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10200501至10201000间共500条。
>>更多
10200501:
果汁饮料不宜天天喝
10200502:
增高营养剂能助你长高吗?专家:效果难确定
10200503:
高温应防"病从鼻入" 清洁湿润鼻子可防病
10200504:
现代女性"好吃懒做" 体能消耗比50年前减半
10200505:
军团菌袭来要防范
10200506: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10200507:
“温和运动”有益健康
10200508:
治疗骨关节病夏季最佳
10200509:
心理压抑 白领女性当心“更年期”提前逼近
10200510:
怎样延缓大脑衰老
10200511:
男人三十结婚狂
10200512:
LOVE试纸
10200513:
喝牛奶有益减肥
10200514:
盛夏,潜水去!
10200515:
天气炎热是诱因之一 未婚男性前列腺炎趋增
10200516:
不合理的“中西合璧”
10200519:
当面对“恋爱回归”的时候
10200521:
中年开始限食可延长寿命
10200523:
床上表现谁最重要?
10200524:
小妙计防妇科大病
10200525:
为什么擦胸可提高免疫力
10200526:
什么人打哈欠更多
10200527:
胃肠也需星期天
10200528:
用餐讲究心理卫生
10200529:
颈椎病并非只是颈背疼
10200530:
专家支招:怎样使您的孩子在假期长高
10200531:
家有男儿初长成
10200532:
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失衡在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10200533: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10200534: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诊治进展
10200535:
新生儿听力筛查
10200536: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循环功能损害的多普勒超声检测
10200537:
经心导管堵闭哑型动脉导管未闭二例
10200538:
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因子介导的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机理
10200539:
白血病儿童外周血及骨髓中WT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10200540:
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四例报告
10200541: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在母婴传播中的意义
10200542:
白细胞去除术配合联合化疗治疗儿童高白细胞白血病一例
10200543:
发育期大鼠高温致惊对其成年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影响
10200544:
慢性咳嗽和喘息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成分分析
10200545:
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10200546:
先天性无运铁蛋白血症一例
10200547:
川崎病患儿血浆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集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10200548:
粘附分子在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10200549:
白细胞介素6对阿糖胞苷诱导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及正常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10200550:
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评价
10200551:
小儿心房扑动的食管调搏转复治疗
10200552:
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二例
10200553: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一例
10200554: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川崎病双支冠状动脉闭塞一例
10200555: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一例
10200556:
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0200557: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生成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0200558: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的若干问题
10200559:
1020例小儿肝穿刺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的研究
10200560:
食管裂孔疝患儿手术前后食管功能的研究
10200561:
小儿肛门漏油症47例分析
10200562:
轮状病毒多系统感染二例分析
10200563:
具有cagA、vac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10200564:
小儿胃肠多发血管瘤一例
10200565: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的研究
10200566:
1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及其治疗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10200567:
272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10200568:
缺铁性贫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其与脑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10200569:
脑内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0200570:
血清补体活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预后
10200571:
腓骨肌萎缩症患儿周围神经电生理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10200572:
北美第14届儿科胃肠肝病营养会议概述
10200573:
婴幼儿和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10200574:
儿童慢性胃炎部分胃肠激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10200575:
小儿三房心35例临床分析
10200576:
婴儿白血病远期疗效和预后的分析研究
10200577:
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皮囊感染二例
10200578: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血清一氧化氮与氧自由基的影响
10200579:
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例
10200580:
重视儿科感染性疾病关注疫苗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0200581: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80例分析
10200582:
脑脊液细胞因子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10200583:
6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
10200584:
早产儿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对照研究
10200585:
170例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析
10200586:
浙西南地区畲族β-海洋性贫血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10200587:
小儿胃石症的胃镜下激光微爆破碎石治疗八例
10200588:
167065名中国0~7岁儿童BMI/Kaup指数研究
10200589:
广州地区382名健康学龄儿童脉冲振荡肺功能的测定
10200590:
