来表达子陈

    述之间不相容的关系,这样使用时一般会增加诸

    如“二者必居其一”,或者“二者不可兼得”这样的

    限制。如果这样的限制被省略,则需要依据具体

    的语境来辨别。

    对不相容选言陈述的否定:设“要么p,要

    么q”为真,“并非(要么p,要么q)”就相当于

    问:在什么情况下,“要么p,要么q”是假的?由

    于“要么,要么”肯定了两个子陈述只能有一个为

    真,因而,当p假(即“非p”)并且q假(即“非

    q”),或者p真(即“p”)并且q真(即“q”)

    时,“要么p,要么q”是假的。由此,得出以下等

    值式:

    “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非p且非q)

    或者(p且q)”

    具有“要么p,要么q”和“(非p且非q)或者

    (p且q)”这两种形式的复合陈述是互相矛盾

    的。以下是展开对不相容选言陈述进行否定的例

    子:

    “并非要么选择抵抗,要么选择投降”,等值于“既不选择抵抗也不选择投降,或者既选择抵抗又

    选择投降”。

    “《老子》不是老子所作,就是老子的门徒所

    作,这种看法是不能成立的”,等值于“《老子》既不

    是老子所作,也不是老子的门徒所作,或者《老子》

    既是老子所作,也是老子的门徒所作”。

    需要注意的是:当对不相容选言陈述进行否

    定时,其否定含义通常是有选择倾向的。如上述

    的第一例,否定的确切含义是“既不选择抵抗也

    不选择投降”,意在指出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如“和谈”。显然,“既选择抵抗又选择投降”这种

    矛盾的观点不是否定的意图。

    在语法书中,选择复句被分为无取舍和有取

    舍两类。无取舍的选择复句表达的是选言陈述,有取舍的选择复句不止是表达了选言陈述,同时

    也表达了一个明确的断言。例如:

    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

    心声,毋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希望。

    与其指望别人,不如依靠自己。

    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

    材料拉成小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三、假言陈述及其否定

    假言陈述是肯定两个子陈述之间具有某种真

    假条件关系的复合陈述。假言陈述又称条件陈述,在前的第一个子陈述称为前件,在后的第二

    个子陈述称为后件。假言陈述分为充分条件假言

    陈述、必要条件假言陈述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

    述三种。

    充分条件假言陈述是由“如果,则”以及相当

    于“如果,则”的联结词,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成

    的复合陈述。“如果,则”的逻辑含义是:当前件

    真时,后件也一定真。或者说,“前件为真”这个

    条件是保证“后件为真”的充分条件。以下语句表

    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陈述:

    如果摩擦物体,则物体生热。

    如果他患了肺炎,那么他会发烧。

    如果所有的新生都体检了,那么,中文系的新

    生也体检了。

    如果你能把河水与海水分开,我就能把海水喝

    干。

    如果语言能生产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

    就会成为富翁。

    在日常语言中,当使用“如果……

    则……”时,可以形成联结不同条件关系的语

    句。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如“他患肺炎”是“他发

    烧”的原因:推理关系,如从“所有的新生都体检

    了”可以推出“中文系的新生也体检了”;虚拟关

    系,如“语言能生产物质资料”与“夸夸其谈的人会

    成为富翁”。这些具有不同条件关系的语句,就“前件为真”这个条件是约束“后件为真”的充分条件而言,它们属于同一类陈述——充分条件假

    言陈述。

    充分条件假言陈述,它的前件只是被假定为

    真,而没有被断定为真。假定“前件”为真,不意

    味着作为前件的子陈述一定是符合事实的真陈

    述,也可以是不符合事实甚至是反事实的假陈

    述。只要“前件为真”这一假定是保证“后件为

    真”的充分条件,即使作为前件和后件的两个子

    陈述都是假的,其中的条件关系仍然成立。例

    如,假定“语言能生产物质资料”为真是保证“夸夸

    其谈的人会成为富翁”为真的充分条件,借助这

    一充分条件关系旨在肯定:语言不能生产物质资

    料。

    识别充分条件假言陈述的标志词还有“只

    要……就……”、“一旦……就……”、“倘若……

    就……”等,标志词也可以省略。例如: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旦爆发战争,就会有流血牺牲。

