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5151至5200间共49条。
☉ 5151: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可改变心肌微血管的三维构筑
☉ 5152:膜覆盖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移植静脉病变:一项多中心监测研究
☉ 5153: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应用β1阻滞剂对心室收缩的氧化代谢和代谢消耗的影响
☉ 5154:梗塞发作前1周内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发现表明斑块破裂和/或血栓形成到发生
☉ 5155:激活XII因子的浓度与VII因子活性、纤维蛋白肽a浓度及男性冠心病危险性
☉ 5156:新的可床旁进行的组织因子依赖性凝血功能监测改善了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治疗的评估
☉ 5157:P选择蛋白在切变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新作用
☉ 5158:下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肌钙蛋白T的水平有助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危险程度的分级
☉ 5159:一项静脉nPa治疗心肌梗塞的II期初步临床实验表明ST段升高的心肌梗塞的TIMI危险评分
☉ 5160:心脏肌钙蛋白T纯合子突变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意义
☉ 5161:人左心室肌存在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激活系统并在心衰时上调
☉ 5162: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阻碍血管成形术反复球囊扩张后的心肌缺血减轻
☉ 5163:血小板上P-选择蛋白的表达决定血小板聚集物的大小和稳定性
☉ 5164:酪氨酸磷酸化参与细胞支架重构、IIBβ3整合素受体激活和凝血酶激活的人血小板
☉ 5165:血清巨细胞病毒阳性和C反应蛋白是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死亡
☉ 5166: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状况与轮班制工作有关
☉ 5167:小剂量睾酮经皮贴膜治疗可以降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阈值
☉ 5168:血小板Pla2等位基因和冠心病发生的关系
☉ 5169:普拉固对不同冠心病危险因素亚组的冠心病事件的影响
☉ 5170: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临床试验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 CIII、E和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
☉ 5171:多潘立酮治疗胃肠动力障碍并非是西沙比利的安全替代
☉ 5172:首次应用经气囊超声消融系统分离肺静脉治疗复发性房颤
☉ 517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估左室充盈压的临床实用性
☉ 5174: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活化剂可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的表达
☉ 5175: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aT1受体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
☉ 5176:法乐氏病患儿心室肌,β2和β1肾上腺素受体都能介导舒张加速及受磷蛋白
☉ 5177:心房电重构与阵发性和慢性心房扑动有关
☉ 5178:抗高血压治疗对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以及左室心肌重量的影响
☉ 5179:严重缺血后左室功能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肺铊201摄取值可以加强对预后的判断
☉ 5180:院外心脏停搏患者进行150焦双相电复苏和200-360焦单相电复苏的比较
☉ 5181:抑郁综合征是导致美国老年人出现冠心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吗?
☉ 5182:单剂量重组链激酶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半胱氨酸替代变异体可治疗急性心梗
☉ 5183:急性心梗应用阿太普酶或RETEPlasE进行再灌注治疗1年后的存活预后
☉ 5184:冠心病患者应用阿齐霉素的随机二级预防试验--aCaDEMIC的主要临床结果
☉ 5185:降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远期效应
☉ 5186:动脉粥样硬化时NaDH氧化酶P22PhoX基因的C242T多态性对血管过氧化产物的功能效应
☉ 5187:中国医大二院引进国内第一台多层螺旋CT
☉ 5188:德开发出疯牛病检测新方法
☉ 5189:日本确定基因科学的研究开发重点
☉ 5190:哈药总厂将每年为沈阳药大提供50万元的科研经费
☉ 5191:美国《科学》主编谈“基因巨头”牟利风波
☉ 5192:我国科学家提出部署结构基因组学研究
☉ 5193:863计划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 5194:药监局要求严查假冒伪劣一次性医疗器械
☉ 5195:专家提出:非挽救生命必需不要盲目输血
☉ 5196:英国议会通过克隆人类胚胎提案
☉ 5197:打假货初获成果 药监局再发通知
☉ 5198:上海莱士通过ISO9001认证
☉ 5200:美、德科学家合作研究细胞内物质转运

前十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后十页 后百页  后千页  

页面最后生成日期:2005-4-29 2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