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10200591: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血清T_H2类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水平的研究
10200592: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哮喘儿童T_H1/T_H2细胞平衡的单细胞水平调节研究
10200593:
依那普利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及其对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10200594: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尿二羟基异黄酮水平的关系
10200595:
尼莫地平对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增效的研究
10200596:
念珠菌病性内分泌病变综合征一例
10200597: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
10200598:
C-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相关趋化因子与支气管哮喘
1020059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效应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0200600:
第104例——反复咳嗽伴发热六年半
10200601:
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10200602:
蒙古族儿童语言优势脑半球的神经心理反应特征
10200603:
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0200604:
儿茶酚胺类递质代谢酶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10200605:
新生儿颅锁骨发育不全一例
10200606:
MeCP2基因热点突变分析在Rett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10200607:
Penner19空肠弯曲菌毒素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10200608:
苯那普利对幼鼠的保肾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探讨
10200609:
肾病幼鼠肾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mRNA与蛋白表达的特点和ACEI干预的影响
10200610:
致敏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增加与气道重塑关系的实验研究
10200611:
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非肥胖儿童脂肪细胞基础凋亡率的研究
10200612:
儿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10200613:
TORCH感染与DNA损伤
10200614:
鼻塞法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型呼吸衰竭及其随访的研究
10200615:
婴儿小气道疾病γ干扰素水平与预后和特应性表达
10200616:
婴儿少见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二例
10200617:
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年幼儿肾穿刺
10200618:
小儿癫癎发作的分类及最新进展
10200619:
伴严重胎儿水肿的胎母输血综合征一例
1020062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相关分析
1020062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
10200622:
人脐血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学表达特性
10200623:
IL-4基因修饰增强脑胶质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机制的探讨
10200624:
用移植物细胞模型评价CD_(34)~+细胞选择的效果
10200625: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10200626:
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30年文献Meta分析
10200627: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单个核细胞病毒基因表达的研究
10200628:
小儿癫癎持续状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0200629:
婴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10200630:
纳洛酮对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10200631:
小儿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癎18例
10200632:
非清除性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10200633:
尼莫地平对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1020063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
10200635: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肌浆网Ca~(2+)-ATP酶mRNA表达的研究
10200636:
白细胞介素18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10200637:
蛋白尿肾损伤过程中凝血酶敏感蛋白表达的意义
10200638:
1100例小儿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1020063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乳腺复发一例
1020064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体CD_(34)~+纯化移植后合并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一例
10200641:
以多饮多尿为临床表现的肾动脉瘤一例
10200642:
先天性左肺发育不良并室间隔缺损一例
10200643:
小儿癫癎的诊断
10200644:
静脉滴注三氧化二砷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10200645:
儿童艾滋病三例分析
10200646:
人巨细胞病毒短时培养快速诊断改良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10200647:
北京地区婴幼儿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析
10200648: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分析
10200649:
新生儿Kidd溶血病一例
10200650:
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特点
10200651:
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宫内HBV感染慢性携带儿童的研究
10200652:
合理应用小儿抗癫药物的若干问题
10200653: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骨髓衰竭
10200654:
大鼠不同成熟期大脑对持续惊厥的耐受性
10200655:
用流式细胞仪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与监测
10200656: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
10200657:
实验性小鼠内毒素血症致炎和抗炎反应免疫指标的观察
10200658: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10200659: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一例
10200660: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一例
1020066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不良反应
10200662:
耐药菌院内感染及其防治
10200663: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1996~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10200664:
β-内酰胺酶导致的革兰阴性菌耐药
10200665:
氟喹喏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现状
10200666: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随机对照研究
10200667: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失败儿童1型和2型细胞因子研究
10200668:
FasL基因转移诱导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10200669:
先天性麻疹一例
10200670:
神经母细胞瘤脂类提取物对NKT细胞激活作用的实验研究
10200671:
儿童重症全胃肠道克罗恩病一例
10200672:
贵阳地区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双亲基因突变型的分析
10200673:
小儿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调查
10200674: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测定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10200675: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九年的回顾分析
10200676:
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10200677:
母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0200678:
肺炎患儿红细胞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CK、CK-MB关系的研究
10200679:
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探讨
10200680: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管失败的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
10200681: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检测与分析
10200682:
纸片法筛查儿童铅中毒的可行性研究
10200683:
急救室单次静脉注射沙丁胺醇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再次分析
10200684:
新生儿硬脊膜外肿瘤一例
10200685:
惊厥持续状态中大鼠脑内神经元死亡的年龄特征
10200686:
儿茶素对肾病大鼠血浆及肾皮质内皮素、一氧化氮表达影响的研究
10200687:
1999~2000年卢龙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调查
10200688: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的临床研究
10200689: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粪便抗原检测的临床研究
10200690:
163例儿童单纯性甲状腺肿12年随访
10200691: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诱导的新生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10200692:
经鼻留置导管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10200693: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感染的治疗对策
10200694:
流感嗜血杆菌抗生素耐药现状
10200695:
先天性梅毒合并艾滋病一例
10200696:
第105例——反复感染伴心脏杂音、低钙血症
10200697:
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836例支气管镜检查经验和新进展
10200698:
广西新生儿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Gly71Arg突变的研究
10200699:
流感的预防
10200700:
恶性血液病患儿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10200701:
白血病细胞侵袭力及转移与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
1020070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WT1基因与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
10200703: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两种诊断标准诊断价值的比较
10200704:
以眶内肿物为主要表现的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一例
10200705:
肾上腺髓质素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10200706:
哮喘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0200707:
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高危哮喘儿中的应用
10200708: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10200709:
钙通道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兔脑皮层NO和含水量及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10200710: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急性白血病患儿贫血关系的研究
10200711: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10200712:
睡眠低氧血症和氧自由基与小儿夜间哮喘关系的研究
10200713:
柯萨奇B_3病毒抗体在心肌细胞损害中的作用
10200714:
1型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水平的测定
10200715:
以热性惊厥起病的复发性惊厥64例临床分析
10200716:
铅暴露对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mRNA的影响
10200717:
氟乙酰胺中毒118例抢救体会
10200718:
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5例
10200719:
以腹胀起病的线粒体病一例
10200720:
Connexin43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
10200721:
儿童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10200722:
不同喂养方法对婴幼儿生长速率影响的研究
10200723:
儿童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0200724:
神经肽Y Y5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肥胖大鼠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及脂肪组织TNFα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10200725:
脂肪细胞分化与转录因子
10200726: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介入疗法的研究现状
10200727:
注射乙肝疫苗是否会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加重,消退时间延迟?
10200728: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对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心肺功能的支持作用
10200729:
胎龄和体重及缺氧对新生儿纤溶活性的影响
10200730:
新生儿冠状动脉畸形一例
10200731:
早期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细菌性感染的实验室指标评价
10200732:
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心肌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意义
10200733:
多药耐药基因转染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其表达与功能的体外研究
10200734:
儿童Goodpasture综合征一例
10200735:
婴幼儿菠萝过敏症一例
10200736:
抗CD_(20)单克隆抗体在儿童B细胞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10200737: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NSE、NO和NOS改变的临床意义
10200738:
Cyclin D1、Rb、P16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10200739:
要重视IgA肾病的治疗
10200740:
流行性感冒病毒病原学诊断
10200741:
八例C1q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0200742:
B型超声诊断的胡桃夹现象258例临床分析
1020074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筛选
10200744:
国产及进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效果的研究
10200745:
冠心病家族史儿童脂质三角和血压及载脂蛋白E基因的研究
10200746:
阵发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分类探讨
10200747:
维生素E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
10200748:
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骨组织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
10200749:
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0200750:
流式细胞仪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细胞因子反应及其临床意义
10200751:
硝酸甘油对扩张型心肌病肺静脉血流的影响
10200752:
川崎病的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
1020075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达的检测及其应用
10200754: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10200755:
卡介苗素辅助治疗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10200756: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家族发病三例
10200757:
新生儿肝母细胞瘤自愈一例
10200758:
生物芯片技术在儿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0200759:
人整合素α_4(CD49d)β_7的纯化、检测及有关应用的讨论
10200761:
幽门螺杆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较适感染剂量的确定
10200762:
流行性感冒病毒灭活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建立
10200763:
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联合疫苗的稳定性研究
10200764: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的研究
10200765:
应用柱层析法纯制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10200766:
绿色荧光报告基因在细胞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10200767:
ELISA检测抗-HIV室内质控血清的制备和应用
10200768:
人用细菌性疫苗
10200769:
中国分支杆菌类免疫调节剂的评述与展望
10200770: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研究进展
10200771:
DNA疫苗机制研究进展
10200773:
疯牛病研究进展
10200774: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
10200775:
基因芯片技术与微生物学
10200776:
宋内氏痢疾杆菌O-SP-TT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10200777:
分枝杆菌制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10200778:
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SOD对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10200779: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B亚单位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0200780:
从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筛选衣原体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
10200781: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序列的扩增、克隆和原核表达
10200782:
SIgA分泌片分离、纯化研究
10200783:
职业献血员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
10200784:
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在注射用肝复肽检测中的应用
10200785:
高压蒸汽灭菌柜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
10200786:
鼠疫新疫苗的研究进展
10200787:
炭疽芽孢杆菌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0200788: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免疫
10200789:
肺炎球菌疫苗进展
10200790:
大肠杆菌O157:H7致病因子及其保护性免疫研究现状
10200791:
超抗原及其应用前景
10200792:
细菌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10200793:
溶脲脲原体的尿素酶基因变异及其在生物分型中的意义
10200794: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片段开读框架3(369bp)的克隆载体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0200795:
不同狂犬病毒株在地鼠肾细胞上培养的病毒滴度与免疫原性比较
10200796: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在凝胶柱层析工艺中样品浓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10200797:
职业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
10200798:
麻疹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
10200799: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稳定性研究
10200800:
重组HIV-1抗原的应用及评价
10200801:
甲胎蛋白胶体金检测试剂的的研制
10200802:
联动灌装线的验证研究
10200803: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10200804:
疯牛病(TSE)检测的研究进展
10200805:
疫苗研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10200806:
TTV母婴传播研究进展
10200807:
病毒趋化因子结合蛋白
10200808: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新障碍
10200809: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
10200810: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研究的新进展
10200811:
减毒活疫苗作为DNA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10200812:
炭疽杆菌的特性和主要毒力因子
10200813:
生物芯片分类及其技术原理
10200814:
生物芯片研究开发进展
10200815:
FcγR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信号转导机制
10200816:
Th细胞的活化与树突状细胞
10200817: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10200818:
MHCⅡ类分子在CNS胶质细胞上的表达