    倘若没有水,生命就会死亡。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对充分条件假言陈述的否定:设“如果p,则q”为真,“并非(如果p,则q)”就相当于问:

    在什么情况下,“如果p,则q”是假的?既然“当前

    件真时,后件也一定真”,这就意味着当出现“前

    件真而后件假”的情形时,“前件为真”就不是约束“后件为真”的充分条件了,因而,当p真

    (即“p”)而q假(即“非q”)时,“如果p,则q”是

    假的。由此,得出以下等值式:

    “并非(如果p,则q)”等值于“p并且非q”

    具有“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这两种形式

    的复合陈述是互相矛盾的。以下是展开对充分条

    件假言陈述进行否定的例子:

    “并非如果出现彗星,就会发生灾变。”等值

    于“出现彗星,但没有发生灾变”。

    “如果我数学考满分,您就奖励我一台电脑。可

    是,您并没有遵守诺言。”等值于“我数学考了满分,但并没有得到所奖励的电脑”。

    肯定的理解与否定的理解:“当前件真时,后件也将是真的”,这是从肯定的方向对充分条

    件关系的理解。从否定的方向理解,充分条件关

    系意味着“当后件假时,前件一定假”。否则,就

    会与肯定方向的理解发生矛盾,即“非q并且

    p”(后件假且前件真)与“如果p,则q”相矛盾。

    根据对“如果,则”的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可以得

    出以下等值式:

    “如果p,则q”等值于“如果非q,则非p”

    以下是具有这种等值关系的例子:

    “如果摩擦物体,则物体生热”,等值于“如果物

    体没生热,则物体没有受到摩擦”。

    “如果所有新生都体检,那么中文系的新生也进

    行了体检”,等值于“如果有些中文系的新生没有体

    检,则并非所有的新生都进行了体检”。

    必要条件假言陈述是由“只有,才”以及相当

    于“只有,才”的联结词,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成

    的二元复合陈述。“只有,才”的逻辑含义是:当

    前件假时,后件也一定假。或者说,“前件为

    真”这个条件对于“后件为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语句表达的是必要条件假言陈述:

    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除非通过考试,否则不能被录取。

    对必要条件假言陈述的否定:设“只有p,才q”为真,“并非(只有p,才q)”就相当于问:

    在什么情况下,“只有p,才q”是假的?既然“当前

    件假时,后件也一定假”,这就意味着当出现“前

    件假而后件真”这种情形时,“只有p,才q”便是假

    的。因而,当p假(即“非p”)而q真(即“q”)

    时,“只有p,才q”是假的。由此,得出以下等值

    式:

    “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具有“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这两种形式

    的复合陈述是互相矛盾的。以下是展开对必要条

    件假言陈述进行否定的例子:

    “并非只有接到邀请,我才去参加宴会”,等值

    于“没有接到邀请,我也去参加宴会”。

    “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才能成为科学家。事实并

    非如此”,等值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能成为科学

    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关系:如果前件是

    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

    件;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那么后件就是

    前件的必要条件。根据“如果,则”和“只有,才”的逻辑含义,可以得出下列等值式:

    “如果p,则q”等值于“只有q,才p”

    “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则p”

    “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非p,则非q”

    基于以上等值式,可以把同一语句翻译成不

    同形式的条件陈述。比如,对“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和“除非得到君王的信任,否则不能受到君

    王的重用”,可以分别翻译如下:

    只有入虎穴,才能得虎子。

    如果不入虎穴,则不能得虎子。

    只有得到君王的信任,才能受到君王的重用。如果受到君王的重用,则得到了君王的信任。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述是由联结词“当且仅

    当”联结两个子陈述而构成的二元复合陈述。“当

    且仅当”的逻辑含义是:当前件真时,后件也为

    真;当前件假时,后件也为假。以下语句表达的

    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述:

    两个三角形全等,当且仅当它们的三条对应边

    相等。

    如果某个数是2的倍数,则这个数是偶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当且仅当”是一个在数学和逻辑中通用的联

    结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述的联结词。在日常语言

    中,要表达“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充分必要条

    件,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只有p,才q)并且

    (如果p,则q)”。有时也用“如果……则……”表

    达充分必要条件,这时需要根据语境把它与只是

    表达充分条件的“如果,则”区分开。

    对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述的否定:在什么

    样的情况下,“p当且仅当q”是假的?当出现“前件

    真而后件假”或者“前件假而后件真”这种情形

    时,“p当且仅当q”是假的。由此,有以下等值

    式:

