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腰腿痛的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49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早中医记载之我见.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23kb)。

    ~

    8~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2 0 0 6年 8月第 1 4卷第 8 期

    一

    ,旁内四, 而浮之 , 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 扬是分

    散之意 , 扬刺即指刺得较为浮泛, 中间刺一针 , 周围

    浅刺 四针 。围刺法的特点是以病变部位为中心 , 进

    行一层或多层包 围性针刺 , 且针刺较为浮浅, 其操

    作既与扬刺相似 , 却又不限于只用四根针围刺 , 故

    一

    般认为是扬刺法的发展 。

    动刺法

    针刺方法 : 唐老首先按经络辨证在远离病位处

    选 穴, 一边捻针一边让患者 活动患部 , 1 ~2 mi n后

    起针 。 若病未已, 再在局部选穴 , 行针得气后将针提

    至皮下, 令患者活动患部 , 直至疼痛消失。 若仍觉局

    部不适 , 再在局部拔罐 5 mi n。 唐老多用此法治疗急

    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的病证( 如急性扭伤) , 屡屡收

    到针出而病愈之效。

    典型病例 : 患者 , 女, 3 2岁, 2 0 0 5年 l 1月 l 1日

    初诊。 患者上午因提重物时腰部扭伤 , 疼痛剧烈 , 不

    能弯腰 , 行走不便 。查体 : 第 3 ~5腰椎右侧压痛明

    显 , 肌 肉痉挛 , 腰部各方向活动受 限, 并引起疼痛加

    剧 。门诊诊断为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患者取站

    立位 , 取人中穴 , 皮肤常规 消毒 , 用 1 . 5寸毫针, 呈

    4 5 。 斜刺向上缓慢捻转进针 。当局部出现酸、 麻、 胀 、痛感时 , 加大捻转角度 , 持续捻转约 l mi n, 一边捻

    针一边让患者活动腰部, 活动度 由小 变大 , 如眼泪

    掉出效果最佳 。治疗 1次后 , 症状明显好转 。续针

    1次诸症消失而愈。

    病例讨论 :急性腰扭伤属于中医“ 腰痛” 范畴,常因强力负重或用力姿势不 当, 使腰部筋脉拘急 ,气机不利 , 气滞血瘀 , 经脉阻滞发为腰痛 。 腰为督脉

    经由之处 , 而督脉总司一身之阳气 , 阳气条达 , 则机

    体功能正常。人中穴 为督脉经穴 , 《 通玄指要赋》 指

    出: “ 人中除脊膂之强痛” ; 《 玉龙歌 》 述 : “ 脊背强痛

    泻人 中, 挫闪腰酸亦可攻” 。 针泻人中穴能疏通督脉

    经气 , 阳气通达 , 则腰部经脉之瘀滞消散 。 配合腰部

    活动 , 解除局部筋脉拘急 , 促进气血运行 , 利于留针

    时气至病所 , 使腰部经脉通, 通则不痛, 恢复正常功

    能 。

    体会 : 动刺法是在相对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一

    种针刺法。一般认为本 法的特点突出了三个“ 动”

    字 , 即取穴时选用“ 动痛点”, 针刺手法 强调“ 动刺

    法” , 针刺体位要选择“ 动体位” 。 唐老认为本法一反

    传统 的以“ 静 ” 为主的针刺法 , 强调医患配合 , 以动

    为主, 以痛治痛 , 对某些 病证确能收到立竿见影之

    效 , 而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收稿 日期 2 0 0 6 — 0 5 — 1 7 )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 挂是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茧 茧 茧 美

    囊 翥 鞋 猫 豢 囊滋 魏强麓强强赣魏臻黧黧魏魏强毯臻魏嚣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

    最早 中医记载之我见

    赵 志 国 王俊 月 张德英

    ( 2 : ; 中 医 学 院 。 。 叭 ) \ . 河 北 华 药 医 院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1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LDH) 是临床常见病 , 也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病

    因。西医学中一般认为是 Mi x t u r e和 B a r r于 1 9 3 4

    年首次描述 。那么 , 在中医的古代典籍中有没有对

    此类病证的描述呢? 笔者从古籍记载角度结合当今

    中医临床略谈一二。

    事 实上, 在 中医最 早的病案—— 汉代仓 公 的

    “ 诊籍” 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