10200819: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0200820: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新进展
10200821:
CD45—淋巴细胞活化的重要调节分子
10200822:
T细胞活化的负调节机制
10200823:
Th1/Th2细胞在炎症浸润中的不同表现
10200824:
可溶性HLA免疫生物学研究进展
10200825:
Th1和Th2细胞在体内的分化
10200826:
人类γδT细胞细胞毒活性的调控机制和作用途径
10200827:
肺炎衣原体疫苗研究进展
10200828:
树突状细胞体内迁移机制研究进展
10200829:
神经元Slit蛋白抑制趋化因子诱导的白细胞趋化
10200830:
膳食中的维生素E与IgE及过敏反应
10200834:
血管活性肠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10200836:
趋化因子类似物
10200839:
CD4~+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的研究进展
10200842:
树突状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免疫治疗中的展望
10200843:
酸性环境对非MHC限制性杀伤细胞的影响
10200844:
UC的自身免疫性:占优势的抗人肌球蛋白异型5的结肠粘膜B细胞应答
10200846:
胞外ATP影响DCs成熟并抑制Th1免疫应答能力
10200847:
延长移植物存活分子策略的一些进展
10200848:
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
10200849:
一种新的趋化因子—Fractalkine
10200850:
趋化性细胞因子与巨核系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
10200851:
VE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10200852:
THANK—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因子
10200853:
TRAF:一种重要的接头分子
10200854:
CD4~+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10200855:
PI3K在T淋巴细胞活化与细胞毒效应中的作用
10200856:
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维持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10200857:
OX40/OX40L和CD27/CD70途径对异源性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10200858:
CD28增强免疫新分子ICOS的表达及其时CD4~+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10200859:
辅助性T细胞可以与脐血中的HIV包膜肽发生免疫应答并使婴儿免于经分娩和哺乳感染HIV
10200860:
以CTL表位为基础的高效疫苗的分子设计及其效应机制
10200861:
MUC1粘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
10200862:
CTLA-4的研究进展
10200863: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10200864:
A-NK细胞对肿瘤治疗的研究
10200865:
抗白色念珠菌特异性免疫
10200866:
NK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10200867:
单克隆抗体在导向药物中的应用
10200868:
穿孔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10200869:
DC-SIGN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10200870:
T细胞免疫缺陷症的类型与发病机理
10200871:
TCR BV CDR3谱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0200872:
细胞凋亡与脑膜瘤
10200873:
催乳素与免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0200874:
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切除环的意义及应用研究
10200875:
应用定量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人类自身反应抗体库
10200876:
树突状细胞和免疫耐受
10200877:
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和淋巴细胞的迁移
10200878:
HLA-E
10200879:
FcεRⅠ信号传导途径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10200880: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与淋巴细胞
10200881:
IL-12和IL-18与Ⅰ型辅助T细胞应答
10200882:
Th1/Th2分化的转录调节
10200883:
AC133抗原的研究进展
10200884:
造血干细胞的两种形式:CD34~+和CD34~
10200885:
细菌性超抗原的结构及其免疫识别
10200886:
神经节苷脂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10200887:
NK细胞膜受体与膜分子在Ca~(2+)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0200888:
病毒逃逸免疫细胞杀伤机制
10200889: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意义
10200890:
天然免疫识别的机制与途径
10200891:
TNFα在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10200892:
树突状细胞细胞株的研究进展
10200893:
早期干预对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研究
10200894:
机械通气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干预效果——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1020089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干预治疗及预后
10200896: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10200897:
地塞米松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10200898:
不同负荷量苯巴比妥控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的作用
10200899:
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10200900:
呼吸道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关系的探讨
10200901:
输尿管损伤与尿性胸液
102009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血清IL-6与预后的关系
10200903:
新生儿窒息时电解质的变化
10200904:
新生儿流行性出血热1例报告
10200905:
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加适量T细胞输注进行HLA半相合的异体移植
10200906:
静脉营养疗法对急性肾衰竭患儿营养及预后的影响
10200907: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修复
10200908:
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
10200909:
阿霉素心脏损伤时牛磺酸对心肌组织中元素铁、镁和血清NO含量的影响
10200910:
微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10200911:
30例极低体重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分析
1020091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7例误诊分析
10200913:
新生儿阑尾炎3例诊治体会
10200914:
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比较
10200915:
婴儿脑型脚气病25例临床报告
10200916:
7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0200917:
儿童紫癜性肾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10200918:
儿童意识障碍
10200919:
视频脑电图诊断非癫癎性发作的价值
10200920:
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治疗小儿癫癎疗效观察
10200921:
小儿急性偏瘫58例病因分析
10200922:
上海市0岁~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调查
10200923:
以肝、神经系统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25例临床分析
10200924:
小儿脑囊虫病30例诊治分析
10200925:
儿童脑型寄生虫病15例临床分析
10200926:
柯萨基B病毒性脑膜炎125例临床分析
10200927:
脑型维生素B_1缺乏症与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关系的探讨
10200928:
用ABC量表分析儿童孤独症
10200929: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颅内出血100例分析
10200930:
CD34~+细胞纯化移植治疗高危或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0200931:
92例川崎病临床观察与随访
10200932:
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10200933:
中等高原地区正常小儿心脏瓣膜返流的探讨
10200934:
维生素A和玉屏风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SIL-2R、T细胞亚群的影响与临床意义
10200935:
新生儿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10200936:
兰州某厂两所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0200937:
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幼鼠肾硬化的保护作用
10200938:
父母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子女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10200939:
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附120例报告
10200940:
74例新生儿窒息致脑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
10200941:
临床病例讨论——反复贫血、肝脾肿大、蛋白尿12年
10200942:
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0200943:
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进展
10200944:
倍他乐克在治疗儿科心脏病中的作用
10200945:
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血清细小病毒B19检测结果分析
10200946:
小儿肝外伤的外科治疗体会
10200947:
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狼疮脑病5例误诊分析
10200948:
40例高热惊厥首发情况及复发因素的探讨
10200949:
持续性引流治疗硬脑膜下腔积液21例报道
10200950:
小儿重症结核性脑膜炎10例治疗体会
10200951:
22例川崎病脑电图变化观察
10200952:
先天性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3例报告
10200953:
重视儿童哮喘的防治
10200954: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10例报告
10200955: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呼吸系统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DNA的分析
10200956:
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参数测定的意义
10200957: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
10200958:
儿童哮喘外周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0200959:
哮喘儿童过敏原抗体调查
10200960:
干粉吸入剂丙酸倍氯松辅用色甘酸钠防治小儿哮喘疗效分析
10200961: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10200962:
窒息新生儿暂时性高血糖症的诊治体会
10200963:
房室结双径道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时的电生理特征及意义
10200964: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超声诊断4例报告
10200965:
贵阳市区儿童血锌原卟啉水平与空气铅浓度相关性探讨
10200966:
脐血lgE水平、PPD皮试反应与小儿过敏性疾病
10200967: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Btk蛋白表达的研究
10200968:
小剂量α-干扰素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哮喘患病率的研究
10200969:
EBV-DNA检测在儿童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
10200970:
炭疽及几种烈性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10200971: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1020097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0200973:
102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10200974:
儿童期肝肾纤维化多囊病诊治分析
10200975:
临床病例讨论——发热、骨痛、骨质破坏
10200976:
小儿高分泌型哮喘30例误诊分析
10200977:
更昔洛韦治疗10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10200978:
5例G-6-PD缺陷症患儿基因突变测定与临床分析
10200979:
Bartter综合征1例报告
10200980:
感染性腹泻病
10200981:
类风湿关节炎
10200982:
有关婴儿期肾病综合征的一些进展
10200983:
重视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10200984:
原发性遗尿症与血浆ADH的相关性研究
10200985:
口服西米替丁对肌酐清除率的影响和意义
10200986:
碘造影剂对儿童肾脏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10200987: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炎的治疗及预后
10200988: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系膜增殖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10200989:
环孢霉素A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疗效观察
10200990:
肾病患儿免疫细胞对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10200991:
单纯性肾病患儿IgE低亲合力受体检测分析
10200992:
儿童急性白血病Bcl-2、P53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
10200993:
为了解儿童继发性甲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收集15例儿童期确诊继发性甲减的患儿在发病前后及进行激素治疗后的脑电图、智能测定、学习成绩评定等相关神经系统方面的
10200994:
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
10200995: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40例临床分析
10200996: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观察
10200997:
Ⅲ°房室传导阻滞并尖端扭转型室速抢救成功1例报告
10200998: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γ-IFN与NO相关性研究
10200999:
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观察
10201000: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页面最后生成日期:2012/11/4 11:48:57