    “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p且非q)或者

    (非p且q)”

    具有“p当且仅当q”和“(p且非q)或者(非p

    且q)”这两种形式的复合陈述是相互矛盾的。以

    下是展开对充分必要条件假言陈述进行否定的例

    子:

    “并非当且仅当三角形等边,它才是等角的”,等值于“三角形是等边的,但它不是等角的,或者三

    角形是等角的,但它不是等边的”。第五节 避免自相矛盾

    可靠论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持论证的

    一致性。论证的各个部分之间必须保持思想的一

    致性,使论证中所确信的观点彼此一致,正如亚

    里士多德所说:“对于同一事物相反的主张决不

    能是真的。”论证的一系列陈述之间必须保持逻

    辑上的一致性,对此亚里士多德说:“对立的陈

    述不能同时为真”〔5〕。相反,如果论证中出现思

    想或逻辑上的矛盾,就会瓦解论证的基础并使论

    证的可靠性丧失殆尽。

    推理的一个基本原则被称为矛盾律,准确的

    说法应当是避免自相矛盾的思维法则。其内容

    是: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陈述不能都真,必有一假。其逻辑要求是:对于相互矛盾或相互

    反对的两个陈述,不能同时断定它们为真,否则

    就会导致自相矛盾。以下让我们从不一致的主张

    和不一致的论证这两个角度来了解自相矛盾的错

    误。

    一、自相矛盾的主张

    在论证中不能同时断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陈述为真,否则,就会产生自相矛盾的观

    点。这里介绍以下两类常见的自相矛盾的观点。

    1.自相矛盾的陈述

    我们把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陈述称为

    自相矛盾的陈述。请看下列几对陈述:

    (1)“韩非是韩国人”与“韩非是赵国人”

    (2)“韩非是韩国人”与“韩非不是韩国人”

    (3)“所有的花都是香的”与“所有的花都不是

    香的”

    (4)“所有的树都是长青的”与“有些树不是长

    青的”

    (5)“你去但我不去”与“你不去,我也去”

    (6)“如果天下雨,则地湿”与“天虽下雨,但

    地不湿”

    陈述(1)、(3)、(5)中的各组陈述是

    反对关系,具有“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逻辑特

    征;(2)、(4)、(6)中的各组陈述是矛盾

    关系,具有“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逻辑特

    征。由于这两类陈述都具有“不能同真,必有一

    假”的共同特征,所以,在论证中同时断定相互

    反对或相互矛盾的陈述为真,就会导致自相矛

    盾。

    2.自相矛盾的观点

    在论证中同时断定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陈述所表达的观点,就会导致自相矛盾的观

    点。有些自相矛盾的观点是滑稽可笑的,例如:

    (1)我在就寝前是从来不吃任何东西的,可

    是,当我在外面跑得很晚才回家时,由于实在太饿的

    缘故,倒在床上之前,我总是找到什么就吃什么。

    (2)妈妈,请您从中间把馅饼切开,把大一点

    的那一半给我。

    (3)亲爱的,如果没有收到这封信,请你务必

    写信告诉我。

    3.绝对判断

    同时断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陈述为

    真,这种自相矛盾十分明显。另一种自相矛盾发

    生在对一个陈述的断定中,如果在论证中把表达

    某种观点的陈述绝对化,就会产生绝对判断的谬

    误。例如:

    给编辑的信:这个节日期间,我们应努力恢复

    真正的奉献精神,每个人应该赠送礼物而不是期望得

    到礼物,如果有人送给我们礼物,我们应该拒绝它并

    建议把它送给别人。这样,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完全

    奉献的感受。

    如果每一个人都拒绝接受礼物,那么赠送礼

    物将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赠送”与“接受”是相

    对的,片面地将一方面的观点绝对化,会导致反

    例。

    绝对判断的错误实质是:断言本身导致了与所断定的陈述相矛盾的事例产生。我们把否定一

    个陈述为真的事例称为反例。反例一般不会在断

    定者的文本中表达出来,需要理解者把它揭示出

    来,因而这种矛盾是潜在的。例如,断定以下陈

    述为真会导致反例:

    (1)所有机动车都应该禁止驶入市中心。

    (2)如果我们缺乏能源,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

    多建一些核电站。

    (3)如果生活费用提高10%,会让人无法养家

    糊口。

    (4)别吸烟了,否则你会得肺癌。

    (5)法国人都很浪漫。

    (6)政治家只对权力感兴趣。

    陈述(1)和(2)所表达的主张忽视或遗漏

    了某些重要情况,如公共汽车和为商店运货的卡

    车;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或者考虑万一出现核

    废料辐射事故所带来的危险。坚持某种主张如果

    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就很有可能会把那些方

    面当成对的东西,而把忽视和遗漏的方面当成错

    的东西加以断定。

    陈述(3)和(4)所表达的主张存在相当程

    度的夸张,生活费用提高10%会对生活造成一些

    影响,但是它的影响还不至于达到无法养家糊口

    的地步;同样,吸烟者并不一定都会得肺癌。很

    多论证争议的不是某种影响是否存在的问题,而

    是它有多大或多重要的问题,这时由于夸张的作用而容易把某种主张推向极端。

    陈述(5)和(6)所表达的主张被称为偏

    见,否定这些偏见为真的事例是不难发现的,比

    如不是很浪漫的法国人以及对其他事物感兴趣的

    政治家。偏见是那些不能作为正确思维结果的固

    有的观点。论证中若以某种偏见为根据,这种偏

    见的反面事例越多,使用这种偏见进行论证所犯

    的错误就越严重。

    二、自相矛盾的论证

    论证中所提供的理由不能与所坚持的主张发

    生矛盾,否则会导致论证的破产。具体的情况有

    两类:一类是论证的理由与主张直接发生矛盾;

    另一类是由于论证中使用了绝对化的理由而使论

    证失去了可靠性。

    1.理由与主张的矛盾

    相互矛盾是理由与主张之间最严重的不一

    致,如果论证所提供的理由不但不能成为支持主

    张的证据,反而成为削弱甚至否定其主张的证

    据,这无疑是论证中出现的最糟糕的错误。例

    如:

    具有高效发动机的天蝎座节油型汽车的价格高

    于普通的天蝎座汽车。以目前的油价计算,购买这种节油型汽车,需要开6万公里才能补足与买普通型汽

    车的差价。因此,如果油价下跌,在达到不亏不盈之

    前就可以少走一些路。

    如果油价下跌,节油省下来的钱就少了,要

    弥补购车的差价,则要多走路而不是少走路。再

    如:

    按当前消费计算,每公升汽油增收1分钱的汽油

    税,国家每年会增加10亿元的收入。如果每公升征收

    50分的汽油税,每年就会增加500亿的收入,这看起

    来是解决财政赤字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还可以降低

    汽油的需求,以保护生态,它还可以使国家不至于过

    分依赖外国石油的进口。

    要想多收汽油税,就需要鼓励大众多消耗汽

    油;而降低对汽油的需求、保护生态等,又需要

    鼓励大众少消耗汽油。

    据说,萧伯纳先生说过如下这句令人迷惑不

    解的话:“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从经验当中学不

    到任何东西。”这句话包含一个简短的推理,它

    的结论是:我们从经验当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他

    给的理由是:经验告诉了我们一些东西。基于他

    给出的理由,我们理应认为:我们从经验中学到

    了一些东西。这样,萧伯纳的话就可以理解为:

    (1)我们从经验中学到了一些东西;(2)我们

    从经验中什么也学不到。这是自相矛盾的。2.绝对化的理由

    若要为自己坚持的主张提供万无一失的保

    证,一个简单而荒谬的做法就是为之寻找一个绝

    对化的理由。例如:

    如果我们缺乏能源,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多建

    一些核电站。

    毫无疑问,我们早已陷入能源危机。

    所以,建设核电站迫在眉睫。

    由于绝对化的理由的荒谬性是明显的,包括

    使用者也经常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乖巧的

    使用者会在论证中把它隐藏起来,将它巧妙地加

    以省略。例如:

    近年来,许多精细木工获得艺术家的美誉。但

    是,由于家具毕竟是实用的,精细木工的制作工艺必

    须兼顾其产品的实用性,因而,细木工艺并不是艺

    术。

    若使上述论证成立,需要补充一个被省略的

    大前提:“如果一件物品的制造者关注这件产品

    的实用性,那么这件物品就不是艺术品。”这显

    然是一种绝对化的观点。再比如:

    在政府部门,所有的决定都是通过一道道的程

    序做出的,其中要包括许多人。没有单个的人有权决

    定一项议案是否实行。所以,在政府部门中,危险的议案是从不会被采纳的。

    该论证通过强调“没有单个的人有权决定一

    项议案是否实行”来暗示“单个人做出决定的议案

    可能是危险的”,由此并不能推出“由许多人通过

    一道道的程序所决定的议案就一定是不危险

    的”。因而,若使论证成立就必须假设:“如果决

    定是由许多人通过一道道的程序做出的,就不会

    有危险的议案被采纳”,或者“只有由单个人做出

    的决定,才会有危险的议案被采纳。”以便排

    除“即使是由许多人通过一道道的程序所决定的

    议案也可能是危险的”这样的反面事例。

    3.互相矛盾的理由

    论证中的理由一般不只是一个,不同的理由

    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因为相互矛盾的理由可以支

    持任何主张。据说,古希腊智者普罗泰哥拉在招

    收欧提勒士为徒时,两人订有如下合同:普罗泰

    哥拉向欧提勒士传授如何打赢官司的技巧,欧氏

    先付给普氏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等欧氏学成后

    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时付清。但是,欧氏毕业后

    很长时间没有从事律师业务,普氏等得不耐烦,就向法庭起诉,要求欧氏付清另一半学费。在开

    庭审理前,普罗泰哥拉逢人便说:

    无论法庭如何判决,我都能要回那一半学费。如果法庭判我胜诉,根据判决他应该支付另一半学

    费;如果法庭判我败诉,那么他打赢了第一场官司,根据协议他也应该支付另一半学费。总之,他得付

    钱。

    欧氏听了之后并不示弱,他也逢人便说:

    无论法庭如何判决,我都不必支付那一半学

    费。如果法庭判我胜诉,根据判决我当然不必付钱;

    如果法庭判我败诉,那么我并没有打赢第一场官司,根据协议我也不必支付另一半学费。总之,我用不着

    付钱。

    普罗泰哥拉和欧提勒士的问题出在他们推论

    的根据上,也就是论证的理由是互相矛盾的。

    在“法庭判决”与“合同规定”之间存在这样的矛

    盾:法庭判决欧氏交付另一半学费,这件事本身

    为履行合同——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提供了充分

    的根据;法庭判决欧氏不交付另一半学费,这件

    事本身为履行合同——交付另一半学费,提供了

    充分的根据。在这里,问题并不在于双方都同时

    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标准,而在于所采用的双重标

    准存在着相互否定的因素〔6〕。这说明,如果推

    论的根据是互相矛盾的,它们就能支持完全相反

    的结论。

    三、悖论悖论是具有如下模式的推论:如果承认陈述

    A为真,就会推出陈述A为假;如果承认陈述A为

    假,就会推出陈述A为真,于是就陷入了悖论。

    悖论的特征是:推理过程符合逻辑;已表述前提

    的意义是清晰一致的:推理的结论是相互矛盾

    的。让我们来介绍几个常见的悖论。

    1.说谎者悖论

    公元前6世纪,有一个克里特岛人曾说:“所

    有的克里特岛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由此

    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他说的是真话,由于这句

    话也出自一个克里特岛人之口,那么至少有一个

    克里特岛人说了一句真话,由此可以推断:“所

    有的克里特岛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就是一

    句假话。因此,由这句话的真可推出它为假。但

    是,反过来假设这句话为假,则不会导致矛盾,除非假设在这个克里特岛人说这句话之前,每一

    个克里特岛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不过,仅

    就这句话的真可推出它为假这一点而言,就足够

    引人注目了。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这个悖

    论的严谨形式是:

    写在此页此行的这句话是假话。

    试问上面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假如它

    是真话,那么它本身说的是一句假话;假如它是一句假话,那么它本身就说了一句真话。可见,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

    2.罗素悖论

    罗素在1902年发现了集合论悖论。集合可分

    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分子集。例如,一切概念所

    组成的集,由于它本身也是一个概念,所以必为

    该集自身的一个元素。又如一切集合所组成的集

    合也是一个本身分子集。另一种是非本身分子

    集。例如,自然数集合N绝不是某个自然数n。这

    样,任意给出一个集合M,它不是本身分子集就

    是非本身分子集,不应有其他例外。现在考虑由

    一切非本身分子集所组成的集合∑,试问∑是哪

    一种集合?若设∑为本身分子集,则∑为自身的

    一个元素,而∑的每一元素皆为非本身分子集,故∑也应是一个非本身分子集;再设∑为非本身

    分子集,而一切非本身分子集皆在∑之中,故∑

    也应在其中,因之∑又是一个本身分子集。无论

    哪种说法都不通,这就是著名的集合论悖论。

    罗素在1919年把他发现的集合论悖论改写为

    理发师悖论:萨维尔村每一位有刮胡子习惯的人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另

    一类是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萨维尔村中有

    一个有刮胡子习惯的理发师自己约定:“给而且

    只给村子中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现在问:这个理发师属于哪一类人?如果说他是

    属于自己给自己刮胡子的一类人,则按他的约

    定,他不应该给他自己刮胡子,因此,他便是一

    个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再假设他是属于自

    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一类人,则按他的约定,他

    必须给他自己刮胡子,因此,他又成了一个自己

    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了。两种说法都不通,这就是

    理发师悖论。

    3.格瑞林悖论

    格瑞林(Kurt Grelling)在1908年发现的悖论

    又称“非自状形容词”悖论。形容词可以分为两

    类:一类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这个形容词自身,称为自状的。例如,形容词“中文的”就是自状

    的,它不仅可以形容任何用中文写的字、词、句

    子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它自身,因为“中文的”这

    三个字也是中文的。再如形容词“四个字的”也是

    自状的,它可以形容“兴师动众”这类的短语,也

    可以形容它自身,因为“四个字的”正好也是四个

    字的。另一类形容词则不能用来形容它自身,称

    为非自状的。例如,形容词“英文的”就是非自状

    的,它本身不是英文而是汉语。再如,“漫长

    的”也是非自状的,因为它本身只有三个字,谈

    不上是漫长的。由于“非自状的”也是一个形容

    词,现在要问它属于哪一类?假设“非自状的”是非自状的,则正好与它自身相符合,那么按定义

    它应该是自状的;假设“非自状的”是自状的,既

    然是自状的,就应与它自身相符合,而它本身正

    是非自状的。

    4.鳄鱼悖论

    一条鳄鱼抢走了一位母亲的孩子,鳄鱼

    说:“你说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你若答对

    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你若是答错了,我就把

    孩子吃掉。”这位母亲回答说:“你会把我的孩子

    吃掉。”鳄鱼听了母亲的回答后陷入了困境:如

    果它把孩子吃掉,母亲就回答对了,它就应该把

    孩子还给母亲;如果它不吃掉孩子,把孩子还给

    母亲,母亲就回答错了,它又应该吃掉孩子。据

    说鳄鱼悖论是古希腊斯多噶学派提出的。

    5.唐·吉诃德悖论

    在《唐·吉诃德》第二卷的第51章描写过一个

    国家,它有一条非常奇怪的法律,凡来本国的游

    客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

    说真话,就放行;如果说假话,就会被绞死。某

    日,一个旅行者回答说:“我是来该国上绞刑架

    的。”执法卫士如同鳄鱼一样陷入了困境:如果

    他们不把这位游客绞死,这位游客就回答错了,按着法律就该把他绞死;如果他们把这位游客绞死了,这位游客就回答对了,按着法律就不能将

    他绞死。唐·吉诃德悖论与鳄鱼悖论非常相似。

    悖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矛盾?它是一种不能

    容忍的思维错误,还是可以与之和平相处的思维

    现象?它是怎样产生的?如果它是一种错误,那

    么究竟错在哪?是否存在克服或者避免悖论的方

    法?自从悖论被发现以来,这些问题就一直是摆

    在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面前的富有挑战性

    的问题,迄今为止,对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出公

    认的一致看法。练习题

    一、准确概括以下各段论证的主张。

    01.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人的研发成就能

    和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相比。只要你读过书、看

    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电灯时要感

    谢爱迪生一样。

    该论证的主张是:________

    02.由于法律职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

    化,书记员的工作也变得更加专业化。一位法律

    秘书可能是破产法专家,另一位则可能是刑事诉

    讼方面的专家。

    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117KB,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